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主府。
明溪指尖輕叩扶手,目光落在系統面板第三階段抽測的標題上,眉頭微不可察地蹙了下。面板上跳動的數據流顯示,明城現有常駐玩家7832人,城內基礎設施負載率已達89%,連最偏僻的貨棧巷都擠滿了擺攤的玩家。
她抬手滑動面板,調出明城三維模型——內城的青石板路被玩家踩得發亮,護城河沿岸全是掛機釣魚的身影,連城主府后院那片藥圃都被幾個玩家偷偷開墾出一小塊地種上了。
外城的擴建工程剛搭起木柵欄,已有玩家迫不及待在空地上搭起茅草棚,用系統初始發放的銅錢做起了“外城第一家雜貨鋪”的生意。
“資源分配與區域治理。”明溪思考良久,需要在七日之內,解決明城內外資源失衡問題,并制定外城長期發展規劃。否則結果將影響玩家留存率及下一批玩家的招募。”
明溪指尖停在模型中外城那片荒地,那里有系統標注的隱藏礦脈。她忽然輕笑一聲,對著面板凌空一點:“通知所有在線玩家,明日卯時,城主府前廣場開大會。遲到的……可就沒外城商鋪優先選址權了。”
面板上的玩家在線列表瞬間炸開,私聊頻道被“城主終于要搞事了?”“外城商鋪!我要沖!”的消息刷屏。明溪關掉面板,側頭看向窗外——外城方向已亮起零星燈火。
卯時未到,城主府前廣場已擠滿了玩家。有人扛著鋤頭,有人揣著賬本,還有幾個穿著布衣的玩家踮著腳往前擠,生怕錯過關鍵信息。明溪緩步走上臨時搭起的高臺,身后的系統面板投影在半空,明城內外的資源分布圖、玩家職業占比、基礎設施缺口數據一目了然。
“人都到得差不多了。”她聲音清亮,透過系統擴音傳遍廣場,“先看一組數據——內城水井日均供水缺口300桶,柴火價格三天漲了五成,藥圃那幾塊偷種的地,產量還不夠你們塞牙縫。”
臺下頓時響起一片低笑,幾個偷種地的玩家尷尬地縮了縮脖子。
明溪抬手點向投影中外城區域:“外城有礦脈,還有三倍于內城的可開發土地。但想拿好處,得先干活。”她調出任務面板公開展示:
?基建組:七日之內修通內外城石板路,參與玩家每日可領500銅錢+基建貢獻值
?勘探組:尋找系統標注的隱藏資源點,成功上報者獎勵礦脈優先開采權
?規劃組:提交外城功能分區方案,被采納者直接獲得核心區商鋪十年經營權
玩家們瞬間沸騰,有人掏出系統背包里的工具就想沖往外城,卻被明溪接下來的話攔住:“別急,還有規矩。外城實行‘貢獻值制度’,修橋鋪路得積分,開店擺攤要積分,連住的房子大小都看積分。想當甩手掌柜?門兒都沒有。”
她指尖劃過投影里那片茅草棚:“現在的外城像個亂葬崗,七天后,我要看到像樣的街道、規整的商鋪,還有……能讓你們安穩睡覺的城墻。”
廣場上的議論聲漸漸變成整齊的響應,有人已經開始組隊喊
“基建組缺個力氣大的!”
“勘探組有沒有懂風水的!”。
廣場上的喧鬧如同潮水般涌向城外,玩家們三三兩兩組隊,攥著剛領到的任務卷軸往各自目標區域趕。明溪站在高臺上看著這幕,指尖在虛空中輕點,調出實時更新的貢獻值排行榜——不過半個時辰,已有玩家靠著搬運石料攢下20點積分,名字后面還綴著“基建組·猛男小隊”的標簽。
“城主,外城東邊發現一處黏土礦!”系統面板突然彈出勘探組的實時匯報,附帶一張玩家拍的照片:幾個穿著粗布衣的玩家正圍著土坡敲敲打打,手搓的木鎬崩出細碎的火星。
明溪挑眉,給這條消息標上“優級”:“獎勵勘探組該礦點三日優先開采權,積分翻倍。”
消息剛發出去,勘探頻道立刻炸開了鍋。有人曬出找到的野生藥田,有人在河邊發現適合燒制青磚的陶土,最離譜的是個ID叫“摸魚小能手”的玩家,居然在附近抓了只系統沒標注的七彩錦鯉,聲稱要獻給城主換積分。
到了傍晚,外城已初見雛形。基建組鋪出的石板路從內城門口延伸出半里地,勘探組圈出的資源點插滿了木牌,規劃組提交的三份分區方案在系統面板公示,其中一份用朱砂筆標出的“東市商業區、西坊住宅區、北營練新區”被明溪圈了重點。
變故出在入夜后。系統突然彈出警報:“外城西北方向出現低階妖獸潮,數量約50只,威脅玩家安全。”
明溪心頭一緊,剛要調派城內護衛,面板上卻跳出一串消息——
“練新區·劍修大隊請求出戰!剛學的劍法正愁沒地方試!”
“煉丹師小張:我把藥爐扛來了,受傷的往我這兒沖!”
“摸魚小能手:我的錦鯉好像能預警!它剛才跳缸了!”
她點開實時畫面,只見月光下,一群長著尖牙的土狼正撲向臨時搭建的木柵欄,而玩家們竟自發結成了防線:前排的舉著盾牌頂上去,后排的弓箭手往狼眼睛射箭,連幾個擺攤的玩家都抄起板凳加入混戰。最顯眼的是那個“猛男小隊”,領頭的玩家抱著塊半人高的石頭,硬生生砸暈了兩只土狼,貢獻值瞬間跳漲50點。
半個時辰后,最后一只土狼倒在地上。玩家們癱坐在地上喘氣,有人舉著沾血的木劍哈哈大笑:“這比打電腦游戲副本刺激多了!”“快看積分!殺妖獸給的比搬石頭多!”
明溪看著面板上“妖獸潮已清除,玩家傷亡率0%”的提示,又瞥了眼貢獻值榜首——“練新區·劍修大隊”以320分穩居第一。
夜風吹過外城,新搭的瞭望塔上,有玩家正舉著火把巡邏,遠處的黏土礦還亮著燈火,隱約傳來“再燒一窯磚就夠蓋商鋪了”的吆喝聲。
妖獸潮退去的第三天,明溪在巡查外城時發現了不對勁——黏土礦附近突然冒出十幾個一模一樣的茅草棚,都掛著“獨家紅磚供應”的牌子。點開系統日志才發現,有玩家摸到了規則空子:幾支小隊輪流使用勘探組的優先開采權,把黏土礦當成公共資源瘋狂挖取,再用最低成本燒制紅磚,靠著“獨家”噱頭哄抬價格。
更棘手的是規劃組那邊。被圈中的“東市商業區”方案突然遭到半數玩家反對,有人在系統論壇發帖:“憑什么規劃組能直接拿核心區商鋪?我們基建組累死累活鋪路,最后只能撿他們剩下的邊角料?”底下瞬間聚集了上百條附和,甚至有玩家威脅要罷工。
明溪沒急著處理,反而在系統面板新增了一個“市場監督”板塊,把所有商鋪的原材料成本、售價、日均交易量公之于眾。那十幾個紅磚商的價格虛高問題立刻暴露,玩家們自發抵制,不到半天就有大半茅草棚改回了平價。
至于商鋪分配爭議,她在當晚的玩家大會上拋出新方案:“規劃組的方案只算‘初稿’,最終分區圖由全體玩家投票決定。但核心區商鋪名額,要從‘綜合貢獻榜’前五十里抽——既要看基建、勘探的硬積分,也要算參與妖獸防御、幫其他玩家的隱藏分。”
這話一出,玩家們的注意力立刻從“爭對錯”轉向“刷分”。有人主動幫新來的玩家搭建房屋賺隱藏分,紅磚商們則卷起來搞“買磚送送貨上門”的服務。連之前偷種藥圃的玩家,都帶著新培育的草藥跑去煉丹師那里合作,想用“藥材供應”沖一波貢獻值。
然而第七天清晨,明溪看著面板上玩家匿名留言里“規則變太快,有點跟不上”的抱怨,忽然意識到,比起資源分配,讓玩家在“被管理”和“能做主”之間找到平衡,或許才是這場測試真正的難題。
她望著外城已經成型的街道,決定賭一把——將外城日常管理權下放,讓玩家自己選舉“街區執事”,城主府只負責制定大框架。消息發布時,有玩家在廣場上喊:“城主這是要當甩手掌柜?”明溪笑著回應:“畢竟,這城最終是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