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敲打著國家博物院古陶瓷修復中心高闊的玻璃穹頂,發出沉悶而持續的聲響,像是無數細小的鼓槌在敲擊著時光的皮膜。已是深夜十一點,修復室內卻亮如白晝,只有最精密的儀器發出幾不可聞的低鳴,以及沈青時全神貫注時,那幾乎屏住的呼吸聲。
她的指尖穩定得如同最精密的機械臂,戴著特制放大目鏡的眼睛,正凝視著工作臺上那件傷痕累累的珍寶——昭陽碎玉瓶。這是一件產自昭胤王朝景和年間的玉壺春瓶,胎骨細膩如凝脂,釉色是雨后初晴天空般的淡雅霽藍,瓶頸優雅修長,瓶腹圓潤飽滿。可惜,它此刻如同一個飽經風霜的美人,瓶口碎裂,瓶腹一道猙獰的裂痕幾乎貫穿全身,更有數處細小的崩口和釉面剝落。
它是在一次針對私人收藏的惡性盜竊案中被追回的,歹徒倉皇逃竄時,這件稀世珍寶被粗暴地摔在堅硬的地面上,幾乎粉身碎骨。陳一舟教授將修復它最后一步的重任交給了院里最年輕卻已嶄露頭角的瓷器與金屬器修復專家沈青時。
此刻,她正進行著金繕修復技藝最關鍵的步驟——無痕接補瓶腹那道主裂。特制的、近乎透明的生物粘合劑在她細如發絲的針尖引導下,精準地注入裂痕深處。她的動作極輕、極緩,每一次呼吸都經過精確控制,仿佛怕驚擾了沉睡在瓷器深處的古老靈魂。汗水沿著她光潔的額角滑落,她卻渾然不覺,整個世界只剩下眼前這道亟待彌合的傷痕。
時間在專注中悄然流逝。當最后一滴粘合劑完美融入,裂縫在特殊光源下幾乎消失不見時,沈青時才長長地、無聲地舒了一口氣。緊繃的神經稍稍放松,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疲憊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異樣感。
這道主裂的深處,觸感似乎有些微妙的差異。不像純粹的胎土斷裂,倒像是……曾經存在過某種極薄的夾層。
一個大膽的念頭閃過腦海。她猶豫片刻,最終還是無法抑制作為修復師兼探索者的好奇心。她小心翼翼地調整了工作臺上高倍顯微成像設備的角度,將聚焦點對準了那道剛剛修復好的裂痕內部。
屏幕上的圖像被急劇放大。在層層疊疊的胎土斷面和粘合劑形成的細微結構中,她的目光銳利地捕捉到了一絲極其微弱的、不屬于瓷器本身的纖維邊緣。
真的有東西!
心臟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動起來。她立刻更換了更精密的微創工具,那工具細若毫芒,尖端帶著精密的震動頻率。在顯微成像的實時監控下,她屏住呼吸,如同進行一場最精細的外科手術,小心翼翼地從裂痕深處,剝離出一片薄如蟬翼、幾乎與胎土融為一體的東西。
當那片東西被完整地取出,平鋪在特制的無酸襯紙上時,沈青時幾乎忘記了呼吸。
那是一小片泛黃、脆弱的紙張。紙張本身已經非常古老,邊緣呈現出不規則的鋸齒狀,顯然是人為撕裂的結果。最令人震驚的是紙張上的內容——用極其細膩的墨線勾勒出的,是一幅她從未見過的、繁復到令人目眩神迷的建筑結構圖局部。線條的走勢奇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幾何美感,卻又透著一股冰冷的、非人力所能及的精密感。圖紙的一角,用一種她從未見過的、仿佛融合了星象軌跡和建筑榫卯的奇特符號,標注著幾個意義不明的標記。
這絕非普通的建筑圖紙!它被如此隱秘地封存在一件皇家御用瓷器的胎骨深處,其意義非同小可!
“觀星……懸空塔……”沈青時喃喃自語,目光死死鎖住圖紙角落那個最醒目的符號。她曾在一些極其冷僻的昭胤王朝營造筆記殘本中,見過關于這座傳說之塔的零星記載,據說它由當時的傳奇建筑師林疏月主持設計,其結構精妙絕倫,能引動星辰之力,但建成后不久便神秘消失,成為歷史謎團。這張圖紙,難道就是……
“嘀嗒……嘀嗒……”
墻上的掛鐘指向午夜零點。窗外的雨聲似乎更大了,密集地沖刷著玻璃,帶來一種令人不安的壓迫感。
就在這時——
“滋啦……滋啦……”
修復室內明亮的燈光毫無征兆地劇烈閃爍起來,發出刺耳的電流噪音。幾秒鐘后,伴隨著一聲輕微的爆響,整個修復室驟然陷入一片漆黑!連那些精密的儀器也瞬間停止了運行,只有應急通道的綠色指示燈在角落里幽幽亮著,映照著冰冷的金屬設備和玻璃器皿,如投下幢幢鬼影。
停電?博物院有最完善的雙路供電和備用電源系統,從未發生過這種情況!
沈青時的心猛地一沉,一股寒氣瞬間從腳底竄上脊背。她幾乎是本能地撲向工作臺,想要將那張脆弱的圖紙收起來。指尖剛剛觸碰到襯紙的邊緣——
“哐當!!!”
一聲巨響從修復室厚重的大門方向傳來!那不是敲門,而是某種沉重物體被暴力撞擊的聲音!
有人闖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