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宴寧消失了三天。
沈知微每天都會去琴房,手指懸在降B鍵上方,卻始終沒有按下去。她怕聽見那個聲音——怕它真的像周宴寧說的那樣,藏著某種詛咒。
第四天清晨,她推開工作室的門,發現窗臺上放著一盒黑膠唱片。沒有署名,但封套邊緣有一道細小的刻痕,像是被調音扳手不小心劃傷的。
她戴上耳機,唱針落下,鋼琴聲流淌而出——德彪西的《月光》,但不是完整的版本。演奏者在降B音前戛然而止,仿佛被什么硬生生掐斷了呼吸。
沈知微翻到唱片背面,發現一行鉛筆字跡:
有些音符,不是用來彈的。
……
周宴寧再次出現時,是在雨夜。
沈知微聽見敲門聲,開門時,他渾身濕透,白襯衫貼在身上,左手腕的疤痕被雨水泡得發紅。他沒帶琴箱,只拎著一個牛皮紙袋,里面裝著幾本舊樂譜和一瓶紅酒。
“能進來嗎?“他問,聲音比平時更低,像被雨水浸透的炭筆,沙啞而模糊。
沈知微側身讓他進門。走廊狹窄,兩人擦肩而過的瞬間,雪松的氣息混著她發梢的冷萃咖啡香,在潮濕的空氣里短暫交纏。
周宴寧徑直走向鋼琴,手指懸在琴鍵上方,卻沒有落下。
“我母親最后彈的那首曲子,“他突然開口,“不是《月光》。“
沈知微屏住呼吸。
“是一首未命名的作品,她只寫了前半段,降B音之后……“他的右手無意識地蜷縮了一下,“之后的部分,她讓我來完成。“
雨聲漸密,敲打著玻璃窗。沈知微看見周宴寧的睫毛上還掛著水珠,在燈光下折射出細碎的光。
“你彈完了嗎?“她輕聲問。
周宴寧搖頭,從紙袋里取出一本泛黃的樂譜,扉頁上寫著“給阿寧“——和那本殘缺的《月光》一樣的字跡。
“我試過,“他說,“但每次彈到那個音,就會聽見……“
他的聲音戛然而止,右手又開始顫抖,像被無形的弦拉扯。沈知微下意識地伸手,指尖輕輕碰了碰他的手腕,觸到那道疤痕時,周宴寧猛地抽回手,仿佛被燙傷。
“抱歉。“他低聲說。
沈知微搖頭,轉身去廚房倒了兩杯紅酒。回來時,周宴寧已經坐在琴凳上,翻開了那本樂譜。
“能幫我個忙嗎?“他問,目光仍盯著紙頁。
“什么?“
“彈一下這個音。“他指向譜面上的降B,“我想確認……是不是真的有問題。“
沈知微放下酒杯,坐到他身邊。琴凳很窄,兩人的手臂幾乎相貼。她深吸一口氣,手指落在那個鍵上——
琴聲響起的一瞬,周宴寧閉上了眼睛。
不是走音的渾濁,也不是刺耳的尖銳,而是某種更深的、近乎疼痛的共鳴,像一根針扎進記憶的最深處。
“怎么樣?“沈知微問。
周宴寧沒有回答。他伸手按下相鄰的A音,然后是C,兩個音符在空氣中交織,形成一種奇異的和諧。
“不是琴的問題,“他終于說,“是我。“
窗外的雨變小了,水滴從屋檐落下,在窗臺上敲出細碎的節奏。周宴寧的指尖仍停在琴鍵上,沈知微看見他的指甲縫里還殘留著一點朱砂紅的顏料,像干涸的血跡。
“你畫了什么?“她突然問。
周宴寧愣了一下,隨即苦笑:“你怎么知道?“
“猜的。“
他沉默片刻,從口袋里掏出一張折皺的素描紙。展開后,沈知微看見一幅未完成的畫——一架鋼琴,琴蓋敞開,里面不是琴弦,而是一叢荊棘,荊棘中央是一朵將開未開的白玫瑰。
“我母親最喜歡白玫瑰,“周宴寧說,“她說……純粹的東西都活不長。“
沈知微想起自己標本箱里那些被封存的花瓣。她起身,從工作臺上取來一片——正是那天從鋼琴里取出的,邊緣帶著裂痕的那片。
“但我們可以留住它們,“她將花瓣放在琴譜上,“以另一種方式。“
周宴寧凝視著那片花瓣,良久,伸手輕輕碰了碰它的邊緣。
“明天,“他突然說,“我能再來嗎?“
沈知微點頭。
“我想試試,“他的聲音很輕,“把那首曲子彈完。“
雨終于停了。月光透過云層,照在鋼琴的黑白鍵上,像一道愈合中的傷口。
沈知微看著周宴寧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轉身回到琴前。她按下那個降B音,這一次,聲音清澈而完整,像某種漫長沉默后,終于等到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