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聽過一句“少年的心氣是不可再生之物。”先不論這句是青年成長的趨勢亦或是對自己無能的辯解。今日我在與伙伴聊天中,忽然被她點醒,你的心氣散了。當時的我略微迷茫,什么是心氣?
那時的話題中我表明我對手機提不起興趣,沒有特別的愛好,每天習慣了早睡早起,在一眾同齡人熬夜通宵的時候我這個老年作息顯得格外格格不入,她說我是獨特的1%,可我說我只是覺得我該為我的健康負責。早睡早起身體好這句話是我小時候家人環(huán)繞在耳邊的道理,那時的奶奶為了哄我入睡她會說早早睡遲遲起,眼睛鼻子都喜歡。也許是周遭環(huán)境的渲染讓我深刻意識到健康失不可再得。
在實習的這段期間,我見過太多骨瘦如柴的病人,他們顫顫巍巍的行走,被家人攙扶著檢查。一開始我面對這些人我并不喜歡,因為他們不配合我們的檢查,讓短短七八分鐘的檢查持續(xù)到一刻或者更久。后來我漸漸去觀察他們,觀察這些老人衣著布料,觀察家長的行為打扮。我想命運好似欺軟怕硬般,只會霸凌弱小。在我的眼中這些病患無一不是普通的家庭,可疾病卻在他們的小家里瘋狂肆虐,它像個惡魔一般摧毀著一個家庭。
在我剛步入大學時,我的老師曾說過我的國家是不支持安樂死的,但我想安樂死卻能大大緩解那些治療無門扔拼死掙扎的破碎家庭。老師告訴我,這些病患仍有家人牽掛,雖一次又一次受病痛折磨可他們無法徹底放下。為了讓我們對安樂死更加深刻了解,那一次老師專門留了一節(jié)課讓我們同學之間打了一次以是否支持安樂死的辯論賽,不同的觀念似乎都有道理,沒有絕對的對錯,我們也無法去決定一個病人最終的意愿。
每天上演的檢查場景也加深了我對健康的理解,如果我連健康的身體都無法擁有那還談什么少年的心氣呢?我在思維的海洋里暢游,如今科技發(fā)展的高速時代,我們被短視頻帶給我們極速的快樂沖擊著我們的大腦,我也曾機不離手,也曾數(shù)次開啟短視頻,游戲這些讓我覺得非常放松的軟件。是什么讓我停下了呢?我雖在內心的意愿中不喜現(xiàn)在的學科,可無法否認的是它給我?guī)砹艘粋€全新的角度去認識我自己,它讓我認識到機體是復雜的奧秘,在我一次次沉淪快樂時,是多巴胺在作祟。再一次次尋找信息去解釋自己行為后,我懂得了既然我們是一個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那么我們便應該約束自己,不必讓身體的本能過多去控制我們。
話到此處,應該都能明了大段文字的背后是我的內心不認同我的心氣散了,實則不是這般,過強的自我約束后,我無法對任何事物產生興趣。好似有兩個我,一個我在娛樂前會想起我不該這樣,我的任務沒有完成,可另一個我會告知我你已經(jīng)身心俱疲了,休息片刻。我懷著矛盾的心理讓我無法玩的盡興和完整休息。最終我失敗了,我被自己的矛盾所痛擊,我選擇了逃避,我無法全力以赴去學習,也無法享受短視頻,游戲的快樂。于是我躺著,我的腦中仍不斷演示著沖突。
最后的最后我終于認可我的心氣確實散了。事曾想在躺平的時候若有人告訴你,你的一切糟糕表現(xiàn)只是你心氣散了,他從一個特殊的切入點去詮釋了我的行為。我想我還能補救,我開始在網(wǎng)絡中搜索“心氣散了怎么辦”可眼觀評論區(qū),都是一致符合“對對對,我就是這樣,我說我怎么什么都不想干呢,原來是心氣散了。”我忽然意識到“心氣散了”何嘗不是一個騙局,依賴一個虛無的氣,理所應當?shù)陌缪葜安』肌薄?/p>
2025年8月1號,言盡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