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轉身,小手摸上她的臉頰。徐霞云這才發現自己哭了,淚水打在反光布上,和雨水混在一起,將那些星星浸染得更加明亮。
暴雨停歇的清晨,第一縷陽光照在幼兒園新鋪的屋頂上。工人們正在安裝透明的采光板,鄭國棟在下面指揮:“留個五角星的形狀,對,就按原來的位置!“
李超站在梯子上,將最后一塊反光布拼回那個星星圖案。布料邊緣還帶著二十年前的燒灼痕跡,卻在陽光下重新煥發出耀眼的光芒。
徐霞云抱著林超云站在紫藤架下,看著陽光透過新屋頂,在幼兒園地板上投下星星形狀的光斑。在這個雨過天晴的早晨,二十年前被掩埋的星光,終于重新照亮了這片屋檐。
因為每個家庭都是照亮社會的星辰,而當星辰相遇時,就能編織出最璀璨的星河。
雨水順著幼兒園新鋪的透明采光板滑落,在晨光中折射出細小的彩虹。林超云踮著腳尖,小手追著地上跳動的水珠光斑,嘴里發出“咯咯“的笑聲。徐霞云站在窗邊,看著工人們收拾工具,突然注意到鄭國棟正對著屋頂的五角星圖案發呆。
“鄭師傅,怎么了?“
老人粗糙的手指撫過采光板邊緣:“這接縫......“他瞇起眼睛,“像是故意留的。“
徐霞云順著他的視線看去,五角星每個尖角處都有一道幾乎不可見的縫隙,形狀規整得不像工藝瑕疵。她摸出手機,打開攝像頭放大觀察——縫隙里似乎藏著什么東西,在陽光下泛著金屬光澤。
周曉棠將工具箱遞給李超:“你爸說要用最細的螺絲刀?!?/p>
年輕人接過工具,小心翼翼地探入采光板的縫隙。隨著一聲輕響,五塊三角形的金屬片應聲而落,每片上都刻著編號和日期。周曉棠撿起其中一片,突然倒吸一口冷氣:“這是......“
金屬片背面刻著微型電路圖,線條細如發絲,中央赫然標著“XZ-1999“。
顯微鏡下,金屬片上的電路圖逐漸清晰。李超調整焦距,發現每個元件位置都對應著城市某個交通信號燈坐標。電腦屏幕上,模擬程序正在將這些坐標與1999年的交通圖重疊——所有點都落在當年趙建國執勤的片區。
“爸!“他抓起手機,“這不是電路圖,是信號燈控制器的設計圖!“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師父殉職前,正在調查智能信號燈招標舞弊案......“
徐霞云跪在采光板旁,看著李長治用鑷子取出最后一塊金屬片。夕陽的余暉穿過云層,將金屬片上的刻痕映得清清楚楚——那是一個縮微版的信號燈結構圖,某個部件旁標注著“安全漏洞“。
“當年師父發現這批信號燈有設計缺陷,“李長治的聲音沙啞,“緊急情況下會全部亮紅燈......“
一陣風吹過,紫藤花瓣飄落在金屬片上。徐霞云突然想起什么:“那個暴雨夜,趙師父殉職的路口......“
“就是第一個安裝這種信號燈的地方。“李長治攥緊了金屬片,指節發白。
李超將金屬片放入3D掃描儀,屏幕上逐漸構建出完整的信號燈模型。當他激活模擬程序時,警報聲驟然響起——所有指示燈同時變紅,系統彈出“緊急制動失效“的警告。
“難怪當年那輛貨車剎不住......“李超喃喃自語。監控錄像顯示,趙建國殉職當晚,肇事貨車在路口信號燈異常變紅時失去了制動能力。
父親發來的短信突然跳出:“查到了,信號燈供應商是劉明妻弟的公司。“
晨霧尚未散盡,居民們已經聚集在投影幕布前。李長治將金屬片放入展示柜,背后的屏幕播放著模擬實驗視頻——當所有信號燈同時變紅時,智能控制系統會陷入死循環。
“這不是事故,“他的聲音在廣場上回蕩,“是謀殺。“
人群中,退休的信號燈維修工老陳突然站起來:“我就說那批燈不對勁!每次檢修都有人盯著,不讓碰核心部件!“
林超云坐在地毯上,面前擺著五塊金屬片。孩子的小手將它們拼在一起,組成一個完整的五角星。陽光透過新屋頂照在金屬片上,折射出的光斑在天花板上跳動,宛如一場微型流星雨。
“星星......“孩子仰起臉,瞳孔里映著那些光點,“趙爺爺......“
徐霞云蹲下身,發現金屬片拼合處的刻痕連成了一句話:“當所有燈都熄滅時,記得仰望星空。“
紫藤架下,李超將修復好的信號燈模型放在紀念臺上。這個用金屬片復原的模型,此刻正在陽光下閃爍著溫暖的光芒。張翠英的輪椅停在旁邊,老人手中捧著趙建國當年的工作照,照片里的年輕警察站在路口,背后是剛剛安裝的新式信號燈。
微風拂過,紫藤花瓣紛紛揚揚地落下。在這個普通的早晨,二十年前被掩蓋的真相終于化作守護未來的光。而那些曾經熄滅的星星,也將在人們的記憶中永遠閃爍。
因為每個家庭都是照亮社會的星辰,而當星辰相遇時,就能編織出最璀璨的星河。
雨水順著幼兒園的屋檐滴落,在水泥地上濺起細小的水花。林超云蹲在走廊邊,小手伸出屋檐外,接住一顆顆下墜的水珠。他的眼睛隨著水滴的軌跡移動,嘴唇微微張著,像是要數清每一滴雨。
徐霞云站在辦公室窗前,目光落在桌面上攤開的金屬片上。陽光透過玻璃照在那些細密的刻痕上,折射出奇異的光斑。她伸手輕輕觸摸,指尖傳來微涼的觸感。這些金屬片在屋頂藏了二十年,卻依然光潔如新。
“園長,您看這個?!袄罾蠋熗崎T進來,手里拿著一個透明的文件袋,“在整理倉庫時發現的?!?/p>
徐霞云接過文件袋,里面是一張泛黃的圖紙。圖紙邊緣已經有些破損,但中央的線路圖依然清晰可辨。她的呼吸突然變得急促——這張圖紙上的標記,和金屬片上的刻痕完全吻合。
“這是什么時候的?“
“倉庫最底層的箱子里,“李老師壓低聲音,“和1999年的教學計劃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