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迷宮
接手首個校園推廣項目時,林晚把自己鎖在會議室整整72小時。滿地散落著A4紙,上面畫滿競爭對手的用戶畫像、市場占有率折線圖,還有被紅筆劃得凌亂的消費痛點分析。第三夜凌晨三點,中央空調發出輕微的嗡鳴,她盯著窗外漸亮的天空,突然抓起馬克筆在白板上畫出“校園KOC孵化計劃“。
“如果讓大學生自己成為產品代言人......“她喃喃自語,筆尖在白板上快速滑動。思維導圖從中心向四周蔓延,標注著“宿舍裂變““社團合作““課程植入“等關鍵詞。當晨光穿透百葉窗時,密密麻麻的線條已占據整面墻壁。
手機在桌上震動,是母親發來的消息:“你爸沒事了,別擔心。“林晚揉了揉酸澀的眼睛,回復了一個擁抱的表情,繼續投入工作。突然,門被推開,王薇抱著文件夾走進來,看到白板的瞬間愣住了:“這是......“
客戶修羅場
三天后的提案會上,會議室坐滿了教育機構的高管。林晚深吸一口氣,打開平板電腦,演示連夜趕制的VR校園漫游方案。虛擬教室在投影儀的照射下立體呈現,桌椅、黑板甚至窗外的櫻花都栩栩如生。
“我們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讓潛在學生提前體驗校園生活。“林晚的聲音平穩而有力,“根據調研,這種方式能將轉化率提升37%。“
教育機構總監推了推眼鏡,冷笑一聲:“數據都是紙上談兵!沒有實際案例,一切都是空談。“他將資料摔在桌上,發出清脆的響聲。
林晚的指甲掐進掌心,她想起昨夜在消防通道給30位大學生發問卷的情景。手機突然震動,是銀行發來的短信:本月房租扣款失敗。她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微笑著說:“我們可以提供一周的免費試用。“
散會后,林晚冒雨跑到大學城。她在食堂門口支起帳篷,給路過的學生發放體驗券。雨越下越大,她的連衣裙被淋得透濕,卻依然耐心地講解產品功能。直到手機彈出新消息:房東發來最后通牒,再不交租就換鎖。
破局時刻
暴雨傾盆的夜晚,林晚帶著團隊在公司搭起臨時體驗區。VR設備的線纜在地面盤成蛇形,技術人員正在緊張調試。突然,電源跳閘,整個房間陷入黑暗。林晚摸黑找到應急燈,扯開嗓子喊:“別慌!備用電源在儲藏室!“
當教育機構總監到來時,體驗區已經恢復正常。他戴著VR眼鏡,沉默地體驗了十分鐘。摘下設備時,他的聲音有些顫抖:“讓我想起了我的大學時光......“
合同落印的瞬間,林晚的高跟鞋跟突然斷裂。她扶著墻走出大廈,才發現腳后跟早已磨得血肉模糊。手機屏幕亮起,母親發來新消息:“墻塌了半邊,鄰居幫忙修好了。“她靠在街邊的梧桐樹上,淚水終于奪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