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晉陵國,以民安居樂業,商業繁榮,美人如云而著稱,可謂名揚四海,其中一戶經商人家就出了一位神童,眼呈紫苑色,三歲就進入觀中學習道法,少有人知……
而就在兩年之后,楚樂的將軍盧玘與楚相趙頤生下嫡女趙瀟,此女從小練習長槍隨了母親,是楚樂人盡皆知的趙小將軍,后來十幾歲就領兵打場未曾有過敗績,只是十六歲那年莫關城一戰輸給了漢朝的防風瑾。
漢朝是晉陵的下一個朝代,只是換了個名字,所謂江山易主,妀朝換代也并不稀奇,只是當年金陵臺一戰,李君明勝了,李君衡自然成了反軍,晉陵也就不復存在了,而這一戰也讓前朝老臣萬分擔憂,剛正不阿之人怒罵李君明,殺兄通敵,挾持太子,未曾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卑微保命之人稱贊李君明,賢君當立,萬世太平!而中立之人只能被關入獄中,亓官玄知便是其中一位,他歷經兩代朝廷,聲望極重,李君明不敢殺,只能將其囚禁起來,以親人相逼。身邊大宦官鄭庸三番五次吹耳邊風,于是,漢朝景明二年,秋八月甘三,夜三更,突然降下圣旨,鄭庸:“誅逆臣亓官玄知詔,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臨御天下,以仁治世,待臣以恩,期輔國安邦。然逆臣亓官玄知,昔蒙朕恩,位列吏部侍郎,兼太傅,卻包藏禍心,行止不端:其一,結黨營私,植羽樹勢,私聚甲士于,暗通外藩,窺伺神器,此謂謀逆!其二,其素行不端,專以鬻官賣爵聚財,又結援宗族以固勢,罪不容誅!其三,太子德行不修,皆因汝教諭無方、失于匡正!朕付汝重任,期以輔弼儲君,汝卻辜朕所托,罪無可恕!罪證昭然,不必再稽。即刻革去其職,收押入獄,查抄家產,其黨羽一并緝拿,按律論罪,不得寬宥!”
如此一來,各氏族都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而公冶氏與亓官氏自小定下姻緣,公冶氏嫡長子公冶懌與亓官氏嫡長女亓官疏影結為夫妻,而亓官疏影怕連累公冶懌于是寫下了和離書……
上官嫣早已傾慕公冶懌,趁機謀害了亓官疏影,如此芳華絕代的女子便香消玉殞了,年芳二十。
其妹亓官錦為姐姐報仇殺了上官氏一族,當夜可謂尸橫滿地,血流成河。更為驚人的是,此女抗旨殺人,將朝廷送旨奉命抄家的人殺了個精光,簡直是罪大惡極!以至于人們覺得此人絕非女子,畢竟誰都沒見過她的真容,見過的也早在地府陰間坐著了,只是沈婷眉確實生的兩女一男,不過大家寧可信其無,不肯信其有…
兩戰聲名遠揚,于是乎眾人紛紛議論這個從未聽說過的初出茅廬的小輩…
“真是膽大包天,如此一來只有死路一條!”
“抗旨呀,真是千古第一人,從未見過如此膽大之人。”
“話說,他殺了多少人?”
“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什么來頭?”
其中一人左看右瞧小聲說道:“我可聽說他是個修士,還是大名鼎鼎的廣陵天山派弟子。”
“了不的,這修士不管山外閑事,可廣陵天山就不一樣了,每逢百姓有難那是能幫則幫,什么捉鬼除妖,還是治病的,都能給你治好嘍。”
“你看我這腿可是瘸子半輩子了,那道長一治就好了。”說著還走上幾圈。
“這真是給天山派丟人現眼。”
“可不是嘛,捉拿他的時候天山派沒有一個人去阻攔呢。”
“果真是正派,善惡分明,不愧是眾修士的表率。”
“只是不知這種名門正派怎么教出這種殺人如麻之人,真是作孽!”
“正所謂朽木不可雕,爛泥扶不上墻,他本性如此,你能奈何。”
眾人哄然大笑,“說的在理。”
從此之后,不論是官家人還是各名派修士,都想在大圍剿中殺了她,一旦殺了此人,什么邀功封官,賞金千兩,名揚萬里都唾手可得,一時之間,眾人紛紛練起武功,就連鄉野村婦古稀老人之類的都想分一杯羹。
“為何殺她?”
“謀反唄”
“姓甚名誰?”
“不知道,反正能拿五兩銀子。”
“喲,不少呢,那我也去。”
五兩銀子可以買三石米,五十斤豬肉,二百斤蔬菜,足以讓一大家人半年不被餓死。而如今只能買二石米,充死也只能吃五個多月。
圍剿之日,正是她歷經天雷之時,古有修仙求長生,后有除魔降鬼,以法咒,符箓,法器為輔,來為百姓除災的仙人為修士,而修士歷經天雷才能成為仙師,各國的皇帝難免需要一些仙師來為自己求長生之術,或是算卦問卜,以求國運長盛不衰,但往往我們都知道,千秋萬代只是一時之想,更多的是爭霸天下,以戰爭來奪取土地,開擴疆域。
……
而中原之地人人窺探,是人心更惡還是鬼怨更惡就不得而知了,只是當年她跳下山崖,萬箭齊發,生怕這位窮兇極惡之人沒有死透。
如果死了,你有怨嗎?恨嗎?會不會化為厲鬼索命,有人想到這一點,但人是大家殺的,要找誰解心中怨,索生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