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竹簸箕自己動起來的時候,婷婷、英子都驚訝地望著彼此,雖不能說話,但兩雙大眼睛里都是看向對方的滿滿疑惑,仿佛在問:剛才是你的手指在動嗎?
如果說兩根手指能在沒有配合的情況下讓竹簸箕動起來,倒也不算稀奇。可稀奇的是此時面粉堆上赫然出現了一個方方正正的楷體大字——“會”。
怎么可能呢?即便是一個人用手指在面粉上寫字尚且不一定能做到方方正正,更不要說兩人用手指各挑一頭,用竹籃上的一根小小的銀針寫字,而且是第一次。
因此,這時候,不僅僅是兩個小姑娘,還有站在郭大媽兩邊的李嫂、王嫂、牛嫂三人都瞪大了眼睛,直呼
“太神了!真的太神了!”
“仙姑仙姑,今年我家年成怎么樣?老李能不能賺到錢?我家英子以后能不能考上高中?……”郭大媽趕忙拉住“好奇寶寶”李嫂。
“一個一個問題問!不然你讓仙姑怎么寫?”
“哦,對對對,那我先問一個:仙姑,我家年成今年好嗎?”
只見竹簸箕停了一會,然后又緩緩開始動了起來,寫了第二個大字——“豐”
“哈哈,太好了,看來下半年的稻子不愁賣了!”李嫂得到了肯定答復,心里大石頭落地,頓時喜笑顏開起來。
“到我問了,仙姑,婷婷他哥下半年能說到媳婦嗎?能不能請仙姑明示一個我未來兒媳婦的方位?”王家嫂子此刻更關心的是自家大兒子的婚事。
今年剛年滿二十的王家小子當初沒考上高中,便留在村委幫忙開開插秧機,今年家里湊錢買了輛拖拉機,到處幫鎮上的各工頭、還有附近村子的合作社,拉拉糧食、拉拉磚頭。生活收入也算穩定,王家兩口子就想著給孩子討個媳婦。
等待的過程中,王家嫂子的心仿佛懸了起來,兩只眼睛緊緊盯著面粉上的那根銀針。只見被兩手抬著的竹簸箕又開始緩緩移動,帶著那根銀針先向東北方向畫了一道豎線,而后,緩緩寫下一個字“成”。
“王嫂,看來你家媳婦在咱洼塘村的東北方向,我記得那邊離咱最近就是“牛塘村”,哈哈,下半年你就托媒人去那邊瞧瞧,肯定能給你家王哥兒找個稱心的媳婦。”村長兒媳牛玲子也是個熱心腸,主動幫王家嫂子解謎。
“謝謝仙姑,有問必答,今事已成,請仙歸位。”看大家問得差不多了,郭大媽便念叨了幾句,再次帶大家朝供桌拜了三拜。
“現在,婷婷,英子,你倆要將田頭姑娘送回去。”
“啊?什么?還有送回去?”望著外面天色已黑,剛剛上來的月亮還是朦朦朧朧的,去往田頭的小路都看不清了。兩個小姑娘都有點害怕,“能明早再送嗎?”
“明早?你們可別害我啊!老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想當年,我像你們這么大的時候,有次也想偷懶,就和姐姐商量等第二天天亮,相信田頭姑娘自己就走了。結果你們猜怎么著?”
“那竹簸箕在桌子下面整整跳了一個晚上,砰砰——砰!”郭大媽聲音很大,在場的幾個人似乎都能想象那個場景。
“啊——您就別嚇我們了,我們現在就送田頭姑娘回家!”婷婷、英子兩個小姑娘麻溜地將竹簸箕重新蓋上,抬起竹匾蘿就向田間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