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當“硬邦邦“遇上“軟乎乎“,或論退休老頭的詞性戰爭
楊永革的退休生活,是從一把硬邦邦的鐵鑷子開始崩壞的。
那天他蹲在老周雜貨鋪的門檻上,正用鑷子夾起第三十七塊卡在磚縫里的口香糖——這是他新給自己找的“社區美容師“差事,工具是從廢品站淘的舊鑷子,銹得發亮,捏起來能硌出一手老繭。
“我說老楊,你這鑷子夠'堅挺'啊。“老周叼著煙卷往搪瓷缸里續水,缸沿豁了個三角,“就是這活兒太'磨人',不如來盤棋。“
楊永革頭也不抬:“你懂啥?這叫'持之以恒'。“他試著用鑷子夾起張皺巴巴的糖紙,鑷子“咔嗒“一聲崩開,糖紙飄到老周的咸菜壇上。壇口蒙著塊軟乎乎的紗布,浸了壇沿的鹽水,往下滴水珠。
“你看你那鑷子,“老周指著咸菜壇,“跟我這紗布比,就缺了點'柔順'。“
楊永革突然炸毛:“放你的五香屁!'堅挺'是褒義詞!比你那'軟趴趴'的紗布有骨氣!“
這場關于“堅挺“與“柔順“的罵戰,最終以張大爺拎著一捆硬邦邦的鐵絲路過告終。張大爺聽完來龍去脈,突然一拍大腿:“你們都錯了!鐵絲才叫'硬朗',鑷子那叫'生硬'!“他舉起鐵絲往磚墻上一磕,鐵絲彎出個詭異的弧度,“看見沒?能彎但不折,這才叫'有韌性'!“
楊永革正想反駁,眼角余光瞥見個軟乎乎的東西從雜貨鋪屋頂掉下來,“啪嗒“砸在咸菜壇里。定睛一看,是團灰撲撲的毛球,正抱著根泡發的海帶打哆嗦——后來才知道這是只流浪貓,楊永革給它起名叫“知知“,因為它總愛蹲在《漢語形容詞選解》上,用爪子扒拉“吱吱“作響的書頁。
“軟乎乎“的知知顯然沒見過這場面,嚇得渾身炸毛,把軟趴趴的海帶纏成了圍巾。老周手忙腳亂去撈,結果帶倒了旁邊的醋壇子,酸溜溜的液體潑了張大爺一褲腿。張大爺的硬邦邦的的確良褲子瞬間吸飽了醋,變得皺巴巴的,像塊腌過頭的咸菜。
“你看!“楊永革指著張大爺的褲子狂笑,“這叫'狼狽'!“
張大爺正要回嘴,突然指著楊永革的鑷子臉色驟變。楊永革低頭一看,鑷子尖不知何時掛上了串軟乎乎的東西——是知知剛才蹭掉的貓毛,混著咸菜湯,在硬邦邦的鐵頭上纏成了個迷你拖把。
“這叫'混搭'!“老周笑得直拍大腿,“硬邦邦的溫柔!“
這場詞性混戰的第一個反轉,發生在當天下午的社區調解室。李大媽捂著腰闖進來,說被張大爺的“硬邦邦“鐵絲絆了一跤,現在腰“酸溜溜“的。張大爺急得臉紅彤彤的,掏出皺巴巴的手絹擦汗:“我那鐵絲明明是'規規矩矩'靠在墻上的!“
楊永革正想當和事佬,突然發現李大媽的褲腳沾著片軟乎乎的羽毛——是知知的。而墻角的鐵絲上,掛著塊眼熟的花布,是李大媽圍裙上的。
“你偷我家雞窩里的羽毛!“張大爺突然跳起來,“我說我家蘆花雞最近總'蔫兮兮'的!“
李大媽臉漲得通紅:“我那是...那是給我孫子做毽子!“
第二個反轉來得更猝不及防。趙阿姨拎著個硬邦邦的鐵皮桶沖進來,桶里裝著只軟乎乎的兔子,是她剛從菜市場買的。“你們看!“她舉著桶蓋,上面有個洞,“這兔子把我曬的'香噴噴'的蘿卜干啃了個精光!“
知知突然從楊永革懷里躥出來,對著兔子“喵嗚“一聲。兔子嚇得渾身發抖,從桶洞里鉆出來,直奔調解室的柜子——柜子里藏著楊永革早上沒吃完的芝麻餅,硬邦邦的,此刻正被啃出個豁口。
“是兔子啃的?“老周指著餅屑。
楊永革突然盯著兔子的嘴:“不對,這牙印是尖的!“他猛地回頭,知知正蹲在窗臺上,嘴角沾著點芝麻,眼神“賊溜溜“的。
第三個反轉發生在傍晚的夕陽里。大家蹲在雜貨鋪門口復盤,張大爺突然指著楊永革的鑷子笑:“你那'生硬'的破玩意兒,上午還掛著貓毛呢。“
楊永革不服氣,掏出鑷子比劃:“現在干凈了!“話音剛落,鑷子尖“啪“地斷了——原來早上纏的貓毛里,藏著顆小石子,把本就銹跡斑斑的鐵頭硌裂了。
“這叫'外強中干'!“李大媽笑得直揉腰。
知知突然叼來團軟乎乎的棉花,放在斷了的鑷子旁。老周眼睛一亮:“這叫'柔能克剛'!“他拿起棉花,往鑷子斷口一塞,居然剛好卡住,“你看,'軟綿綿'也能補'硬邦邦'的窟窿!“
就在眾人嘖嘖稱奇時,趙阿姨的兔子突然拉稀了,黃澄澄的一灘,濺在楊永革的新布鞋上。楊永革正想罵娘,突然發現兔子拉出的東西里,混著點紅色的碎末——是他那本《漢語形容詞選解》的封面紙。
“你啃我的書!“楊永革追著兔子打,兔子慌不擇路,一頭撞進張大爺的鐵絲堆里。鐵絲嘩啦散開,纏住了兔子,也纏住了跑來勸架的知知,還帶倒了老周的咸菜壇。
壇子里的咸菜滾了一地,軟乎乎的海帶纏在鐵絲上,硬邦邦的壇片混著酸溜溜的汁水,濺了所有人一身。知知在鐵絲堆里掙扎,把軟乎乎的貓毛蹭得滿天飛;兔子嚇得“嗷嗷“叫,拉出的屎里還沾著“形容詞“三個字的碎紙。
楊永革站在這片狼藉里,突然哈哈大笑。他撿起片沾著咸菜的書頁,上面剛好印著“滑稽“兩個字。
“你們看,“他指著亂成一鍋粥的現場,“這就叫'滑稽'!硬邦邦的、軟乎乎的、酸溜溜的、亂糟糟的...全混一塊兒了!“
老周抹了把臉上的醋汁:“我看這叫'災難'!“
張大爺試圖解開纏在貓和兔子身上的鐵絲,結果越纏越緊:“這叫'自討苦吃'!“
李大媽掏出手機拍照:“這叫'素材'!我發社區群里,標題就叫《退休老頭與詞性的愛恨情仇》!“
就在這時,知知突然從鐵絲堆里叼出個東西——是楊永革那把斷了頭的鑷子,斷口處纏著棉花,棉花上沾著海帶,海帶上還掛著半片寫著“硬“字的書頁。
而趙阿姨的兔子,正抱著那半片紙啃得津津有味,嘴角沾著“硬“字的一點,看起來軟乎乎的。
楊永革突然覺得,這退休生活,好像比他想象的要“熱鬧“得多。而那些硬邦邦、軟乎乎的詞,似乎真的像老周說的那樣,能活過來——活成一地雞毛,活成哭笑不得,活成他從未想過的、亂七八糟卻又生機勃勃的模樣。
他不知道的是,這僅僅是個開始。因為那本被兔子啃過的《漢語形容詞選解》,當晚在他枕頭底下,發出了“吱吱“的響聲,像有什么東西要從紙頁里鉆出來。而那只軟乎乎的知知,正蹲在枕頭邊,眼睛亮得像兩盞小燈,盯著書頁上那個“活“字,尾巴尖輕輕顫抖,仿佛知道即將發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