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羽婭的右眼在陰雨天會疼。
這是時空坍縮的后遺癥。醫用眼罩下并非空洞的眼眶,而是一枚微型量子計算器,每秒鐘進行18萬億次演算,確保這個好不容易拼湊出來的世界線不會再次崩潰。
凌晨四點的便利店,她正在調整咖啡機的溫度設定。65℃——這個數字已經刻進肌肉記憶里。
“你知道熱可可的最佳風味區間是60-70℃吧?“
新來的實習生怯生生地問。
滕羽婭的指尖在按鍵上停頓了0.18秒。
“嗯。“她將測試杯推到柜臺邊緣,“但有人能嘗出0.5℃的差別。“
自動門開啟的提示音響起。余墨帶著一身夜露的氣息走進來,發梢還沾著未干的雨滴。她徑直拿起那杯測試可可,抿了一口后皺眉:“64.7℃?你手抖了。“
實習生瞪大眼睛。滕羽婭卻低笑起來,眼罩邊緣滲出極細的藍光。她伸手抹掉余墨睫毛上的水珠,指腹在碰到皮膚的瞬間,兩人后頸的∞紋身同時泛起微熱。
收銀機突然打印出一張空白小票。余墨瞥見紙卷末端印著幾乎透明的字樣:【記憶穩定度91%】。
“關東煮要加辣嗎?“滕羽婭轉身時狀似無意地擋住小票。
“和以前一樣。“
在蒸騰的熱氣里,余墨悄悄按住自己掌心發燙的鑰匙形疤痕。冰柜玻璃的倒影中,她們的身影偶爾會重疊成第三個模糊的人形——那個在無數時空里始終確保熱可可保持65℃的觀測者。
實習生永遠不會知道,咖啡機溫度面板下面壓著一片干枯的茉莉花瓣。那是第18個時空的灰燼,也是這個世界最精準的恒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