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試點第三周結束。
“姐姐!!”Candy一頭沖進中醫館,喘得小臉通紅,“賣完啦!!健身房那邊還要追加十盒!”
林舒然接過單據,笑著揉了揉她的發旋:“別跑這么急。”
微信群瞬間炸了——
阿鹿:“啊啊啊!!我去畫個ins聯名概念稿!”
何夏:“后臺能跑,就是反饋有人填奇怪東西……我加個校驗。”
方舟:“健身人群我寫了小冊子,你們看看要不要發。”
林舒然看著屏幕,心口微微發熱。
她第一次覺得:
這不是小打小鬧了,
它開始變成一件真正的事。
晚上。
顧以恒打來電話:“聽說你要火了?”
“哪有。”她笑得又困又開心。
“明天有個行業小媒體活動,你來嗎?”
“我?”她愣了。
“是啊。”
他頓了頓,帶笑意的聲音像一只貓尾巴輕輕掃過心口,
“還是,你慫了?”
她握緊手機:“……我來。”
第二天,小型行業沙龍。
健身博主、自然療法店主、健康品牌負責人坐成一圈。
主持人介紹:“唐人街的中醫創業者——林舒然。”
她接過麥克風,笑了笑:“我不是醫生,
只是,
想把陪伴過我、救過我的東西,
用更多人能接受的方式,帶出去。”
“中醫講‘上工治未病’——
不是治病,是調理、預防、順應。
手腳冰涼、睡不好、運動拉傷、產后疲勞——
不是大病,
但需要被照顧。”
臺下有人認真點頭,有人笑著鼓掌。
她看到一個本地健身博主沖她豎了個大拇指。
可高潮總是和危機手挽手。
三天后,社交平臺蹦出熱帖——
【喝了她們的茶,臉上起小疹子,別踩雷!】
后臺訂單瞬間斷崖。
Candy急得眼淚汪汪:“姐姐怎么辦啊!”
阿鹿:“我畫個澄清圖!”
何夏:“后臺看了,是個新號,像帶節奏。”
方舟:“是金銀花過敏體質,我寫個科普帖。”
林舒然深吸一口氣:“全停一下——聽我說。”
社群、官網、直播發公告:成分說明、體質差異、過敏機制、免費退款、無花粉版換購。
親自開直播:
科普中醫“平補”“體質辨識”,講得風趣又走心,還帶著大家做小測試、教辨別體質。
直播間瞬間破五千人。
有老顧客留言:
“我產后調理靠的就是她家茶。”
“健身完喝一點,第二天真不酸痛。”
還有健身博主發帖:
“客服超細心,給我定制了無花粉版,態度專業。”
午夜。
她在便利店門口接電話。
“應得不錯。”顧以恒的聲音低低的。
“謝謝。”她笑得疲憊。
“但小危機只是甜點。”
他語氣帶笑,像輕飄飄捻了一下心弦,
“主菜還在后頭。”
她抬頭看星空,笑出聲:“顧老師,我等著。”
深夜。
手機亮了。
【挺會應對的。有空聊聊?——Aaron】
她心頭一緊。
屏幕上那個名字,像一道光劃破心底。
Aaron。
前男友。
澳洲市場經理。
她記得——
那時她剛來澳洲,在打工和語言里焦頭爛額。
Aaron曾帶她去過一次行業聚會,她第一次看見人們怎么聊項目、怎么看市場、怎么測風險。
他帶她看行業分析報告,半笑半教:“別只看故事,要看數字。”
也是他,在分手時,冷冷地丟下一句:
“舒然,你太情懷了。
情懷做不成生意。”
她盯著屏幕很久,
最后打下一句:
【謝謝提醒。
我在學,
慢慢撐得起。】
第二天,她沒窩在屋里感慨。
她拎著新做的小禮盒,走進健身房。
教練笑得眼睛彎彎:“我試了你們的茶,恢復真的快。”
她伸出手:“那我們試個聯名團購?”
晚上。
群里炸開。
Candy:“姐姐!!健身房團購成啦!”
阿鹿:“海報我搞定了!ins爆款風!”
何夏:“后臺加了專屬券碼入口!”
方舟:“我跟陳師傅搭了個健身人群專用茶包組合。”
林舒然笑著拿起筆,
在白板上寫下三個字:
下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