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甲術工坊的晨光中,林硯攤開靈能感應器的設計圖紙,羊皮紙上的線條將墨家靈紋與現代傳感器原理巧妙融合。桌案上擺放著新鍛造的青銅感應核心、靈晶粉末混合的傳導材料,右臂的木甲臂雖仍有裂紋,但在核心靈泉水的浸泡修復下,靈能分流閥已恢復精準控制,指尖輕觸間,青銅關節運轉自如。
“傳統地脈監測全靠修士感知,”蘇青蕪的器靈飄在圖紙上方,透明的手指劃過感應器的能量接收區,“這個靈能感應環能持續捕捉地脈波動,還能將數據轉化為青光強度變化,太巧妙了!”她的靈體在濃郁靈氣滋養下,陽光下的顯形時間已延長到兩個時辰,鬢邊的發絲在晨光中泛著淡淡的光暈,連繡鞋上的云紋都清晰可辨。
墨竹捧著打磨好的靈晶鏡片走進來,鏡片表面刻著細密的聚靈紋:“林師兄,感應核心的聚靈鏡片按圖紙完成了!墨淵大師測試過,對尸煞之氣的敏感度比傳統法器高五倍,輕微的能量波動都能觸發感應。”少年看著圖紙上的電路般靈紋,興奮地補充,“師兄你把靈能傳導紋設計成網狀,比古籍記載的直線紋感應范圍擴大了三倍!”
林硯接過靈晶鏡片,用木甲臂的精準控制將其嵌入青銅感應核心。隨著靈能注入,鏡片表面的聚靈紋立刻亮起青光,工坊角落里殘留的微量尸煞之氣被瞬間捕捉,感應器側面的青光條帶泛起淡淡的紅光。“靈敏度剛好,”他調整著感應核心的靈能閾值,“這樣既能監測到危險的尸煞波動,又不會被普通地脈變化干擾,就像這樣……”
當最后一根傳導銀絲的連接完成,靈能感應器正式組裝完畢。青銅底座上,靈晶鏡片與感應環形成完美的能量閉環,表面的網狀靈紋流淌著青光,如同活物般感知著周圍的能量變化。林硯將感應器放在亂葬崗帶回的黑土旁,鏡片立刻發出急促的紅光閃爍,附帶的警報符文也隨之亮起,發出輕微的嗡鳴。
“預警效果完美!”蘇青蕪的器靈興奮地繞著感應器飛行,“從檢測到報警的響應時間不到一息,比修士的反應速度快多了!而且這個青光條帶設計很直觀,能量強度一目了然,普通弟子也能輕松使用。”
墨淵大師巡視至此時,正看到感應器對黑土的反應,捋著胡須連連贊嘆:“好小子!這感應器將墨家靈紋與‘格物致知’的理念結合,開創了地脈監測的新方法!”老法師仔細檢查著感應器的每一處細節,指著網狀靈紋贊嘆,“這種分布式感應設計能避免單點故障,比傳統法器可靠多了。”他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巨子讓你負責在機關城周邊布設感應網絡,這是最優布點方案。”
午后的機關城防御陣核心室,林硯坐在青銅柱前,右臂的木甲臂泛著銀光,正引導雙時靈能修復新發現的薄弱節點。防御陣修復進度已達到67%,青銅柱上的陣紋比之前明亮了許多,靈氣流轉也更加順暢。蘇青蕪的器靈貼在柱身,透明的手掌輕撫著一道新顯現的古老紋路。
“這里有段上古陣紋!”她的聲音帶著驚喜,靈體因激動而微微發光,“是先秦墨家失傳的‘周天星斗紋’,能借助星辰之力增強防御陣!難怪最近陣紋修復速度加快,原來是恰逢星辰運行到有利位置。”
林硯順著她的指引注入雙時靈能,那段模糊的紋路果然亮起銀光,與夜空中的星辰產生奇妙共鳴。防御陣的青光中混入了淡淡的星輝,修復進度條微微跳動,達到了68%。更令他驚喜的是,星辰之力與雙時靈能產生了共鳴,丹田內的兩個能量核心同時加速旋轉,煉氣二層的進度也悄然提升到了32%。
“星辰之力能同時滋養兩種靈能核心!”蘇青蕪的器靈感知著他體內的變化,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這才是雙時靈體的隱藏優勢,能同時吸收地脈與星辰兩種能量!古籍記載的‘天人合一’境界,或許就是這樣吧?”
就在這時,剛布設好的靈能感應器突然發出警報。林硯通過感應網絡查看,發現機關城西北方向的感應器正發出急促的紅光閃爍,那里是未完全修復的防御陣盲區。“是新的能量波動!”他立刻調出具體數據,“能量特征與殘陽教的尸煞之氣相似,但更加隱蔽,強度也弱很多。”
蘇青蕪的器靈立刻飛向核心室的沙盤,指尖在西北方向輕點:“是廢棄的礦洞區域!那里曾是墨家開采靈晶的場所,后來因礦道坍塌廢棄,地脈與外界相通,很可能成為新的污染源入口。”她的靈體變得有些透明,顯然遠程探查消耗了不少能量,“能量波動很不穩定,像是在試探防御陣的薄弱點。”
林硯立刻召集十名墨甲衛,攜帶改良弩機和便攜式凈化陣盤趕往礦洞。隊伍行進途中,他通過靈能感應網絡實時監測著能量變化,發現波動源頭正在緩慢移動,似乎在尋找防御陣的破綻。“它們在試探我們的反應速度,”林硯對墨甲衛隊長分析,“殘陽教可能想開辟新的污染源,分散我們的修復精力。”
廢棄礦洞的入口被藤蔓和亂石掩蓋,周圍的草木呈現出不正常的灰綠色。靈能感應器在這里發出強烈的紅光,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尸煞之氣,比亂葬崗的濃度低,但更加隱蔽。林硯激活便攜式凈化陣盤,青光擴散間,周圍的灰綠色草木逐漸恢復正常色澤。
“能量源頭在礦洞深處。”蘇青蕪的器靈凝聚起更多靈能探查,“是小型聚煞陣,規模只有亂葬崗的十分之一,但布置得很隱蔽,專門針對防御陣的能量節點。”她的指尖指向礦洞深處,那里的地脈紋路隱約泛著黑氣,“它們想通過礦道連接機關城的地脈支流,太狡猾了!”
林硯讓墨甲衛在外圍警戒,獨自帶著靈能感應器深入礦洞。礦道內潮濕陰暗,巖壁上的靈晶礦脈泛著微弱的光芒,照亮了地上雜亂的腳印——顯然不久前有人來過。靈能感應器的紅光越來越亮,警報符文的嗡鳴也越發急促。
在礦洞深處的開闊地,林硯發現了蘇青蕪所說的小型聚煞陣。這個由十二根白骨幡旗組成的陣法隱藏在巖石縫隙中,黑氣順著礦脈的裂紋悄悄向機關城方向蔓延,剛好避開了主防御陣的監測范圍。更危險的是,陣法中央的黑色晶石正在緩慢吸收礦脈靈氣,周圍已形成淡淡的煞氣漩渦。
“果然是殘陽教的后手!”林硯立刻取出凈化陣盤激活,同時將靈能感應器貼近礦脈裂紋,記錄著地脈支流的分布數據,“他們知道正面突破不了防御陣,就想用這種滲透的方式污染地脈。”
蘇青蕪的器靈飛到聚煞陣上方,透明的手掌按在黑色晶石上:“這是簡化版的聚煞壇,能量核心不穩定,用雙時靈能集中沖擊就能摧毀!但要快,煞氣已經開始侵蝕礦脈支流了!”
林硯運轉雙時靈能注入木甲臂,靈能儲存槽瞬間充滿能量。他凝聚起兩種靈能形成青色利刃,在凈化陣盤的青光掩護下,狠狠劈向黑色晶石。晶石發出刺耳的尖嘯,表面浮現出扭曲的人臉,但這次的抵抗比亂葬崗的核心弱很多,在雙時靈能的沖擊下迅速出現裂紋。
“就是現在!注入星辰之力!”蘇青蕪的器靈將自己的靈能與夜空中的星辰之力相連,引導著銀色星輝注入林硯體內。
雙時靈能在星辰之力加持下暴漲,林硯感覺到丹田內的能量核心劇烈旋轉,煉氣二層的進度瞬間跳到35%。他抓住機會加大靈能輸出,青色利刃徹底貫穿黑色晶石,隨著一聲脆響,晶石崩裂成碎片,小型聚煞陣的黑氣立刻潰散。
礦洞外傳來墨甲衛的歡呼,防御陣修復進度在意識中跳動到69%。林硯收功時發現,右臂的木甲臂裂紋處泛起銀光,星辰之力正在緩慢修復受損的靈能脈絡。蘇青蕪的器靈落在他肩頭,靈體雖然有些透明,但眼神明亮:“這次凈化很徹底,礦脈支流的煞氣已經消散了。”
返回機關城時,夕陽正染紅天際。林硯將礦洞探查數據和靈能感應器記錄的波動圖譜交給墨淵大師,老法師看著圖譜上的能量軌跡,面色凝重:“殘陽教的手段越來越隱蔽了,看來他們很了解機關城的地脈分布。這些數據太重要了,我們可以據此優化防御陣的能量分布,補上所有盲區。”
核心靈泉邊的夜晚格外寧靜,林硯將受損的木甲臂浸泡在泉水中,靈泉水泛著銀光,星辰之力與地脈靈氣在水中交織,加速著青銅關節的修復。蘇青蕪的器靈坐在青石上,用靈能幫他梳理消耗過度的雙時靈能,指尖的青光與他體內的銀光形成和諧的能量流。
“今天的星辰之力讓雙時靈能產生了質變,”她的聲音帶著欣慰,“兩種能量核心的融合度提升了不少,你感覺到了嗎?”她的指尖輕觸他的丹田位置,那里傳來溫暖的悸動,“下次可以嘗試用星辰之力繪制靈紋,說不定能增強凈化效果。”
林硯握住她的手,清涼的靈體觸感比之前清晰了許多:“這都多虧了你引導星辰之力,不然我不可能這么快摧毀晶石核心。”他看著泉水中兩人交握的手影,心中涌起暖流,“等靈能感應器網絡布設完成,我們就能提前預警所有污染源,再也不用擔心他們的偷襲了。”
蘇青蕪的靈體微微一顫,臉頰泛起淡淡的紅暈,連忙移開目光看向泉水中的星光倒影:“明天我教你墨家的‘觀星術’,能更精準地引導星辰之力。古籍記載觀星術與雙時靈體很契合,或許能幫你突破煉氣二層的瓶頸。”
月光透過樹梢灑在靈泉上,泛起粼粼波光。林硯知道,殘陽教的退縮只是暫時的,他們對地脈分布的了解讓人心驚,必須盡快完成防御陣的全面修復和感應網絡的布設。但有蘇青蕪的陪伴和墨法融合的技術,他對未來充滿信心。
第二天清晨,林硯帶著靈能感應器的量產圖紙走進木甲術工坊。右臂的木甲臂裂紋已基本修復,星辰之力讓青銅關節的靈能傳導更加順暢。工坊里,墨竹和弟子們正在組裝第一批量產感應器,看到他進來立刻圍攏過來。
“按師兄的設計,我們優化了感應范圍,”墨竹指著感應器上的調節旋鈕,“現在能根據需要切換監測模式,既可以大范圍掃描,也能聚焦特定區域。”
林硯檢查著量產感應器的靈能閾值,滿意地點頭:“今天開始在機關城周邊布設感應網絡,每五十步一個監測點,形成無死角防御。另外……”他展開新的圖紙,上面畫著融合觀星術的凈化陣盤,“我們要給凈化裝置添加星辰之力接收模塊,提升對隱蔽煞氣的凈化效果。”
陽光透過窗欞照在圖紙上,現代科技與先秦法術的線條在晨光中交織出嶄新的圖案。林硯的目光落在圖紙角落的雙時靈能運轉圖譜上,那里有蘇青蕪昨夜幫他補充的星辰之力節點,青光與銀光交織,如同兩人默契的協作。
防御陣的修復還在繼續,殘陽教的威脅尚未消除,但靈能感應網絡的布設和星辰之力的運用,為機關城增添了新的安全屏障。林硯撫摸著右臂的木甲臂,感受著體內日益精進的雙時靈能,知道自己在墨法融合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而與蘇青蕪的情感羈絆,也在一次次并肩作戰中愈發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