村委會前的空地上,一堆篝火正熊熊燃燒,火星噼啪作響,竄向墨藍色的夜空。黎曉曉調整著手機支架的角度,確保能同時拍到篝火、舞臺和周圍歡笑的人群。直播間的人數不斷攀升,彈幕刷得飛快:
“這氛圍太棒了!“
“想起了小時候在老家過中秋...“
“求看虎子哥!“
“篝火晚會太有感覺了!“
“大家看到了嗎?這是我們青禾村的中秋晚會現場!“黎曉曉將鏡頭轉向四周,“全村老少都來了,王書記還特意買了煙花,待會兒放給大家看!“
她轉動手機,拍攝圍坐在篝火旁的村民們。老人們坐在前排藤椅上,中年人們忙著烤肉、分月餅,孩子們則三五成群地追逐嬉戲,笑聲清脆如銀鈴。空地上方掛滿了紅燈籠,在晚風中輕輕搖曳,將每個人的臉都映得紅彤彤的。
“曉曉!過來幫忙穿肉串!“王遠在燒烤架旁喊道,額頭上全是汗珠,圍裙上沾滿了調料。
黎曉曉正要過去,突然在人群中捕捉到一個熟悉的高大身影。黎虎正站在角落的陰影里,手里拿著幾個竹制的小風車,一群孩子圍著他嘰嘰喳喳。他蹲下身,耐心地給每個孩子分發玩具,動作輕柔得與他的體型完全不符。
“虎子哥今天做了好多竹玩具,“黎曉曉不自覺地將鏡頭對準他,“看,那些小風車、竹蜻蜓都是他親手做的...“
彈幕立刻沸騰了:
“虎子哥太暖了吧!“
“手好巧!“
“求購買鏈接!“
“曉曉眼神不對勁哦~“
黎曉曉假裝沒看到最后那條彈幕,匆忙移開鏡頭:“我們去看看晚會準備的怎么樣了!“
舞臺——其實就是一個稍高的土臺子——上,幾位老人正在調試二胡和鑼鼓。陳婆婆穿著一身鮮艷的戲服,正在練習臺步,看到黎曉曉的鏡頭,還擺了個專業的亮相姿勢。
“陳婆婆今晚要唱黃梅戲《女駙馬》選段,“黎曉曉解說道,“她年輕時可是縣劇團的臺柱子呢!“
正說著,一陣香甜的氣息飄來。黎曉曉轉頭,看見黎虎不知何時走到了燒烤架旁,接替了王遠的位置,正熟練地翻動著肉串。火光映照下,他的側臉線條分明,睫毛在臉上投下細小的陰影,專注的神情仿佛不是在烤肉,而是在雕刻什么藝術品。
黎曉曉的腳像有自己的意識一般,向她走去。“虎子哥,需要幫忙嗎?“她問,聲音比平時高了八度。
黎虎抬頭,看到是她,眼睛立刻彎成了月牙。他指了指旁邊的調料盤,又指了指烤肉,意思是讓她幫忙撒調料。
“直播間的朋友們,“黎曉曉將手機架在一旁,“今天我要和虎子哥搭檔給大家烤肉!“
她拿起調料碗,學著黎虎的樣子往肉串上撒孜然和辣椒面。黎虎不時用眼神或手勢指導她——這邊多一點,那邊少一點。兩人配合默契,不一會兒就烤好了幾十串。
“好香啊!“黎曉曉深吸一口氣,“虎子哥烤肉也這么拿手?“
黎虎靦腆地笑了笑,從烤架最邊上取下一串沒有加辣的,遞給她。肉串烤得恰到好處,外焦里嫩,油脂被火逼出來,在表面形成一層誘人的脆皮。
黎曉曉咬了一口,幸福地瞇起眼睛:“太好吃了!觀眾朋友們,我替你們嘗過了,虎子哥的手藝絕了!“
黎虎被她夸張的表情逗笑了,伸手輕輕擦去她嘴角的一點調料。這個自然而親密的動作讓兩人都愣了一下。黎曉曉感覺臉上一陣發燙,趕緊低頭假裝查看手機。
“接下來請小朋友們為我們表演合唱《爺爺為我打月餅》!“王遠拿著擴音器宣布,聲音被電流扭曲得有些滑稽。
十幾個穿著整齊的孩子走上舞臺,最大的不過十歲,最小的才四五歲,站在前排緊張地咬著手指。音樂響起,稚嫩的童聲飄蕩在夜空中:
“八月十五月兒明呀,爺爺為我打月餅...“
黎曉曉將鏡頭對準舞臺,卻忍不住用余光看向黎虎。他站在那里,目光柔和地望著唱歌的孩子們,嘴角帶著若有若無的微笑。火光在他眼中跳動,像是藏了另一輪小小的月亮。
合唱結束后,老人們的黃梅戲登場了。陳婆婆一開嗓就驚艷全場,字正腔圓,韻味十足。觀眾們跟著節奏搖頭晃腦,有的還小聲跟唱。黎曉曉驚訝地發現,黎虎居然也會唱,嘴唇無聲地跟著臺詞蠕動。
“虎子哥,你還會黃梅戲?“她小聲問。
黎虎點點頭,在小本子上寫道:【小時候父親常帶我看戲。】
提到父親,他的眼神變得柔軟而懷念。黎曉曉想起那張藏在鏡子后面的老照片,突然明白了什么。她悄悄靠近黎虎一步,讓兩人的手臂輕輕相貼,無聲地傳遞著安慰。
晚會進行到高潮,王遠點燃了準備好的煙花。隨著幾聲尖銳的呼嘯,五彩斑斕的光束竄上夜空,炸開成巨大的花朵,照亮了整個村子。所有人都仰著頭,“哇“聲一片。
黎曉曉將鏡頭對準天空,自己卻轉頭看向黎虎。煙花的光芒在他臉上流轉,忽明忽暗,像是為他鍍上了一層夢幻的色彩。他似乎感應到她的目光,也轉過頭來。四目相對的瞬間,又一朵煙花綻放,將他的瞳孔映成了璀璨的金色。
“真美啊...“黎曉曉輕聲說,不確定自己是在說煙花還是別的什么。
黎虎點點頭,目光卻沒有離開她的臉。
煙花結束后,晚會進入了自由活動時間。有人圍著篝火跳舞,有人繼續吃喝聊天,孩子們則玩起了黎虎做的竹玩具。黎曉曉看到一個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個竹編的蟈蟈籠,像是捧著什么稀世珍寶。
“曉曉,別光直播,來吃個月餅!“王遠端著盤子走過來,上面擺著各種口味的月餅,“五仁的、蛋黃的、豆沙的...都是村里人自己做的。“
黎曉曉拿了一塊豆沙的,咬了一口,甜而不膩,帶著淡淡的桂花香:“好吃!比城里買的強多了!“
“那當然,“王遠自豪地說,“李婆婆親手調的餡,面也是用土雞蛋和的。“
提到李婆婆,黎曉曉的笑容淡了些:“她今天沒能來...“
“明天我們帶些月餅去醫院看她,“王遠說,“對了,虎子呢?讓他也來嘗嘗。“
黎曉曉環顧四周,發現黎虎不見了。她關掉直播,在人群中尋找那個高大的身影,卻怎么也找不到。
“可能去拿東西了吧,“王遠猜測,“他今天準備了不少玩具,剛才還有孩子問他要呢。“
黎曉曉點點頭,心里卻莫名有些失落。她走到篝火旁坐下,看著跳躍的火焰發呆。晚會的喧鬧聲仿佛隔了一層膜,變得遙遠而模糊。
“在想什么?“
一個熟悉的氣息靠近,黎曉曉抬頭,看見黎虎不知何時站在她身旁,手里拿著兩個竹筒杯子。
“你去哪了?“她問,隨即意識到自己的語氣像個等待丈夫的小媳婦,趕緊補充,“王書記找你吃月餅呢。“
黎虎遞給她一個竹杯,里面是溫熱的桂花釀,香氣撲鼻。他在她身邊坐下,小本子上寫著:【去拿了這個,還有...】他變魔術似的從背后拿出一個小巧的竹燈籠,里面放著一支短短的蠟燭。
“給我的?“黎曉曉驚喜地接過燈籠。燈籠做工精致,提手上還細心地纏了防燙的布條。
黎虎點點頭,指了指回家的路——晚會結束后天會很黑,這個可以照明。
“謝謝...“黎曉曉輕聲說,胸口涌起一股暖流。她抿了一口桂花釀,甜中帶著微酸,酒精度不高卻讓人從內到外暖起來,“真好喝,是你釀的?“
黎虎搖搖頭,指了指正在唱戲的陳婆婆。
“陳婆婆的手藝?“黎曉曉笑了,“看來村里臥虎藏龍啊!“
兩人靜靜地坐在篝火旁,看火星飛舞,聽歡聲笑語。黎曉曉發現,和黎虎在一起時,沉默從不令人尷尬,反而有種舒適的安寧。
晚會接近尾聲時,王遠組織大家玩起了傳統游戲——擊鼓傳花。花球傳到誰手里,誰就要表演節目。黎曉曉緊張地看著花球在人群中傳遞,生怕落到自己手里。
“曉曉!到你了!“王遠突然喊道。
黎曉曉這才發現花球不知何時已經到了自己手中,而鼓聲恰好在此時停止。全場響起善意的起哄聲。
“我...我不會表演啊...“她手足無措地站起來。
“唱個歌也行!“
“跳個舞!“
“讓虎子一起!“
村民們的喊聲讓她更加窘迫。黎虎在一旁輕輕碰了碰她的手背,遞給她一個鼓勵的眼神。
“那...那我唱首歌吧,“黎曉曉深吸一口氣,“《月亮代表我的心》。“
沒有伴奏,她的聲音起初有些顫抖,但漸漸穩定下來。這首歌很簡單,卻飽含情感。唱到“輕輕的一個吻“時,她不經意間與黎虎四目相對,差點忘了下一句歌詞。
掌聲雷動,黎曉曉紅著臉坐下,心跳如雷。黎虎悄悄對她豎起兩個大拇指,眼里滿是贊賞。
游戲繼續,花球傳到了黎虎手里。他大方地站起來,從口袋里掏出那支小竹笛,吹奏了一首歡快的民間小調。笛聲清亮悠揚,像山間流淌的小溪,讓人不自覺地跟著節奏搖擺。
黎曉曉望著他吹笛時專注的側臉,突然想起小時候聽過的一個傳說:最好的竹笛要用有緣的竹子制作,吹奏時能打動人心。她想,黎虎的笛聲大概就是這樣的吧。
晚會結束時已近午夜。村民們三三兩兩地結伴回家,孩子們趴在大人背上睡得香甜。黎曉曉點亮竹燈籠,暖黃的光暈照亮了一小片地面。
“我送你們。“黎虎不知何時出現在她身后,手里也提著一個燈籠。
“不用了,“王遠擺擺手,“我住村委會后面,兩步路。你送曉曉回去吧,她家遠。“
夜色如墨,只有星光和燈籠微弱的光芒指引前路。黎曉曉和黎虎并肩走著,腳步聲在安靜的小路上格外清晰。遠處偶爾傳來幾聲犬吠,更添幾分鄉野氣息。
“今晚真開心,“黎曉曉打破沉默,“比我以前在城里過的任何中秋都有意思。“
黎虎點點頭,指了指月亮——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圓,像一枚銀盤掛在空中。
“在城里的時候,我幾乎沒注意過月亮,“黎曉曉仰頭望著那輪明月,“整天忙著工作、應酬,連抬頭的時間都沒有。“
黎虎在小本子上寫道:【現在你回來了,月亮也回來了。】
黎曉曉被這句話莫名打動,鼻子一酸:“虎子哥,謝謝你...“
“砰!“
遠處突然傳來一聲巨響,緊接著是一連串的爆炸聲。黎曉曉嚇得一哆嗦,下意識抓住了黎虎的手臂。
“是孩子們在放鞭炮,“黎虎在本子上寫道,感受到她手指的顫抖,【你怕響聲?】
黎曉曉不好意思地點點頭:“從小就怕...特別是突然的響聲。“
黎虎了然,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表示安慰,卻沒有急著讓她松開自己的手臂。兩人就以這樣親密的姿勢繼續往前走。
路過一片稻田時,黎曉曉停下腳步:“看,月亮倒映在水田里,像不像兩面鏡子對著照?“
月光下的稻田泛著銀光,稻穗沉甸甸地低垂,隨風輕輕搖曳。水面上月亮的倒影被波紋打碎,又不斷重組,美得不真實。
黎虎從口袋里掏出一個月餅,掰成兩半,遞給她一半。
“你還帶了月餅?“黎曉曉驚喜地接過,“是蛋黃餡的!“
兩人站在田埂上,就著月光吃月餅。黎曉曉不小心咬到一大口蛋黃,噎得直咳嗽。黎虎連忙輕拍她的背,又把竹筒杯子遞給她。杯子里還有最后一口桂花釀,順下去后,黎曉曉長舒一口氣。
“差點成為第一個被月餅噎死的主播...“她自嘲道。
黎虎忍俊不禁,肩膀微微抖動。月光下,他的笑容干凈而明亮,像是能驅散所有陰霾。
到家門口時,黎曉曉依依不舍地遞還燈籠:“謝謝你送我回來...還有這個燈籠,我很喜歡。“
黎虎搖搖頭,指了指燈籠,又指了指她,意思是“送給你了“。
“那...明天見?“黎曉曉站在院門口,突然不想就這么結束今晚,“明天我們去醫院看李婆婆,帶些月餅給她。“
黎虎點點頭,卻沒有立即離開。兩人在月光下靜靜站了一會兒,誰都不愿先說再見。
最后是一陣冷風打破了這微妙的氛圍。黎曉曉打了個噴嚏,黎虎立刻做了個“快進屋“的手勢。
“晚安,虎子哥。“她輕聲說,看著他的身影融入月色中,直到完全看不見,才轉身進屋。
關上門,黎曉曉沒有立即開燈。她讓竹燈籠的光充滿房間,那溫暖的光暈讓她想起篝火,想起煙花,想起黎虎眼中的光芒。窗外,秋蟲的鳴叫此起彼伏,像是為這個特別的夜晚唱著安眠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