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楊永革的田園詭計

第79章在時光里綿延

第七十九章:“種子的回響”讓善意的故事,在時光里綿延

清明剛過,XJ的戈壁灘還帶著料峭的寒意,可“故事樹”的枝頭已偷偷拱出了嫩芽。那些裹著絨毛的新葉,像無數只攥緊的小拳頭,朝著太陽的方向使勁舒展——這是老周走后的第二十個春天,也是“故事樹”在這里扎根的第二十個年頭。樹下的土坡上,去年埋下的“沙漠日記”木盒被孩子們小心刨出,盒蓋一啟,混著沙粒的紙頁嘩啦啦展開,像一群剛睡醒的蝴蝶,抖落滿身星光。

(一)廣東:博物館里的“時光琥珀”

廣州老城區的故事種子博物館,暖黃色的墻被清晨的陽光鍍上金邊。玻璃展柜里,半塊干枯的餅干靜靜躺著,玻璃罩上凝著細密的水汽——那是五十年前戈壁灘的余溫。小暖正踮腳給展柜換干燥劑,手腕上的銀鐲子輕輕磕碰玻璃,發出細碎的聲響。這鐲子是當年老周從XJ帶回來的,上面刻著纏枝紋,像極了故事樹的根須。

“小暖阿姨,這個‘餅干故事’又有人留言啦!”小星舉著平板電腦跑過來,屏幕上是條新評論:“1987年,我在昆侖山當兵,收到過一包廣東寄來的餅干,包裝袋上畫著木棉花。現在才知道,那或許就是周爺爺故事里的味道。”

小星今年已經是初中生了,紅領巾換成了團徽,可還是雷打不動每周來博物館當講解員。她指著展柜里那枚扳手形狀的書簽,指尖劃過標簽上的字:“2010年,甘肅汽修廠的王師傅用老周修過的扳手,給兒子做了第一枚書簽。”陽光透過書簽的鏤空處,在地上投下細碎的光斑,像老周當年在沙漠里見過的星子。

展廳盡頭的“聲音墻”又添了新內容。按下綠色按鈕,會聽見甘肅小伙子在汽修廠哼的調子——那是他爺爺聽老周唱過的廣東民謠;按下藍色按鈕,是XJ孩子們用維語念的《沙漠里的蒲公英》片段,尾音拖得長長的,像被風吹散的沙粒。最角落的紅色按鈕,藏著小星錄的悄悄話:“周爺爺,昨天我幫樓下奶奶提菜籃,她夸我手勁大,像你當年幫人推車時一樣呢。”

午后,一位頭發花白的奶奶拄著拐杖進來,顫巍巍從布包里掏出個鐵皮盒。打開一看,是疊泛黃的信紙,信封上蓋著1999年XJ的郵戳。“這是我先生當年在沙漠里收到的信,”奶奶的聲音帶著哭腔,“他總說寫信的人字里行間都是暖,今天才算知道,原來就是周先生。”

小暖接過信紙,指尖觸到紙頁邊緣的毛邊——那是被沙漠的風反復吹過的痕跡。她小心地將信紙放進恒溫展柜,和老周的手稿殘片擺在一起。兩疊紙,隔著二十年的時光,在玻璃后輕輕“握手”。

(二)甘肅:汽修廠的“故事機油”

甘肅的“故事汽修廠”外,新栽的沙棗樹抽出了新枝。小伙子正蹲在樹下給輪胎打氣,褲腳沾著油污,手里的扳手卻擦得锃亮。這扳手是他爺爺傳下來的,柄上刻著個“周”字,是當年老周幫著修卡車時,順手刻下的記號。

“王師傅,你這‘故事長廊’又添新句子啦?”來修車的卡車司機探出頭,指著車間外的柱子笑。新刻的句子是:“幫人就像給車換機油,你對它上心,它才帶你跑遠路。”字是小伙子刻的,歪歪扭扭,卻透著股認真勁兒。

司機是從XJ來的,車斗里裝著給博物館的捐贈品——一袋沙漠的沙棗。“這是故事樹底下長的,”他撓撓頭,“孩子們說,讓廣東的朋友也嘗嘗沙漠的甜。”小伙子接過來,往司機手里塞了瓶自己泡的沙棗酒:“路上喝,解乏。我爺爺說,當年周爺爺就是靠這個在戈壁灘暖身子的。”

車間的角落,擺著個舊工具箱,鎖扣上掛著塊手稿殘片——是老周當年寫廢的紙,被風刮到汽修廠,沾了機油,卻被細心地裱了起來。小伙子的兒子,那個剛上小學的虎頭小子,總愛趴在工具箱上畫畫,畫里的老周總戴著頂軍帽,手里舉著扳手,身后是比山還高的沙棗樹。

傍晚,廠里來了輛拋錨的校車,司機急得滿頭汗。小伙子二話不說,帶著徒弟們連夜搶修,還在車廂里擺了箱礦泉水和面包。“當年周爺爺幫過校車,”他邊擰螺絲邊說,“咱得把這規矩傳下去。”凌晨三點,校車修好時,天邊剛好泛起魚肚白。司機要留錢,小伙子指指長廊的字:“看,這上面寫著呢——修車可以要錢,幫忙不能要錢。”

(三)XJ:課堂上的“故事種子”

XJ的教室里,孩子們正圍著老師,聽她念老周的手稿。陽光從窗戶斜照進來,在字里行間跳著舞,像沙漠里的蜥蜴。最小的女孩阿依古麗,辮子上扎著紅綢帶,手里攥著片槐樹葉——是小星從廣東寄來的,說能讓故事“長得更結實”。

“老師,周爺爺寫的‘沙棗花開時,風里都是甜的’,是真的嗎?”阿依古麗仰著臉問。老師笑著點頭,從抽屜里拿出個玻璃瓶,里面裝著今年新摘的沙棗花:“你聞,這就是周爺爺說的甜。”孩子們湊過來,鼻尖碰著鼻尖,笑聲像撒了把糖豆,滾得滿教室都是。

課后,孩子們提著水桶去澆故事樹。樹干上,刻滿了歪歪扭扭的名字,都是歷屆學生的“故事約定”。阿依古麗踮腳,把自己的名字刻在最矮的枝椏上,刻完還摸摸樹皮:“樹爺爺,我會像周爺爺說的那樣,幫迷路的小羊回家。”

操場邊的石頭桌上,擺著孩子們的“沙漠日記”。有個男孩畫了幅畫:故事樹的枝頭,掛著好多小燈籠,每個燈籠里都住著一個故事。老師拿起畫,貼在教室的“故事墻”上,旁邊是小星寄來的《所有星星都回家了》——畫里的星星掉在地上,長成了新的孩子,手里都捧著故事書。

周末,孩子們跟著牧民去沙漠放牧。路過老周當年停留過的沙丘,他們會撿些漂亮的石子,裝在玻璃瓶里,寄給廣東的小星。“這是給故事博物館的禮物,”孩子們在信里寫,“周爺爺說,沙漠的石子會記事兒,它們會告訴廣東的朋友,這里的風,還在講他的故事呢。”

(四)鎖妖樓:沙棗樹下的“時光結”

鎖妖樓的沙棗樹,已經需要兩個成年人合抱了。樹干上,楊守暖當年刻的“暖”字,被歲月磨得發亮,卻依舊透著股韌勁。小暖帶著志愿者,正在樹下搭涼棚,棚頂的帆布印著老周的話:“最好的法術,是把暖種進人心里。”

李大媽的曾孫,那個叫小饅頭的年輕人,正把剛蒸好的饅頭放進“暖心箱”。箱子是用老周當年的書桌改的,抽屜上還留著他刻的棋盤格。“太奶奶說,周爺爺愛啃剛出鍋的饅頭,”小饅頭擦著汗笑,“現在路過的人拿一個,就當替周爺爺嘗口熱乎的。”

張大爺的畫眉鳥,已經繁衍到了第十九代。每天清晨,鳥叫聲從槐樹上飄下來,混著孩子們的讀書聲,像支沒譜的歌。曉棠舉著錄音筆,正收錄這些聲音,準備刻成CD,寄給XJ的孩子們:“這是鎖妖樓的故事歌,得讓沙漠的朋友也聽聽。”

沙棗樹下,新立了塊石碑,刻著“故事接力站”。來認養故事樹的孩子們,會在這里留下自己的故事紙條。有個扎羊角辮的小姑娘,寫下:“今天幫鄰居奶奶收衣服,她夸我是‘小周爺爺’。”紙條系在樹枝上,風一吹,和其他紙條撞在一起,發出沙沙的聲響,像在說“收到啦,收到啦”。

傍晚,小暖坐在樹下,翻開新的“塵緣簿”。本子的第一頁,是老周的筆跡:“故事不是寫在紙上的,是寫在人心里的。”她提筆,在下面寫道:“2043年春,鎖妖樓的沙棗花開了,風里的甜,和廣東的槐花香,纏成了個結。”

(五)跨越千里的“故事星圖”

芒種那天,一場特別的“故事星圖”活動在網絡上展開。廣東的博物館、甘肅的汽修廠、XJ的學校、鎖妖樓的沙棗樹下,四地的屏幕連成一片,像塊被陽光曬暖的玻璃。

小星舉著平板電腦,鏡頭對著博物館的“種子墻”:“大家看,這些種子連起來的線,像不像周爺爺當年開的路線?”屏幕上,彈幕刷成了紅色的河流:“像!像條會發光的路!”

甘肅的小伙子,正站在汽修廠的“故事長廊”前,給大家看爺爺留下的工具箱:“這上面的每道劃痕,都是一個故事。就像周爺爺說的,日子是用來過的,不是用來等的。”他身后,卡車司機們按響了喇叭,笛聲悠長,像在給故事伴奏。

XJ的孩子們,舉著沙棗花枝對著鏡頭:“看,這是周爺爺的‘故事花’,我們把它寄給你們,讓善意長得更遠!”阿依古麗搶過鏡頭,舉著槐樹葉晃了晃:“還有廣東的葉子,它在這兒活得很好呢!”

鎖妖樓的樹下,小暖和志愿者們點亮了燈籠,每個燈籠上都寫著一個善意的故事。燈籠順著繩子往上爬,像串會飛的星星,照亮了夜空。小暖對著鏡頭說:“老周,你看,你的故事長出了翅膀,飛到了好多地方。”

深夜,活動結束時,四地的人們同時放飛了孔明燈。燈上寫著各自的“故事約定”:“我要幫100個陌生人”“我要種100棵故事樹”“我要讓周爺爺的故事,傳到100年后”。孔明燈越飛越高,在夜空中連成一片,像老周當年在沙漠里見過的銀河——不,比銀河更亮,因為每個光點里,都藏著一顆跳動的心。

XJ的故事樹,在風中輕輕搖晃。新葉碰著老葉,發出細碎的聲響,像在說:“看啊,那些種子,真的長成了森林。”樹下,阿依古麗撿起草地上的一片槐樹葉,夾進自己的日記本里。她知道,這片葉子會帶著沙漠的風,飛回廣東,告訴那里的朋友:善意的故事,從來不會結束,它們只會換種方式,在時光里,長成更茂盛的模樣。

美麗雅閣210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廉江市| 准格尔旗| 罗山县| 勐海县| 满洲里市| 芮城县| 清流县| 商都县| 长乐市| 买车| 禹州市| 宝兴县| 普兰店市| 武山县| 土默特右旗| 锡林郭勒盟| 尉犁县| 班戈县| 都江堰市| 河北区| 乌苏市| 江源县| 临沭县| 怀安县| 独山县| 休宁县| 吐鲁番市| 乌兰察布市| 上饶市| 务川| 正安县| 垦利县| 石狮市| 吴旗县| 乾安县| 汝南县| 安塞县| 托里县| 台中市| 鹤岗市| 萝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