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蔽芾甘棠“藏起來的板凳秘事,或論《詩經》與老樹的光陰混戰
楊永革發現小區門口的老槐樹開花時,《詩經》正墊在張大爺的鳥籠底下——“蔽芾甘棠,勿翦勿伐“那頁沾著點鳥毛,是畫眉鳥換下來的冬羽,輕得像片槐樹葉。更奇的是,書頁邊緣卷成了個小凳子的形狀,凳面上印著圈年輪似的紋路,數一數,不多不少,正好七圈。
“這樹成精了!“李大媽拎著菜籃子路過,籃子里的西紅柿滾出來,在樹根下轉了個圈,居然停在塊刻著“坐“字的石頭上,“我小時候這樹就這么粗,現在還這么粗,敢情是偷著長年輪呢?“
楊永革盯著老槐樹的樹干犯愣。樹皮上溝壑縱橫,像位滿臉皺紋的老人,最粗的樹杈上搭著個破板凳,是小區老頭們下棋用的,凳腿綁著根麻繩,繩子上系著個紅布條,風吹過時“嘩啦啦“響,像誰在念叨著什么。
“《詩經》里的'甘棠',說的就是這種樹吧?“他摸著書頁上的“勿翦勿伐“,突然覺得樹杈上的板凳在動——不是真動,是光影透過樹葉,在凳面上投下晃動的光斑,像無數只小手在拍巴掌。
張大爺扛著棋盤過來,棋子“啪“地拍在板凳上:“老楊,別發呆了,三缺一!“他剛坐下,就“哎喲“一聲跳起來,板凳上不知何時多了顆槐豆,硌得他屁股生疼,“這樹咋還學會'使壞'了?“
接下來三天,老槐樹下的怪事越來越多。
王大爺早上來練太極,剛在樹旁站定,樹皮里就“咕咚“滾出來個銅煙袋鍋,擦干凈一看,是他十年前弄丟的那只,鍋沿還留著他咬出的牙印;趙阿姨的兔子在樹根下刨土,刨出個玻璃彈珠,藍汪汪的,正是上次卷耳叢里挖出來的那顆,彈珠上纏著根細根,根須扎進樹里,像在“認親“;最離譜的是楊永革的《詩經》,放在樹根下忘拿了,等晚上去找時,書頁上的“甘棠“二字居然長出了細枝,枝上頂著朵小白花,和槐花開得一模一樣。
“這叫'樹記舊賬'。“楊永革舉著開花的書頁笑,“誰在樹下丟過東西,它都記著呢。“
可老槐樹的“記性“很快變成了“麻煩“。
它見張大爺總在板凳上下棋,就偷偷把板凳腿弄短了一截,張大爺下棋時總往一邊歪,輸了棋就罵:“這破凳故意坑我!“;它見李大媽總在樹下擇菜,就往她菜籃子里掉槐花瓣,擇好的菠菜里混著白花,像撒了把碎銀子;它見楊永革總在樹旁看書,就把樹影拉得老長,正好蓋住書頁上的字,逼得他不得不湊近看,脖子都快扭斷了。
“這樹成心跟咱作對!“張大爺氣得用拐杖敲樹干,拐杖頭突然被樹膠粘住,拔下來時帶起塊樹皮,樹皮上居然有個小小的“棋“字,像用指甲刻的。
楊永革翻開《詩經》,“蔽芾甘棠,勿翦勿敗“那頁,樹影在字上晃,居然晃出了行小字:“缺個守樹人“。
“守樹人?“他突然想起小區的老保安劉叔,以前總在樹下值崗,去年退休回了老家,臨走前說:“這樹比我兒子還親,每天不瞅兩眼睡不著。“
他抱著書往物業跑,剛進門就看見劉叔的接班人小王在擦桌子,桌角放著個搪瓷缸,缸上印著“為人民服務“,和張大爺的軍用水壺是同款。“小王,老槐樹最近不對勁,你能不能多去瞅瞅?“
小王撓撓頭:“楊大爺,我天天去啊,就是它總掉葉子,掃都掃不完。“他話音剛落,窗外就飄進來片槐樹葉,正好落在《詩經》的“勿翦勿拜“上,葉尖指著“拜“字,像在鞠躬。
第一個轉機,出現在張大爺的棋盤上。
他和王大爺下棋時,老槐樹突然往棋盤上掉槐豆,黑的白的,正好落在棋子該落的位置。張大爺跟著槐豆走棋,居然贏了王大爺三盤,樂得他直拍板凳:“這樹是我'棋友'!“
王大爺不服氣,指著棋盤上的槐豆罵:“耍賴!這叫'樹助紂為虐'!“可他第二天還來,見槐豆掉得少了,居然主動往樹上扔了顆棋子,像在“行賄“。
第二個轉機,是李大媽的菜籃子。她發現樹下的槐花瓣掉進籃子里,腌出來的咸菜帶著股清香,比放香油還提味。她干脆把腌菜缸搬到樹下,讓花瓣自由“投缸“,還特意在缸邊貼了張紙條:“歡迎花瓣入甕“。
“這叫'樹送香'。“李大媽給楊永革裝了瓶腌菜,“你嘗嘗,比你那《詩經》腌的桃花醬還好吃。“
最妙的是趙阿姨的兔子,它在樹根下刨出個小木箱,里面裝著堆舊照片:有劉叔年輕時在樹下站崗的,有張大爺和王大爺下棋的,還有李大媽年輕時在樹下跳皮筋的。照片邊角都泛黃了,卻被樹膠封得整整齊齊,像本“樹影相冊“。
“原來'守樹人'不是指人。“楊永革摸著照片上的樹影,突然明白,老槐樹自己就是“守樹人“,它用年輪記著小區的事,用花瓣腌著日子的味,用樹膠粘著時光的碎片,比誰都盡心。
他把《詩經》放在樹杈的破板凳上,書頁自動翻開,“甘棠“二字上落滿了槐花瓣,像蓋了層香雪。遠處,小王扛著掃帚來掃葉,卻把落葉堆在樹根下,說:“讓它們'回家'。“
張大爺和王大爺的棋盤擺得更勤了,輸了棋也不罵,反而對著樹說:“明天再殺三局!“;李大媽的腌菜缸換了個大的,說要給樹“留個位置“;趙阿姨的兔子在樹下刨了個坑,把玻璃彈珠埋了進去,像是在給樹“送禮物“。
楊永革突然覺得,《詩經》里的“勿翦勿伐“,哪是說別砍樹,是說別丟了那些藏在樹影里的日子。就像這老槐樹,它不說話,卻把每個人的故事都釀成了槐花香,等你湊近了,就能聞見歲月的甜。
他摸了摸樹上的“棋“字,突然開始琢磨:下一章該翻到“投我以木桃“了,不知道誰會收到老樹送的“木桃“,又會回贈些什么——說不定是李大媽的腌菜,張大爺的棋子,或者趙阿姨兔子的胡蘿卜?
風一吹,槐花瓣落了楊永革一身,像樹在給他“頒獎“。他笑著往菜畦走,懷里的《詩經》還在散發著槐花香,書頁上的“甘棠“二字,不知何時多了圈新的年輪紋,數一數,正好八圈,像在說:新的故事,又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