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清晨。
林舒然站在“知本館”二期工地邊,抬頭望向腳手架上冉冉升起的紅旗,風一吹,旗幟獵獵作響。
工地一角,方舟穿著工裝外套,正和項目負責人溝通配套設施與消防驗收時間。“咱們這個館不只是展覽,更是體驗,要走進社區、融入生活。”她轉頭對林舒然道。
“我想讓它像個城市里的草本森林。”林舒然語氣堅定,“不是冰冷的博物館,而是人人都能來喝一碗草本湯、做個經絡調理、聽一場講座的地方。”
方舟笑:“那得靠你把中醫草本的浪漫說給年輕人聽。”
林舒然回以一笑。陽光灑在她發梢,她心底卻升起一陣風雷未靜的預感。
會議室內,何夏將PPT一頁頁切換。
“我們在全國七個城市同步啟動‘草本城市周’,聯動本地中醫館、植物園、高校社團,做快閃講座、中草藥文創、用戶體驗日。”
Candy補充:“社交媒體端,我們用短視頻+草本生活記錄挑戰賽,把復雜中醫文化翻譯成30秒能看懂、愿分享的內容。”
林翎抬眼:“AI系統那邊,我們已經開始推送個性化調養方案。基于脈象數據、日常習慣和節氣變化做推送。”
“讓草本,成為都市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林舒然輕聲說。
大家一齊點頭。
那一刻,她感受到,這不是她一個人的戰爭,而是整支隊伍在托舉一個更大的愿景。
南山大學,一間現代化階梯教室內。
講座海報寫著:【HEMU×南山大學:從《黃帝內經》到智能草本——東方智慧的現代演繹】
教室里座無虛席,連后排都站滿了學生。
林舒然穿著素白襯衫,站在演講臺上,身后屏幕投影著一張古老經絡圖。
她語氣溫和卻篤定:“《黃帝內經》中說,‘上工治未病’。中醫不是等病了才治,而是讓人一直健康。現代人不怕生病,而怕失控、失眠、失衡。我們的工作,是用草本,讓他們找回節律、恢復自我掌控感。”
一名女學生舉手問:“那你們怎么知道,年輕人會真的相信這些?會愿意去了解呢?”
林舒然笑:“信任不是靠灌輸,而是靠陪伴。”
她頓了頓,“所以我們做短劇、做播客、做體驗館,把理論放進生活里。讓你看到一個調理月經的配方,也可以是工作壓力爆棚后的‘城市草本小酒’。”
全場哄堂大笑。
但她接著補充:“越復雜的智慧,越需要用溫暖的方式講出來。”
這一刻,坐在臺下的,不只是學生,還有投資方、醫療行業代表、文化出版商……他們被這位年輕女創始人勾起了興趣。
深夜,辦公室里燈未熄。
林舒然望著大屏幕上的全球業務地圖。
“澳洲分部由Rita和老黃負責繼續走溫泉+草本的康養旅宿方向。”
“東南亞市場,Candy的內容已經本地化,下一步可以用AI語音系統做小語種推廣。”
“香港那邊,林翎和投行接洽,準備年底前做一次中草藥主題的生活方式展。”
她嘴角緩緩揚起。
“這一盤,終于有點樣子了。”
顧以恒走進來,遞給她一杯溫水。
“你又盯了一整晚。”
她接過水,輕笑:“差最后一塊了。”
“什么?”
“北美。”她望向窗外夜色,“紐約、洛杉磯、溫哥華……西方草本市場從來不缺精品品牌,但他們對東方的系統性草本認知,是缺失的。”
顧以恒坐下,看著她:“你想怎么做?”
她沉默了片刻,“做一場‘草本與科技’的展覽,用AI識草、智能配方、互動體驗,重新定義他們對中醫草本的想象。”
顧以恒點頭,眼底藏著一絲擔憂,“但這次,不許你一個人硬扛。”
她低笑:“我現在有你們。”
他靠近她,在她唇邊落下一個輕吻。
“我們一起。”
翌日,Aaron在上海辦公室,接到一份邀請函。
【HEMU·知本館全球首展|北美站】
他盯著那紙邀請函,沉默了許久。
身后助理低聲問:“要回嗎?”
他輕聲道:“我已經……追不上了。”
但他眼底,并無怨懟,反而帶著某種釋然。
他知道,那位他曾試圖掌控、試圖影響、甚至試圖再愛一次的女人,早已不在他的世界軌道里。
她不屬于誰。
她屬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