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的實驗室·深夜
電腦屏幕的藍光映在墻上,3D建模圖緩緩旋轉。當七個家庭的墻體空洞在虛擬空間連接,一條隱秘通道顯現出來——終點正是當年銀行劫案的地道入口。
“爸,看這個。“
李超調出1998年的銀行設計圖,通風系統里藏著七個檢修口,位置與如今城中村的七個家庭完全重合。圖紙右下角的簽名已經模糊,但公章依然清晰:市建筑設計院,簽發人劉明。
晨霧籠罩著城中村低矮的屋檐,徐霞云的鞋跟踩在濕漉漉的青石板上,發出清脆的聲響。7號門牌的鐵門虛掩著,門縫里飄出淡淡的草藥味。她輕輕推開門,庭院里晾曬的床單在微風中飄動,上面印著的星星圖案在晨光中若隱若現。
“有人嗎?“
她的聲音在空蕩的院子里回蕩。墻角的水缸突然晃了一下,水面泛起漣漪,倒映出一個倉皇閃過的身影——戴著口罩的女人,耳垂上有顆顯眼的紅痣。
徐霞云的心跳突然加速。這個特征太熟悉了,1998年特教學校的合影里,站在林美華身邊的助教就有這樣一顆紅痣。
社區警務室·正午
風扇吱呀轉動,吹不散滿屋的悶熱。李長治將七份戶籍檔案攤在桌上,紫外線燈下,每份的緊急聯系人欄都顯出相同的熒光筆跡:“張雪,聯系電話138**1998“。
“這號碼,“老陳推了推老花鏡,“是98年發行的第一批移動號段。“
李超的電腦突然發出提示音,人臉識別系統跳出匹配結果——七份身份證上的照片,五官比例完全一致,只是年齡跨度從30歲到60歲不等。
“爸,“他的聲音發緊,“這七個'張阿姨',是同一個人在不同年齡段拍的證件照。“
廢棄金庫·黃昏
夕陽透過破碎的穹頂,在銹蝕的保險柜上投下斑駁的光影。鄭國棟的撬棍卡在最底層的抽屜,隨著“咔嗒“一聲響,抽屜里滾出七個玻璃瓶——每個瓶子里都泡著顆五角星形狀的金屬片,在夕陽下泛著詭異的藍光。
周曉棠的手電筒光束掃過瓶身,突然停在標簽上:“TS19981224,樣本7號“。
最底層的抽屜里,靜靜躺著一本發黃的日記,扉頁上寫著:“輻射康復記錄,林美華,1998.12“。
幼兒園醫務室·清晨
晨光透過紗簾,在病床上投下細碎的光斑。林超云安靜地坐著,小手按在胸口淡粉色的疤痕上。校醫輕輕揭開敷料,紫外線燈下,疤痕呈現出清晰的五角星輪廓,邊緣泛著微弱的熒光。
“園長,“校醫的聲音有些發抖,“這不是普通疤痕,像是......某種標記。“
徐霞云的手突然一顫。病歷本翻到最后一頁,林超云的入園體檢單上,血型欄赫然寫著:O型RH陰性。
張翠英的書房·午后
陽光透過紗簾,在書桌上投下斑駁的光影。老人顫抖的手指撫過那張泛黃的照片——1998年圣誕晚會,七個孩子穿著星星圖案的演出服,林美華站在他們身后,手里拿著輻射檢測儀。
“晚會中途停電,“張翠英的聲音輕得像嘆息,“美華帶著檢測儀去了配電室......“
照片角落,通風管道的檢修口被人為撬開,露出一截閃著紅光的電纜。
社區醫院檔案室·深夜
消毒水的氣味刺得人眼睛發酸。李長治翻著1999年1月的轉診記錄,七個孩子的病歷上,“放射性皮炎“的診斷被人用紅筆劃掉,改成了“普通濕疹“。
“劉醫生的筆跡,“老護士指著簽名,“但他98年12月就調去省城了。“
病歷本夾層里掉出一張便條:“7例特殊病例轉至TS康復中心,1999.1.5“。紙條背面印著奇怪的圖案:七個五角星圍成一圈,中央寫著“7215“。
李超的實驗室·凌晨
電腦屏幕的藍光映在墻上,3D建模圖緩緩旋轉。當七個家庭的墻體空洞在虛擬空間連接,一條通道顯現出來——直通廢棄金庫的地下室。
“爸,看這個。“
李超調出1998年的銀行設計圖,通風系統的七個檢修口,正好對應如今城中村的七個家庭。圖紙右下角的簽名已經模糊,但公章依然清晰:市建筑設計院,簽發人劉明。
廚房的玻璃窗蒙著一層霧氣,徐霞云看著張翠英枯瘦的手指在面團上翻飛。老人包餃子的手法很特別——先捏出五道褶,再在邊緣掐出細密的鋸齒狀花紋,像給每個餃子戴上小小的王冠。
“媽,這手法真特別。“
張翠英的手突然停頓了一下,面粉從指縫簌簌落下:“當年羈押室的老趙教的,說這樣煮不破皮。“她的目光飄向窗外,“隔著鐵欄桿遞進來的餃子,都得這么包。“
收音機突然滋滋作響,跳轉到一檔懷舊節目:“1983年冬至,本市勞改農場舉行特赦大會...“
徐霞云的手一抖,搟面杖滾落在地。新聞里提到的勞改農場,正是李長治師父趙建國當年工作過的地方。
社區檔案室·午后
陽光透過塵封的窗欞,在檔案架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周曉棠踮起腳尖,抽出一本泛黃的《勞改農場食譜匯編》。1983年那頁上,“冬至特供餃子“的配方被紅筆圈出:五花肉七分瘦三分肥,韭菜要選頭茬紫根,最后加一勺高粱酒提鮮。
“鄭師傅,“她轉向正在整理工具的老人,“這配方......“
鄭國棟的老花鏡滑到鼻尖:“老趙的獨門秘方,說是在農場跟個死刑犯學的。“他粗糙的手指點了點配料表,“奇怪的是,這犯人是個南方人,根本不吃餃子。“
幼兒園廚房·傍晚
夕陽將不銹鋼操作臺染成橘紅色。徐霞云對照著檔案室的食譜,將張翠英的餡料配方一一寫下:五花肉七三比例,紫根韭菜,高粱酒......每個細節都與勞改農場的記錄分毫不差。
“園長,“廚師長突然湊過來,“您家這配方真特別,和我爺爺在監獄當廚子時用的一模一樣。“
她的手停在半空:“你爺爺是......“
“83年調到勞改農場當主廚,專門負責冬至宴。“廚師長壓低聲音,“他說那年特赦前夜,有個警察偷偷找他要過配方。“
窗外,一陣風吹動紫藤枯枝,投下蛛網般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