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入夜,城市像一塊被切開的黑曜石,霓虹和燈光嵌進裂縫里。
林舒然坐在副駕,看著窗外發呆。
顧以恒一手握方向盤,一手隨意搭在窗邊:“還在想今天的見面?”
“Lisa……太厲害了。”她低聲感嘆。
“她只看數字,你看故事。”
“什么意思?”
“你比她好。”顧以恒輕笑,語氣篤定。
林舒然偏過頭看他,心口微熱。
車停在會場外。
今晚,VitaGreen的年度公關活動。名義是“健康新年論壇”,實則是業界大佬、供應商、投資人、媒體的洗牌局。
顧以恒遞給她一個工作牌:“顧客端調研顧問。”
“你這身份編得真假。”她低聲笑。
“有我在,不怕。”他隨口回了一句,語氣意外地溫柔。
會場里,香檳流光溢彩。
VitaGreen的CEO是個年約五十的本地白人,西裝筆挺,笑容帶著鋒利。
臺上他大談:“健康產品的未來,必須是科技、資本、規模。”
底下掌聲雷動。
林舒然站在人群角落,手握酒杯,指尖泛涼。
顧以恒貼近她耳側:“看見了嗎?他們的強大,不只是供應鏈和廣告,而是資本場的游戲規則。”
她深吸一口氣,仰頭喝掉杯中酒。
中場休息,她走到露臺透氣。
手機震動。
是媽媽發來的視頻:
客廳里,爸爸泡著她寄回去的祛濕驅寒泡腳包,翹著腿,看著電視里放的抗日戰爭劇,一邊看一邊小聲嘀咕:“嘖嘖,又系呢啲橋段(又是這些橋段)……”
媽媽在一旁剝橘子,塞一瓣給他:“少講兩句啦,專心睇(專心看)。”
鏡頭轉向媽媽,她笑著對鏡頭說:“阿囡啊,呢個泡腳包幾好用呀,夜晚訓覺腳都暖笠笠(暖烘烘)的。”
爸爸在旁邊插話:“記得自己系外面唔好太辛苦啊,搵錢重要,身體更重要。”
她看著手機屏幕,眼眶一熱,忍不住笑了。
她忽然想起,曾經在大廠熬夜到凌晨,胃疼得縮在工位下,
第二天還要笑著和客戶開會。
那時候,她第一次走進中醫館學養生——
不是為了多懂一門學問,
而是為了有能力照顧自己,照顧爸媽。
她不想未來哪天,親人病倒了,自己連問什么都不懂,只能被推著走。
想到這里,她抬頭,目光透亮。
“顧以恒。”
“嗯?”
“我知道我們和VitaGreen比不了規模,但——”
他偏頭看她:“你有的是他們沒有的。”
她笑了:“你就這么信我?”
“我信你。”
他語氣平淡,卻帶著叫人心跳一頓的力量。
深夜。
團隊群聊。
Candy:“姐姐,我們在東南亞投放的廣告素材,有個小危機。”
何夏:“沒事,我聯絡廣告平臺,姐妹你別急。”
阿鹿:“我已經畫好新素材了,誰敢攔我我掐他!”
方舟:“我去寫篇科普推文,講中醫里的‘陰陽平衡’,用日常語言。”
林舒然按著太陽穴,笑:“瘋子們。”
她抬頭,看見電腦屏幕上的一行字:
“初衷是想學會照顧自己和家人,沒想到后來走到這里。”
顧以恒發來信息。
【VitaGreen不完美。他們壓價供應商,數據造假,在東南亞口碑不好。】
【你,只要穩住自己,不用和他們比規模。】
她盯著手機屏幕,緩緩回:
【有你在,我會穩住的。】
回到家,她泡了杯安神茶。
窗外的風吹得樹影微動。
她輕輕呼出一口氣,想起爸媽笑著泡腳的視頻,想起大廠凌晨里學經絡按摩的自己。
她忽然明白,
所謂的成功、創業、逆襲、打拼,
都不是為了贏別人,
而是為了有能力,守住那些愛和在乎的人。
她給媽媽回了個視頻:
“媽,我好好嘅,你哋放心啦。等我過陣返去,一齊坐低泡腳。”
夜深,她走到窗前。
城市亮著燈,人群穿梭。
起風了。
可她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