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這里把自己的人生故事一段一段地記錄下來,等到自己老的時候可以回味,也希望能夠激勵更多的人在失望中站起來,不要放棄自己,告訴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最近,我看到許多明星在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比如王菲、張柏芝、劉嘉玲、楊冪等等。每次聽完,我都忍不住想:那算什么啊?
我記得曾經有一個朋友采訪過我先生,之后又采訪我。她說:“燕姐,我問你一些問題,你千萬別生氣。”她問我:“你長相一般,學歷一般,打扮也很普通,而且帶著兩個孩子,怎么能把年輕的雙博士、雙博士后搞到手?而且當時我先生是個單身的小帥哥。”
前段時間,朋友的女兒從中國來法國玩,見了我后對我說:“燕姐,你應該把你的故事寫下來,發布到某個網站,會直接被導演獨家買斷。”她說,因為我的故事比現在的短劇更精彩。這幾天,又有一些朋友采訪我,問我同樣的問題。每個采訪后的朋友都會說我的故事可以激勵很多女性,為什么不把這些故事寫成一本書,去激勵更多的人呢?
曾經,我的媽媽和她的家人說:“康燕二婚的老公是個單身的小伙子,還是個居里夫人的大學教授,博士導師,也是個著名的科學家。”他們一般都會對我媽說:“姐,吹牛在家吹吹是可以的,別去外面吹,你家康燕長什么樣我們又不是不知道。”
我叫季康燕,出生在青田的一個小農村。我的爸爸媽媽有5個孩子,我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和一個妹妹,我是老四。父母是農民,媽媽不識字,爸爸是知識分子。我記得爸爸從小就會對我說讀書沒用,從來沒問過我讀書成績好不好,也從來沒牽過我的手。我非常怕我的爸爸。在我10歲讀五年級的時候,爸爸對我說:“給你兩個選擇:你要讀書還是和你哥一起去外地做蛋糕?”我居然答應爸爸跟著哥哥去做蛋糕,看到爸爸高興的樣子說不需要請工人了。當時我覺得自己選對了,爸爸才這么開心。就這樣,10歲輟學,跟著哥哥去外地做蛋糕。
我的故事很長,有太多的心酸。我想跳過原始家庭的這一塊,因為從小爸爸媽媽生我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讓我從小給他們賺錢。去年,爸爸永遠離開了我,他也沒告訴我為什么。
有一天,我在醫院照顧爸爸的時候下著大雨,我去買日用品,回來全身都淋濕了。爸爸假裝掉眼淚,我說:“爸爸,這有什么呀?我9歲開始媽媽讓我暑假去打工,抬不動東西老板娘用扁擔打我。上學時家里所有重活我全包,10歲輟學養家,12歲開始一個人在溫州湖南打工,回家錢全部被媽媽劫走,讓我不要告訴爸爸。而且媽媽在你面前故意說別家的孩子都寄錢回家,說我沒有帶錢回家就回來,你讓我滾。爸爸,我才12歲,半年不見,我回來你不開心嗎?就算我吃你一點糧食,我已經干了家里所有的粗活,你又吃虧什么呢?你知道我13歲時沒賺到錢去睡過墳墓嗎?”爸爸馬上停止不再說話了。我哈哈一笑:“給你開玩笑的了,爸爸,我要謝謝你和媽媽一直在鍛煉我,沒有你和媽媽就沒有今天的我。”我趕緊把話題轉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