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雨夜詩箋
課題研究進行到第三周,姜曉已經連續48小時沒合眼。
圖書館古籍室的燈光在她眼前暈開成模糊的光圈,手邊咖啡杯早就見底。她揉了揉太陽穴,試圖聚焦眼前泛黃的地方志——這是陳薇院長特別批閱給她的“江城邊緣群體口述史“原始記錄。
“再這樣下去你會先于資料崩潰。“
一杯冒著熱氣的咖啡從身后遞來,周星辰的聲音里帶著不贊同。姜曉接過杯子,驚訝地發現正是她慣喝的黑咖啡,不加糖。
“你怎么...“
“文學社學姐說的。“周星辰在她對面坐下,脖子上依然掛著那臺老相機,“而且你每次喝加糖咖啡都會皺眉。“
姜曉的手指緊了緊杯沿。這種被記住的細微感覺,像羽毛輕輕掃過心臟。她低頭啜飲咖啡掩飾臉上的熱度,卻發現溫度也剛好。
“找到有用信息了嗎?“周星辰翻開自己的筆記本,上面是工整的建筑草圖與光影分析。
姜曉搖搖頭,將一疊復印稿推過去:“江城舊船廠工人區的口述記錄,但缺乏系統性整理。“
周星辰快速瀏覽資料,突然指著某頁:“等等,這個碼頭倉庫的描述...“他翻出平板調出3D模型,“和我爺爺留下的老圖紙吻合,這種桁架結構現在很少見了。“
兩人頭湊在一起對比資料時,姜曉聞到周星辰身上淡淡的松木氣息。他的睫毛在屏幕光線下投下細小的陰影,專注時左眉梢那顆小痣會不自覺地微微抽動。
“我們可以做個對比企劃。“周星辰突然抬頭,差點撞上姜曉的鼻尖,“你用文字記錄工人記憶,我用影像還原建筑原貌,最后疊加展示...“
他的話被一道閃電打斷。窗外驟然大作的暴雨敲打著百年老樓的玻璃窗,緊接著整個圖書館陷入黑暗。
“停電了!“遠處傳來管理員的喊聲,“請大家保持冷靜,備用電源很快啟動。“
黑暗中,姜曉感到一件外套輕輕披在自己肩上。周星辰的手機亮起,照亮方寸之地:“繼續?還是改天?“
微光中他的眼鏡片反射著藍光,像夜行動物的眼睛。姜曉突然想起養母書中寫過:“黑暗是最誠實的對話場所。“
“繼續。“她打開手機電筒,光束照向書架,“我記得這里有本《江城工業建筑演變》,可能...“
她的聲音戛然而止。光束邊緣,一本破舊的《拜倫詩選》書脊上燙金的“陳薇贈“三個字吸引了她的注意。
“怎么了?“周星辰湊近。
姜曉取下那本書,扉頁上有陳薇年輕時的簽名,日期是1999年6月。當她隨手翻動時,一張對折的紙片飄落在地。
周星辰先一步撿起,手機光照下,紙上是一首未署名的詩:
“當星光選擇最深的夜降臨
我們約定在裂縫處種下光
你帶著你的藥箱與仁心
我捧著我的墨水與紙張
二十年
足夠銀河跋涉多少光年
而我們的光
是否還認得歸途的方向“
“是養母的字跡...“姜曉的聲音發抖,“但'藥箱與仁心'明顯指...“
“我爸。“周星辰接過詩頁,手指輕撫紙面,“背面還有。“
翻轉的紙背上是一行不同的筆跡:“給R,詩比誓言更持久。若孩子們問起,告訴他們星光從不撒謊。——Y2003.5.21“
“2003年5月21日...“姜曉突然想起養母抽屜里那份出版合同終止協議正是同一天簽署的,“就在她放棄續集出版的當天。“
周星辰的呼吸變得急促。他快速翻動父親的老相機存儲卡,調出一張模糊的照片:年輕時的周陽站在非洲星空下,手中舉著一張紙,隱約可見“二十年“和“銀河“字樣。
“同一天。“他聲音嘶啞,“我爸拍下這張照片后不久就去了南蘇丹,三年沒回國。“
兩人在手機微光中對視,同時意識到這首詩可能是父母之間最后的直接交流。二十年前的約定,如今正通過他們的手一點點揭開。
備用電源終于啟動,昏黃的應急燈照亮古籍室。姜曉小心地將詩夾回書中,卻發現書頁間還有更多類似的紙片——全是未發表的詩作與短文,有些明顯是兩人合寫。
“陳薇院長故意引我們來這里。“周星辰恍然大悟,“她保存這些二十年...“
姜曉的手機突然震動,屏幕上跳出一條新消息:“古籍室A區17架,最下層右數第三本。答案比想象更近。——C“
“是陳院長。“姜曉沖向指定書架,取出一本厚重的《非洲植物圖鑒》。翻開硬殼封面,內頁被挖空成方槽,里面靜靜躺著一本皮質筆記本。
周星辰倒吸一口氣:“我爸的野外日記。“
翻開第一頁,熟悉的筆跡寫道:“無國界醫生周陽,2001年肯尼亞難民營。本日記可能包含敏感內容,拾獲者請交還任何中國大使館。“
姜曉的手指顫抖著翻到9月15日那頁,卻只看到一片空白。前后幾頁都被整齊地撕去,只留下裝訂線的殘痕。
“被故意移除的...“周星辰皺眉,“但為什么?“
姜曉繼續往后翻,在日記末尾發現一張夾在塑料袋里的照片。照片上是兩個年輕女性站在醫療帳篷前,一個穿白大褂,一個穿當地傳統服飾。
“這是...你母親?“姜曉指著穿白大褂的亞洲女性。
周星辰點頭,表情震驚:“旁邊那個是...“
“我生母艾莎。“姜曉輕觸照片上笑容燦爛的非洲女子,“她們看起來像老朋友。“
照片背面用英文寫著:“蘇與艾莎,最后的合影。記住我們的約定。——K“
“K?“周星辰翻遍日記,“沒有其他線索了。“
窗外的暴雨仍在繼續,但姜曉感到內心的迷霧正逐漸散去。她拿出手機拍下照片和詩稿:“我們需要找陳院長問清楚這個'K'是誰。“
“明天。“周星辰突然按住她的手,“你已經三天沒好好休息了。“
他的手掌溫暖干燥,讓姜曉意識到自己的手指有多冰涼。她想反駁,卻打了個大大的哈欠。
“我送你回宿舍。“周星辰的語氣不容拒絕,“課題可以等,歷史跑不掉。“
收拾資料時,姜曉注意到周星辰將父親的詩稿小心地夾進防水文件夾,動作輕柔得像對待易碎品。這個細節讓她心頭一熱——這個看似粗枝大葉的建筑系男生,在重要事情上異常細膩。
走廊里,應急燈將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時而重疊時而分開。暴雨敲打著百年老樓的彩繪玻璃,姜曉突然希望這段路能再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