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停了,風卻像刀,割得人臉生疼。
奉天殿廢墟北面,一條廢棄御道盡頭,立著一柄長刀。
刀名“無咎”,刀身雪亮,映出殘月,也映出持刀人——
謝無咎。
他披蒼青大氅,襟口敞開,露出鎖骨一道淡金裂痕,裂痕里嵌著一粒銅鈴碎屑。
碎屑隨呼吸起伏,發(fā)出極輕的“叮”,像心臟漏跳一拍。
刀前,橫著一口黑鐵棺。
棺蓋未釘,縫里滲出暗紅血霧,霧凝成一只枯手,手背上烙著“無咎”二字。
枯手五指曲張,似在等刀歸鞘。
謝無咎抬腳,靴底碾碎薄冰,刀尖挑起棺蓋。
棺內空無一骨,只鋪一層赤金火紋,火紋中央,嵌著半枚銅鈴。
鈴舌是一截斷刃殘片,殘片映出謝無咎的半邊臉——
半邊臉完好,半邊臉空白,像被人用刀削去。
空白處,忽然浮出一張女人臉,眉眼與歲晚七分相似,卻更冷。
女人唇未動,聲音卻從斷刃殘片傳出:
“刀歸人,人歸債。”
謝無咎反手收刀,刀背敲棺。
“鐺——”
火紋炸成十三縷火線,火線竄出棺縫,在空中凝成十三柄骨刀。
骨刀無柄,刀脊各纏一縷幽綠磷火,磷火里映出十三道模糊人影。
人影齊聲低喝:“守刀!”
火線落地,骨刀豎插雪地,刀尖指向謝無咎,像十三根封喉的釘。
謝無咎單膝跪地,刀橫膝前,左手覆刀背,右手五指按地。
掌心裂開,一滴赤金血滲入雪中,雪面頓時生出一圈火紋。
火紋蔓延,十三骨刀同時震顫,刀身磷火暴漲,凝成一只火環(huán)。
火環(huán)收緊,骨刀齊折,折口處噴出金紅骨粉。
骨粉落在謝無咎空白半邊臉,瞬間凝成一張金紅面具。
面具無孔,卻映出十三骨衛(wèi)的幽綠瞳孔。
面具合攏,謝無咎起身,刀尖挑起面具邊緣。
“刀在我手,債由我償。”
語罷,十三道幽綠瞳孔熄滅,骨刀化作骨粉,隨風散去。
……
同一刻,山河典當行。
歲晚立于柜臺后,面前擺著三件鎮(zhèn)店物:
白骨龍椅、半張帝相、長刀無咎。
柜臺多出第十一樣東西——
一截斷刃殘片,殘片映出謝無咎的半邊臉。
殘片下壓著一頁紙,紙上墨跡未干:
“無咎之刀,無歸之人。”
落款:歲晚。
歲晚抬手,指尖在殘片上輕輕一彈。
殘片“嗡”地一聲,化作一縷赤金火線,火線落在白骨龍椅。
龍椅脊骨“咔啦”一聲折斷,斷口處浮出半行血字:
“刀失人歸,債起。”
……
皇城司天監(jiān)殘樓。
顧長淵立于斷梁,七瓣碎鏡已合,鏡面映出謝無咎持刀背影。
他折扇輕敲鏡緣,聲音里帶著笑:
“無咎之刀,無歸之人。
歲晚,你當年欠我的,該連本帶息了。”
……
奉天殿廢墟。
十三骨刀化作骨粉,雪地上留下十三枚幽綠火印。
火印連成一道火徑,直指廢墟中央的黑鐵案幾。
案幾上攤著透明契約,契約空白處浮現(xiàn)一行血紋:
“無咎之刀,無歸之人,子時交割。”
謝無咎踏火徑而來,刀尖拖雪,雪面現(xiàn)一道赤金裂縫。
裂縫盡頭,收債人立于火圈外,空白面具映出謝無咎半邊金紅面具。
收債人聲音像鐵銹刮過銅鏡:
“刀歸人,人歸債。”
謝無咎抬刀,刀尖指面具中央。
“刀在我手,債由我償。”
收債人抬手,空白面具裂成兩半。
面具后仍是空白,卻映出皇城全景——
城墻、宮闕、街巷、萬民,皆被刀光映成兩半。
一半山河,一半空白。
謝無咎收刀,刀背敲地。
“鐺——”
刀聲如雷,震碎全景,震碎空白面具。
面具碎片化作十三點幽綠火星,沒入十三骨印。
骨印熄滅,雪落無聲。
……
雪落無聲,火印熄滅。
奉天殿廢墟上,只剩謝無咎一人一刀。
刀橫膝前,刀尖指地,刀身映出殘月,也映出皇城十三處命脈。
命脈盡頭,皆亮一點幽綠火星,火星匯成星圖。
星圖中央,是一柄完整銅鈴,鈴舌是一截斷刃殘片。
謝無咎抬手,指尖在銅鈴上輕輕一彈。
鈴聲響,星圖碎成星雨,星雨落在刀身。
刀身雪亮,星雨化作一行金色小字:
“無咎之刀,無歸之人,債清。”
謝無咎收刀,刀尖挑起雪面。
雪面裂開一道赤金裂縫,裂縫盡頭,山河典當行門楣上的銅鈴燈亮起幽藍火舌。
火舌映出歲晚的臉,臉無裂痕,卻空白如雪。
謝無咎低語:
“刀歸人歸,債已兩清。”
語罷,刀身“嗡”地一聲,雪亮刀光沖天而起。
刀光過處,皇城十三處命脈同時熄滅。
命脈盡頭,銅鈴星雨落地,化作十三點赤金,沒入地脈。
雪落無聲,命數(shù)更迭。
奉天殿廢墟上,只剩謝無咎一人一刀。
刀橫膝前,刀尖指地,刀身映出殘月。
殘月下,山河典當行的銅鈴燈幽藍火舌跳動,映出歲晚的背影。
背影漸漸透明,消失在雪幕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