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李超湊近一看,發現筆記里夾著一張老照片——年輕的張翠英站在講臺上,身后是一排特殊兒童,最前排那個扎羊角辮的小女孩正是王雨。
“三十年前,“張翠英的聲音輕得像一片羽毛,“王雨是我第一個學生?!八澏兜氖种竸澾^照片,“那時候還沒有特殊教育學校,她在福利院......“
徐霞云突然想起什么,從包里掏出那枚老式警哨:“媽,這是在秋千底下發現的......“
張翠英的眼睛突然亮了起來:“果然在這里!“她接過警哨,手指撫過哨身上的刻痕,“這是當年那個警察的......“
“1998年追捕逃犯時受傷的警察?“李超脫口而出。
張翠英點點頭:“他總在紫藤架下等女朋友,就是那時候認識的曉棠媽媽......“
周曉棠握著手機站在走廊盡頭,屏幕上是食品安全局的最新通報:“陽光膳食管理有限公司涉嫌篡改食品保質期,負責人已被刑事拘留?!八哪抗饴湓诓》块T上,深吸一口氣推開了門。
“張老師......“她聲音哽咽,“對不起,我應該早點發現那些油的問題的......“
張翠英擺擺手,將筆記本轉向她:“曉棠,你看這個?!八钢渲幸豁?,上面詳細記錄著王雨的康復訓練過程,“當年你媽媽總說,每個孩子都像星星,只是有的星星需要更長時間才能發光?!?/p>
周曉棠淚流滿面。她想起這些年獨自撫養女兒的艱辛,想起社區里那些異樣的眼光,突然明白張翠英創辦特殊教育學校的初衷——不是為了改變什么,而是為了讓這些“星星“有機會被看見。
夕陽將活動室的地板染成金色。徐霞云坐在小椅子上,看著孩子們圍著林超云坐成一圈。孩子手里捧著一個玻璃罐,里面裝滿了五顏六色的紙星星。
“這是我們給奶奶的禮物!“扎羊角辮的小女孩大聲說,“每顆星星里都寫了一個愿望!“
林超云小心翼翼地打開罐子,抽出一張紙條展開:“希望奶奶的病快點好起來。“他的聲音稚嫩卻堅定。
徐霞云的眼淚奪眶而出。她想起張翠英說過的話:“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此刻看著這些孩子純真的臉龐,她突然明白,真正的教育就像紫藤花一樣,不知不覺間就已經改變了整個春天。
一個月后的周末,紫藤秋千下聚集了不少居民。李超幫著父親在給新種的紫藤苗澆水,鄭國棟在一旁指導幾個老人制作記憶瓶。周曉棠推著王雨走過來,女孩手里捧著一個玻璃罐,里面裝滿了手工制作的星星。
“張老師說,今天要給'星語秋千'掛上新的愿望。“周曉棠笑著說。
林超云第一個跑過去,踮起腳尖將一顆紙星星掛在秋千上。微風吹過,紫藤花的影子在孩子們臉上搖曳,像一首無聲的歌謠。
徐霞云站在人群最后,看著這溫馨的場景,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想起張翠英常說的話:“每個家庭都是照亮社會的星辰?!按丝炭粗@些彼此扶持的人們,她終于真正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有些光芒或許微弱,但當它們匯聚在一起時,就能照亮整個夜空。
因為每個家庭都是照亮社會的星辰,而當星辰相遇時,就能編織出最璀璨的星河。
徐霞云蹲在廢舊鋼琴前,指尖輕輕拂過琴蓋上的灰塵。這架被淘汰的舊鋼琴原本擺在幼兒園活動室角落,現在成了她“透明游戲屋“改造計劃的一部分——教育局剛下達了“無監控死角“的新規,她正琢磨著如何既保障安全又不讓孩子們感到壓抑。
“星星老師,你看!“林超云踮著腳,小手指向琴鍵縫隙,“這里有亮晶晶的東西!“
徐霞云湊近一看,幾片泛黃的紙屑卡在琴鍵夾層里。她小心地抽出一張,發現是半張被撕破的信紙,邊緣還留著鋸齒狀的撕痕。紙上的字跡有些模糊,但還能辨認:“......伙食費差額高達兩萬元,園長卻堅持要我們......“
她的心跳突然加速。信紙背面隱約可見“1992年“的字樣,而幼兒園老園長王美玲上周剛辦理了退休手續,走得匆忙得有些異常。
“徐老師!“周曉棠抱著個紙箱從門口探進頭來,“這是家長志愿者們送來的透明亞克力板,說是給游戲屋用的......“她的聲音戛然而止,目光落在徐霞云手中的紙片上。
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
李超蹲在檔案柜前,手指劃過一排排泛黃的文件夾。父親李長治調取的1992年幼兒園財務記錄就存放在這里,但編號為B-7的文件夾卻不見了。
“奇怪......“他喃喃自語,突然想起上周母親整理舊物時提到,在鋼琴后面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紙屑“。
檔案室的門突然被推開,鄭國棟抱著一摞木板走了進來:“小李啊,你讓我做的透明展示架的木材......“
李超迅速合上檔案柜:“鄭師傅,您先放那邊吧?!暗壤先俗吆?,他立刻撥通了母親的電話:“媽,1992年的財務記錄是不是被人動過?“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王園長退休前整理過舊物,說要捐給社區檔案室......“
周曉棠舉著手電筒,光束掃過堆積如山的紙箱。徐霞云突然停下腳步,指著角落里一個落滿灰塵的木箱:“這個箱子我見過,是王園長親手鎖的。“
兩人費力地撬開生銹的鎖扣,里面整齊碼放著一沓沓收據和賬本。最上面那張紙上赫然寫著:“1992年9月,陽光膳食公司第一筆貨款到賬記錄“。
“陽光膳食?“周曉棠倒吸一口冷氣,“就是現在給幼兒園供油的那個公司?“
徐霞云翻開賬本,發現1992年的伙食費收支存在明顯異常。更令人震驚的是,在某頁邊緣寫著一行小字:“張會長指示:將差額轉入海外賬戶“。
投影儀將泛黃的賬本復印件投在幕布上。李長治指著其中一頁:“看這個簽名,和王美玲的筆跡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