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二人雖不說話,但兩顆年輕的心,卻在跳動著的音符中,逐漸合拍。
到家了,灶間里是奶奶摸著邊在煮飯的身影,阿爹也忙碌了許久,院子里是用水灑掃過的整潔,現在正在用開水燙前幾天捕到的兔子。聽到門響,兩個老人都迎了出來,笑著看著兩個年輕的身影。
“阿爹,奶奶,我是梅花。”梅花脆生生的聲音打破了寧靜,卻也再次拉進了一家人的距離,溫暖了三個人的心。
“欸,梅花!這個名字好,人也好。”奶奶顫巍巍地扶著兒子,上前握住梅花的手,緊緊攥著,笑容更深了。
“梅花,阿文,一家人到齊了,咱們就吃飯吧!”阿爹不會說什么客氣話,只會用最樸素的言語表達此時心中的激動。
一面破舊的小方桌立在院子中央,四個板凳上坐著嶄新的一家人。梅花給奶奶、阿爹都夾了兔肉,也羞赧地給阿文夾了一塊兔腿,自己只夾了口青菜,阿文趕忙為她夾上腌肉……兩人都羞紅了臉。一家四口,今才認識,粗茶淡飯,其樂融融。
尋常百姓家,沒有什么轟轟烈烈,日子便也這樣平淡地過著……梅花一邊照看奶奶,一邊在家縫縫補補,洗洗曬曬。阿文和阿爹每天進山,或是打獵,或是開荒。
一年,兩年,三年……徐文家的日子雖不是富裕,卻也在鄉鄰的眼里有了些許不同。
“梅花嫁來,把老太太伺候得好哦~老太太看著比之前年輕了,也精神了,頭發梳得紋絲不亂,衣裳也干凈,齊整多了!”
“那可不,梅花不僅把老太太伺候得好,家里也是操持得井井有條!老三還是有福的啊!”
“阿文也是配得上的,比我家那小子強,雖沒有讀書,但和梅花一起照顧老人,很是真心,兩個小夫妻我看感情也好著呢!不像村西老五家的真不孝順,我看讀書人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
“老三一家越來越好啦!”“是啊,特別是梅花來了之后”……
作為村里的熱門話題人物,徐老三沒有多在意,因為最近讓老頭兒頗為得意的,是兒媳梅花有喜了——這讓快做爺爺的他越發覺得日子有奔頭,每天早早去山上砍柴,想給未來的乖孫孫做個木搖籃,再做個木圍凳,扣過來等孩子大一點能站在里面不會摔著……就這樣每天暢想著,手里的活不停,心卻是開心的,敞亮的。
奶奶也很開心,身體也感覺硬朗多了,哪怕看不見,還是努力幫梅花理布頭,卷線頭,教梅花做些小娃娃穿的用的……
梅花的肚子也一天天大起來,張嫂子這天也來了,帶了些家里存的米面,用不著的舊衣服,還特地做了一個小老虎枕頭……就這樣,在一家人的期盼中,梅花在一個寒冬里,生了一個可愛的男娃娃,一家人喜得不行。第二年,又添了一對龍鳳胎。三個孩子都長得虎頭虎腦,很是可愛。
就這樣,一家四代,七口人平平凡凡、歡歡喜喜地又過了三年。卻在一年元宵趕集,一家人的心,沉重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