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煙雨,煙柳畫橋。六歲那年,俞江渝隨著家人一同南下,定居于江城的一個花巷子中,是安靜但不冷清的一隅。巷子之中,還有一戶人家——俞父的老友一家。選擇這個巷子不僅僅是環境更重要的是陸俞兩家之間的情誼。
舟車勞頓過后,乘著夕陽俞江渝站在陌生的巷子口,這的環境同北城有著天壤之別,難以適應環境而帶來的不適席卷著他,更多的還有著對巨大變化的恐懼。門栓的聲音響起,木門里跳出一個小女孩,夕陽把她的半張臉映的金黃,最吸引人的還是她那亮亮的眼睛,像個旋渦一般將小俞吸了進去,表現內斂的他想和這個小孩兒做朋友的想法在心里生根發芽。
“你好,我是陸蒔初!”小蒔初對俞江渝說道,隨后便抬起頭對著俞父俞母說道“叔叔·阿姨您們也好呀,快進家里來坐坐!”
頓時,俞江渝心里的不適被甜甜的笑帶走了一半,這也許就是同伴的魔力,對小孩尤其適用。陸家招呼著他們進屋,比疲憊更先來的是飯菜的香氣,怕他們剛南下不適應,陸識興和海媛二人特意準備的北城菜。
一頓飯下來他們說說笑笑,找回了之前的熟絡,俞思年也同陸識興問了很多關于江城研究院的情況方便他工作的展開,多年老友的重聚熱絡地不行,飯桌上好不熱鬧。
倆個小朋友更不用說,小蒔初本就活潑開朗,逗得俞江渝咯咯咯地笑個不停,完全將對陌生的恐懼拋之腦后,兩個人玩的不亦樂乎,小俞心里要和她交朋友的想法剛生根便長成了樹,一棵堅不可摧的大樹。
借著月光走回對面俞江渝自己的家中,他已經以小朋友超快地適應能力適應了這個白墻青瓦的地方,完全超乎父母的預料。他躺在床上時沒有不安,更打散了恐懼,腦袋里充斥著的是擁有好友的雀躍。
而小蒔初呢,也在皎月之下,寫下她今天的日記“我交了個好朋友,住在我對面的好朋友,我有預感我們會是一輩子的好朋友!”緣分的力量不容小覷,他們的緣分就此種下。
也許,很多年后,記憶會隨著時間而變淡但俞江渝和陸蒔初都會說出:“難以忘記初次見你!”但俞江渝回憶的還有一雙迷人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