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從焦慮到平靜的十年意識遷徙之路

為何追求他人的認可,又防備他人的利用?

活在他人的世界里,物質實相擺在眼前,一方面因為自己的生存需求:情感、生存、健康,會外求他人的愛好像不得不迎合他人,迎合他人又會怕被利用。

在外在世界里,謹小慎微、小心翼翼,卻還是面臨了那么多的失去,失去了自己的迎合,失去了自己的被愛。

自己為他人的付出,白白送出去了,被他人索取了,而自己的需求也沒有得到滿足。

這大概就是外求愛的代價。外求愛,也遇到了他人的外求。越外求越匱乏。自己付出的時候,別人可能是用被愛的態度接收的,并不知道你帶著渴求,二來也有一些人內在匱乏,也享受著你的給予在填補匱乏。

其實,并不是給予和付出的錯,是對給予和付出背后賦予了期待的錯。大大方方給,無所求地給,大大方方收,無愧疚地收。這就是愛與被愛。

但是帶著渴求的給,帶著渴求的拿。這都是一種背后的索取心。

真正的愛,信念創造實相,是沒有匱乏心的,是內在富裕,信任愛的完整。

帶著渴求,是一種交換,一般是在交換感情和金錢。最好要到感情,生活迫不得已,就交換金錢。

感情→金錢→身體。

有的人,是一種犧牲精神,為別人獻血表忠誠,貢獻自己的身體,外求愛的極致。

要么,給別人金錢,要么做對方的隨身侍從,隨叫隨到。

像一個奴隸的存在,又會為了自己的需求理所當然索取他人的這三樣。

但其實,都沒有付出真正的愛,這都是欲望的滿足:成功/感情→金錢→身體。

真正的愛,超越了欲望,是一種當下的感覺。是不外求,是存在本身,是超越生死、時空。

而以上的行為做不到。

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分享,活出了多次元空間,活出了內在覺知千變萬化的狀態,又有了它接納一切的特性,開始與結束自然切換,不會有恐懼,那個時空里,分離切換是常態,因為愛的本性就是富足和創造,而且是多時空的創造和切換。

接納一切,意味著本自具足。接納一切,包括接納分離和生死。

這是三次元空間的人做不到的,因為接納不了死亡和消失。它們一般活在線性時間里,有前后順序,有開始和結束,有出生和死亡。

分離是這個時空的特性,無限的可能性聚焦為了一個。于是大多數人怕死,是不會給出穿越死亡的接納的,就連超出她個人需求的給出,都不一定做到。

所以,說到這里,愛在三次元空間里的表現就很清楚了,首先可以超越個人需求,換位思考到他人的需求。空掉個人的欲望,空掉的多少,反映了一個人愛的程度。

直到像佛陀、賽斯這樣,超越了死亡,愛能接納消亡。死了也能重來,這就是接近了內在愛的本質。造物主的部分,不增不減、不生不滅,又不斷地體驗分離驗證這個完整性。

要錢要愛是這個世界里的欲望,也是它存在的理由,正因為想要,所以來到這個三次元的線性空間,正因為想要,就有得不到,有開始有結束的這個三次元空間,就是讓我們體驗想要=匱乏,越想要死的越快。

越執迷于外在世界,眼耳鼻舌身意,越想要外在,代表自己曾經生出來的“分離”的念頭,我們生在了有開始有結束的三次元空間,又因為執著于想要,執著于曾經自己產生的念頭,于是越固化了曾經想要的念頭,越想要越分離,越分離越想要,這也就是很多人不斷來地球的原因,深深地固化在由它產生的分離世界,越想抓取越分離。其實,自己內在一直是合一的。

對面的人事物是自己產生的“分離”念頭,因為“分離”的念頭,自己來到了分離的三次元空間:時間不可逆,空間不可折疊。

看到這樣的世界,我們感受到匱乏,害怕消失,想要眼前的世界駐留,于是爭搶和掠奪,但是對方就是自己創造的念頭,越爭搶越消耗自己,觀察者和被觀察者是一體的,這形成了內耗,最終走向了死亡。

想要到極致,分離到極致,最后消亡,也驗證了最初“分離”的意愿。這個三次元空間的特點:匱乏、線性、分離、對立、生滅、爭搶(情感/吃住),但本質是無限存在在體驗有限三次元。夢中還有無限存在的多次元空間影子。

在三次元空間里,因為線性有開始和結束,于是開始掠奪、爭搶和占有,越搶越沒有,越爭越少,越掠奪越薄弱,因為是自己占有、爭搶和傷害自己,世界即是自己心念創造,自己又傷害、破壞和掠奪自己的作品,于是進入了“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狀態里,自取滅亡。

這個結局和起初念頭一致,本身自性是無限的,起的這個念頭是想要體驗一下“不知道無限存在”的分離感覺,于是形成了「初始分裂意識」即:「假如我不知道自己是無限的,會怎樣?」,這個好奇念頭創造了「分離實驗場」(三次元)。

破掉這個局的關鍵,就是進入到多次元空間,接納分離和生死,這都不是消亡,因為多次元空間還在。只要意識到這一點,就可以用多次元狀態,過三次元生活。

如果自己能接納三次元里,這些人的一切處境,自己也算是超脫了,徹底成為了多次元認知的本性,接納一切發生。

這意味著,多次元空間的人要接納三次元空間人們的匱乏、占有、爭斗、掠奪的本質,因為三次元的線性特征,有生有滅,而活在物質實相里的人,不想滅,就得占有,越想要越沒有,想要等于匱乏,而三次元的起初設置就是匱乏。

那最開始,我們既想要他人的認可,又防備他人的掠奪,就變得很合理了。三次元空間人的索取心很重。自己想要愛,不但得不到,還會被他人掠奪。

空掉自己的欲望,接納他人的狀態,化解一切二元對立,練就自己內在的接納度。當自己可以空掉欲望,接納生死,這已經是五維空間的心量,在此基礎上處理和他人的關系,就能超越三次元空間,從此進入愛與被愛,不再匱乏的五次元空間。愛在,就持續,沒有肉體的生滅,是靈體,是光體,不生不滅,開始結束自然切換。

作家觀復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山县| 外汇| 汝州市| 揭西县| 板桥市| 石台县| 沅陵县| 冀州市| 托克逊县| 许昌市| 迁安市| 江西省| 黄陵县| 新干县| 永新县| 开江县| 栾城县| 五华县| 阿拉尔市| 乌兰察布市| 荣昌县| 全椒县| 博罗县| 林州市| 彭州市| 西宁市| 珲春市| 五华县| 绥滨县| 庆云县| 昭觉县| 宜宾市| 社旗县| 横峰县| 高密市| 永寿县| 安乡县| 荃湾区| 黔西县| 兰考县| 东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