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塔克拉瑪干邊緣的治沙站,狂風卷起沙粒抽打臉頰。技術員小陳遞給我一支試管:“嘗嘗,這是沙棘研發的口紅。”膏體旋出夕陽般的橙紅,離心機在身后嗡嗡旋轉。窗外,藍色光伏板組成的海洋正吞噬沙丘,板下沙拐棗綻出嫩芽。
穿越阿爾金山時,遇見天鵝湖的守護者。他羽絨服袖口磨得發亮,望遠鏡支架旁立著投食無人機。“去年孵化三十六只小天鵝。”監測屏上,幼鳥啄破蛋殼的實況被標注為“2023-07號數字生命”。當暮色浸透蘆葦蕩,他掏出手機播放雛鳥鳴叫的聲紋圖:“這是云端備份的春天。”
在和田光伏農場,維族老漢阿卜杜拉笑著展示雙收入:手機顯示當日發電收益,布袋里裝著板下收獲的苜蓿干草。“羊吃了發亮!”他指向遠處。沙塵暴中,風機巨臂緩緩轉動,將狂風的暴虐轉化為村莊的燈光。那一刻我觸摸到生態的真相——所有對自然的修復,終將以美與能量反哺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