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楊永革財富密碼

第六章:合買計劃里的"發財密碼"

第六章:合買計劃里的“發財密碼“

老楊揣著二十五塊零錢沖進彩票站時,李姐正對著計算器扒拉數字。玻璃柜臺上擺著張紅紙,上面用馬克筆寫著“社區合買群,每人十塊,中了平分“,旁邊還畫了個歪歪扭扭的大錢袋。

“李姐,你這是搞新花樣?“老楊把錢拍在柜臺上,眼睛盯著紅紙發亮。

“剛建的群,“李姐指了指手機,“樓上王大爺、賣菜的陳嬸都加了,湊夠一百人就打一注大的。你要不要進?“

老楊的手指在紅紙上戳了戳:“十塊錢?我今天帶了二十五,能占兩個坑不?“

“你當這是菜市場搶攤位呢?“李姐笑罵著給他遞了瓶礦泉水,“一人只能入一股,多了不算。剩下的十五塊,給你打三張單注,中了算你自己的。“

“中!“老楊趕緊點頭,眼睛卻瞟著墻上的走勢圖。昨天合買的號碼里有個“7“,他突然想起劉阿姨家的門牌是7棟,趕緊掏出皺巴巴的煙盒紙記下來——這說不定是老天爺給的“密碼“。

正記著,門口一陣風似的刮進個人,是收廢品的老張頭。他背著的蛇皮袋里叮叮當當響,不知道裝了些啥寶貝。“李老板娘,給我打五注!“老張頭往柜臺上拍了五塊錢,指甲縫里還沾著黑泥,“就用我今天收的報紙日期,7月23號,加個2和3!“

“你這比老楊還邪乎。“李姐一邊打票一邊笑,“收個報紙都能看出號碼來?“

“那可不!“老張頭咧著缺牙的嘴笑,“昨天收了個啤酒瓶,標簽上印著'8度',我買了注帶8的,中了五塊!“他突然湊近老楊,壓低聲音,“我聽說你昨天賣巧克力賺了錢?分我張彩票唄,就當是……廢品中介費?“

老楊心里咯噔一下——這老頭咋知道的?他趕緊摸出一張單注塞過去:“拿著!中了請客吃油條!“

“得嘞!“老張頭寶貝似的把彩票塞進煙盒,背著蛇皮袋又一陣風似的刮走了。老楊看著他的背影,突然想起昨天放在垃圾桶旁的面包,說不定被這老頭撿去了。

“他最近天天往養老院跑,“李姐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說要給那兒的老人送點吃的,自己舍不得買,凈撿你丟的臨期面包。“

老楊的臉突然有點燙。他摸了摸兜里的合買群登記表,筆尖懸在“楊永革“三個字上,突然改了主意:“李姐,我那十五塊單注別打了,全入合買群。“

“想通了?“李姐挑眉。

“嗯,“老楊的手指在柜臺上蹭了蹭,“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中了給養老院添臺冰箱,省得面包總臨期。“

李姐突然笑了,從柜臺底下摸出個蘋果塞給他:“剛從陳嬸那兒換的,甜著呢。算我替養老院謝謝你。“

中午吃飯時,老楊揣著合買群的小紅紙,蹲在超市倉庫的臺階上啃蘋果。張經理拎著盒飯走過來,往他身邊一坐:“聽說你入了合買群?“

“嗯,“老楊咬了口蘋果,甜汁濺到下巴上,“中了獎給養老院買冰箱。“

“行啊老楊,格局打開了。“張經理把盒飯推給他,“今天有紅燒肉,給你加的。“

老楊打開盒飯,肉香混著米飯的熱氣撲過來,他突然想起早上王秀蓮塞給他的煮雞蛋,趕緊摸出來往經理手里塞:“我帶了這個,你吃。“

張經理笑著接過去:“對了,下午有批牛奶要過期,你幫我送到養老院去,就說是超市搞活動捐的。“

“哎!好嘞!“老楊扒拉著米飯,突然覺得這紅燒肉比平時香十倍。他偷偷數著碗里的肉塊,一塊、兩塊、三塊……正好五塊,心里默默記下來——這又是組新號碼。

下午送牛奶時,養老院的王院長正在院子里曬被子。看見老楊扛著牛奶箱進來,趕緊迎上去:“楊師傅又來做好事啦?“

“不是我,是超市張經理捐的。“老楊把箱子往地上一放,擦了擦汗,“最近有啥需要幫忙的不?“

“還真有,“王院長指著墻角的舊輪椅,“這輪椅輪子壞了,你會修不?修好能給三樓李奶奶用。“

老楊蹲下去轉了轉輪子,軸銹得轉不動。他摸了摸兜里的硬幣,突然有了主意:“我明天帶點機油來,再找個扳手,保準修好!“

正說著,老張頭背著蛇皮袋進來了,里面裝著些舊報紙和塑料瓶。“我來啦!“他把袋子往地上一放,從懷里掏出個油紙包,“給李奶奶帶的糖糕,劉阿姨做的。“

老楊看著那油紙包,突然想起昨天劉阿姨塞給他的糖糕,心里暖烘烘的。他幫著老張頭把廢品歸類,倆人一邊干活一邊聊彩票,王院長在旁邊聽著,突然說:“我年輕時候也買過彩票,中了五塊錢,給我家老頭子買了包煙。“

“那也是中了呀!“老楊笑得眼睛瞇成一條縫,“說不定咱們合買群能中個大的,給院里換批新輪椅!“

“我可不敢盼大的,“王院長笑著搖頭,“能讓老人們每天喝上熱牛奶,吃上新鮮面包,就比中彩票強。“

老楊往牛奶箱上一坐,陽光透過樹葉灑在他臉上,暖融融的。他掏出手機看了看合買群,已經有八十多個人了,李姐在群里發了張走勢圖,標注著“大家看看這組號碼咋樣“。老楊突然覺得,這比自己研究彩票有意思多了——每個人都往里面添點啥,就像湊柴火燒爐子,越燒越旺。

傍晚下班,老楊剛走到小區門口,就被劉阿姨拽住了。“快來快來,“她拉著老楊往涼亭跑,“王秀蓮她們在商量合買的事呢。“

涼亭里果然坐了一圈人,王秀蓮、趙嬸、張經理……連養老院的王院長都來了。石桌上擺著瓜子和茶水,還有張畫滿圈的走勢圖。

“老楊你來啦,“王秀蓮拍了拍身邊的空位,“我們正說呢,要是中了獎,先給養老院換冰箱,再給小區裝個涼棚,夏天納涼用。“

“我同意!“趙嬸舉著手說,“剩下的錢給孩子們買書包,開學用。“

張經理笑著補充:“我再捐點臨期文具,湊一湊夠一個班用的。“

老楊看著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突然插了句:“我會修輪椅,中了獎我來修,不要錢!“

涼亭里爆發出一陣笑,劉阿姨往他手里塞了塊西瓜:“就知道你熱心腸。對了,我今天打麻將贏了五十,全入合買群!“

老楊啃著西瓜,甜汁順著下巴往下淌。他掏出手機,看見李姐在群里發了條消息:“合買人數滿100啦!明天早上9點打票,大家來彩票站見證!“

“明天我早點來!“老楊在群里回了句,手指在屏幕上戳得飛快。他突然覺得,這合買群里的每個人,都是老天爺給的“發財密碼“——張經理的牛奶,劉阿姨的糖糕,老張頭的廢品,王院長的輪椅……湊在一起,比任何彩票號碼都值錢。

晚上躺在床上,老楊翻來覆去睡不著。他摸出藏在枕頭下的彩票,借著月光一張一張數。其實他今天偷偷留了個心眼,給合買群打了二十塊,自己藏了五塊打了張單注,號碼是養老院的門牌號“18“,加上涼亭里的石凳數“4“,還有王院長的歲數“65“。

“就這注了,“他對著天花板說,“中了全捐給養老院,一分不留。“

窗外的月光透過窗簾縫照進來,在墻上投下道細長的光帶,像根沒畫完的分數線。老楊突然想起白天在養老院看見的李奶奶,她坐在輪椅上曬太陽,手里攥著塊糖糕,笑得像個孩子。

“其實中不中都一樣,“他把彩票塞回枕頭下,翻了個身,“現在這樣就挺好。“

隔壁房間傳來王秀蓮的咳嗽聲,老楊趕緊爬起來,摸出白天張經理給的紅燒肉,用保鮮膜包好放在她門口——早上看見她沒怎么吃飯,肯定是餓了。

回屋時,他看見手機亮了一下,是合買群的消息。李姐發了張照片,是大家湊的錢,用紅繩捆著,整整齊齊擺在柜臺上,像堆小小的金山。下面跟著條王院長的消息:“謝謝大家,老人們說要給你們包粽子吃。“

老楊笑著回了個“好“,把手機放在床頭。月光落在手機屏幕上,映出他眼角的笑紋,像兩朵悄悄綻放的花。

他不知道明天的合買號碼能不能中,也不知道自己藏的單注會不會帶來驚喜。但他知道,明天去彩票站的路上,肯定能遇見老張頭,倆人可以一起討論新號碼;到了超市,張經理會給他留瓶冰紅茶;中午送牛奶時,李奶奶會塞給他塊水果糖;傍晚的涼亭里,大家還會圍著走勢圖,笑著說“中了獎要干啥“。

這些,才是真正的“發財密碼“,藏在柴米油鹽里,躲在家長里短中,不用兌獎,卻能讓每個日子都甜滋滋、暖烘烘的。

作者有話說

寫楊永革這個老頭的故事時,總有人問我:“你是不是在影射誰?”

其實真沒有。但如果你蹲在小區菜市場的角落待上半天,大概率能遇見十個“楊永革”——他們可能蹲在臨期面包攤前數保質期,可能舉著放大鏡研究彩票走勢圖,可能跟收廢品的討價還價時突然蹦出句“這塑料瓶能賣兩毛,夠買半注彩票”。這些老頭老太太的“找錢計劃”,乍看是貪小便宜,細品全是過日子的熱乎氣。

我第一次注意到這類“退休經濟學”,是在我爸的記賬本上。他退休那年突然迷上了寫毛筆字,卻舍不得買宣紙,每天蹲在廢品站等人家拆快遞,把硬紙板裁成方塊當練習紙。有天我發現他的記賬本上寫著:“硬紙板30張=省下宣紙錢15元→可買彩票3注”。后面還畫了個歪歪扭扭的笑臉,旁邊批注“中了獎買紅星宣紙”。

那一刻突然明白,所謂“找錢”,不過是他們對抗“被時代淘汰”的武器。就像楊永革總說“我還能折騰”,其實是怕聽見“你老了沒用了”。超市理貨員的工作,對他來說哪是掙工資?是每天能跟張經理討價還價“臨期面包能不能多留兩個”,是能在倉庫歸置衛生紙時發現“這卷紙上的花紋像彩票號碼”,是能在搬可樂時跟年輕同事吹“我年輕時候扛過更重的”——這些細碎的“有用”,比退休金存折上的數字更讓人心安。

寫劉阿姨給老楊塞糖糕那段,原型是我們小區的周奶奶。她每天拎著菜籃子在超市轉悠,看見年輕人扔掉的礦泉水瓶,總會撿起來說“灌點涼白開給樓下看車的老李”;遇見誰買了臨期酸奶,她準會湊過去說“我教你做酸奶疙瘩,好吃還不壞”。有次我看見她把超市試吃臺的牙簽都攢起來,用棉線捆成小捆送給保潔阿姨,說“剔牙干凈,還不用買”。這些現在看來“摳門”的舉動,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其實是“過日子”的本事——把一分錢掰成兩半花,不是窮,是把日子過出響的智慧。

張經理這個角色,最初是個“反派”設定。我本想寫他發現老楊偷藏面包時大發雷霆,可真去超市蹲點采訪時,發現理貨員大叔偷偷告訴我:“我們經理看見拾荒老人,總會把臨期面包擺到最外面的貨架,還跟我們說‘別掃太干凈,留點給需要的人’。”后來我改了劇情,讓張經理把巧克力“賣”給老楊,其實是想寫成年人世界的溫柔——大家都在假裝“按規矩來”,卻在規則的縫隙里,悄悄給彼此留了臺階。

合買彩票那段,靈感來自社區群里的真實故事。去年夏天,我們小區幾十號人湊錢合買了一注大樂透,約定中了獎就給小區裝遮陽棚。雖然最后只中了五塊錢,但那天傍晚,大家坐在臨時搭的涼棚下分那五塊錢買的冰棍,笑得比中了五百萬還開心。賣冰棍的阿姨說:“你們這群人真有意思,五塊錢吃出了滿漢全席的架勢。”那時突然懂了,所謂“合買”,買的哪里是彩票?是讓一群不相干的人,有個理由湊在一起說“我們有個共同的盼頭”。

寫養老院那段時,我去采訪過一位護工。她說最讓她感動的,不是家屬送來的補品,是每天早上收廢品的老張頭,總會把撿到的舊報紙攤平了送來,說“老人們眼神不好,看大點的字舒服”;是超市每周三送來的臨期牛奶,張經理總說“不是臨期,是專門給老人訂的低脂款”;是楊永革這樣的老頭,帶著扳手來修輪椅,一邊擰螺絲一邊說“這比研究彩票簡單,至少知道哪松了緊哪”。這些藏在日常里的善意,比任何“慈善捐贈”都更動人——它不是刻意為之的“做好事”,是“我剛好有,你剛好需要”的自然。

有人說楊永革的“金鐲子計劃”太不切實際,可我見過小區里的王大爺,退休后每天去撿塑料瓶,攢了三年錢,給老伴買了個銀鐲子。老太太逢人就說“這是金的,比金的還亮”。其實老人們要的哪是金銀?是“我還能給你做點啥”的底氣。就像楊永革總念叨給劉阿姨買金鐲子,其實是想說“我雖然退休金不高,但還能為你折騰點啥”;他想給王秀蓮買金戒指,是想補一句“年輕時沒讓你過上好日子,老了我還能試試”。這些沒說出口的話,都藏在“找錢”的算計里,笨拙,卻真誠。

寫到老楊把巧克力錢捐給合買群時,我猶豫了很久。讀者會不會覺得太“偉光正”?直到有天在菜市場,看見一個撿瓶子的老爺爺,把賣廢品的錢全塞進了捐款箱,只因為那天是孫子的生日。他說:“我孫子說做好事能積福,我也給她積點。”原來在老人的世界里,“自私”和“無私”從來不是對立的。他們會為了一毛錢跟小販吵半天,轉頭就把攢了半年的錢捐出去;會為了省一塊錢的公交費走三站地,卻在看見乞討的人時,掏出皺巴巴的紙幣說“拿著買點熱乎的”。這種矛盾里,藏著最真實的人性——我們都想讓自己過得好一點,卻也見不得別人過得太苦。

有個讀者給我留言說:“你們寫東西的就是理想化,現實里哪有這么多好人?”其實我寫的這些人,都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楊永革愛占小便宜,劉阿姨有點八卦,張經理偶爾會克扣員工福利,老張頭收廢品時會偷偷多算兩毛錢。可正是這些不完美,才讓他們的善意顯得更珍貴——就像老楊,他可能前一秒還在為一塊錢的醬油錢精打細算,后一秒就把藏了三天的面包送給乞討的人;他可能剛跟張經理為摔了的可樂吵過架,轉頭就幫經理搬最重的貨。這些“矛盾”,才是生活本來的樣子——我們都不是圣人,卻總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一點神性。

寫這個故事的過程,也是我重新理解“退休”的過程。以前覺得退休就是“養老”,喝茶、下棋、帶孫子。可這些“楊永革們”告訴我,退休是“換種方式活著”——從“為了生計奔波”,變成“為了自己折騰”。他們研究彩票,不是真的想中大獎,是給自己找點事兒做,證明“我的腦子還沒銹掉”;他們撿廢品,不是缺那幾塊錢,是享受“靠自己雙手掙點啥”的成就感;他們湊在一起合買、聊天、拌嘴,是怕日子過得太安靜,想聽見點“我還在人群里”的聲響。

有次跟我爸聊天,他說:“你們年輕人總說‘活在當下’,可我們老年人,才是真的在‘活在當下’。”他每天數著臨期面包的保質期,其實是在數“今天又過了一天,挺好”;他研究彩票號碼,是在盼“明天可能會有好事”;他跟老伙計們湊錢合買,是在說“我們還有明天可以一起等”。這些看似“不切實際”的盼頭,其實是對抗衰老的最好武器——只要還在盼點啥,就不算真的老。

寫到最后,楊永革到底中沒中彩票,其實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一群可以一起數彩票號碼的人;重要的是,他發現原來自己折騰的那些事兒,不光是為了自己,還能給別人帶來點啥;重要的是,他終于明白,所謂“富貴”,不是銀行賬戶里的數字,是每天早上能聽見張經理喊“老楊,冰紅茶給你留了”,是劉阿姨塞過來的糖糕還熱乎,是王秀蓮嘴上罵著“別買彩票了”,卻偷偷把他的臟衣服洗了。

這些藏在日常褶皺里的甜,才是生活給的“頭獎”。它不用兌獎,不用繳稅,只要你愿意低下頭,就能在柴米油鹽里,撿到一捧又一捧的溫暖。就像小區門口的老槐樹,春天開花,夏天遮陽,秋天落葉,冬天落雪,看起來普普通通,卻把每個日子都熨帖得平平整整,帶著點陽光曬過的味道。

有人問這個故事會不會有續集,楊永革會不會真的中大獎。其實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續集——他明天可能還會蹲在超市撿臨期面包,可能還會研究那些不靠譜的彩票號碼,可能還會帶著扳手去修輪椅。但他身邊的人知道,這個愛折騰的老頭,心里裝著的不只是“發財夢”,還有對日子的熱乎勁,對人的真性情。

就像那天在彩票站,李姐說的:“中不中獎有啥關系?你看老楊,現在每天早上起來,不是想著‘今天能不能中’,是想著‘今天該給養老院帶點啥’,該跟老張頭討論哪個號碼,該幫張經理搬幾箱貨。這日子過得,比中了獎還充實。”

這大概就是“楊永革們”教會我的:所謂“福氣”,不是等著天上掉餡餅,是你愿意為了點啥去折騰,去惦記,去付出。就像老楊口袋里的彩票,可能永遠不會中獎,但那些為了“中獎”而跑的路、說的話、遇的人,早已把“沒中獎”的日子,過得比中獎還精彩。

最后想對所有像楊永革一樣的老頭老太太說:你們折騰的樣子,真好看。那些為了幾毛錢精打細算的認真,為了一個小目標努力的執著,為了身邊人付出的真誠,都是這個世界最珍貴的“財富”。比任何彩票都值錢,比任何金銀都閃耀。

也想對每個讀者說: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楊永革”,不妨多跟他們聊聊天。他們的記賬本里,藏著過日子的智慧;他們的“找錢計劃”里,藏著對生活的熱愛;他們那些看似不靠譜的“盼頭”里,藏著最樸素的哲學——只要還在盼,日子就有奔頭;只要還在折騰,就不算真的老。

這個故事,寫給所有在平凡日子里,認真折騰的人。愿我們都能在柴米油鹽里,找到自己的“金鐲子”;在雞零狗碎里,攢出自己的“頭獎”;在你來我往中,遇見一群能一起分冰棍的人。

日子或許不會突然變好,但只要我們還在為點啥“折騰”,它就一定在慢慢變甜。就像老楊總說的:“怕啥?今天沒中,明天再買一張。日子長著呢。”

美麗雅閣210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肥市| 张家川| 页游| 乌鲁木齐县| 加查县| 文成县| 英超| 江西省| 锦屏县| 台南市| 闻喜县| 孝义市| 耒阳市| 恩施市| 万盛区| 双柏县| 视频| 定日县| 南岸区| 嵊州市| 湟中县| 新和县| 香格里拉县| 晋城| 印江| 防城港市| 金平| 陇川县| 潜山县| 喀什市| 福建省| 共和县| 徐州市| 永吉县| 富平县| 云霄县| 庆阳市| 邓州市| 琼中| 万州区| 平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