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到了甜頭,秦壽準備繼續煉制,照現在的情況,被他改進過后的單方用兩顆聚氣丹就可以大約煉制出五顆完美的聚氣丹。
秦壽手舞足蹈的抱著平板上躥下跳的找了好多煉制丹藥的草藥,正準備開爐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把他給淋成了落湯雞。
真是見了鬼,好好地晴天下什么雨?這不是玩人嗎,天上一朵烏云都沒有,坑爹啊,難道這個世界雨水形成的機制和別的世界不一樣?
秦壽被淋得抱頭鼠竄,齜牙咧嘴,頭上明晃晃的太陽照得他嘴唇發干,可偏偏身上的道袍被雨水淋成了緊身衣。
呼!
經過不停的逃竄,他終于找到了一個可以躲避風雨的山洞,這個山洞很寬敞,里面漆黑一片,根本不知道有什么東西,他也不敢輕舉妄動,要知道,上輩子他可是有了名的怕黑和怕鬼。
與此同時,山下的其他幾峰炸開了鍋……
“不好了,有人擅闖禁地,天降驅魔雨,不知道是哪個不長心的家伙這么倒霉。”
“哎,可惜了,先輩們曾經有過訓誡,不準靠近禁地一步,若是被那驅魔雨淋過,那再好的靈根也會煙消云散,成為廢人,說不定還會當場斃命啊!”
“是啊是??!”
議事大廳里面,眾多長老紛紛議論是誰闖入了宗門禁地,討論未果,宗主命各峰長老清點弟子人數,然后上報。
半日之后,結果出來了,除去最近外出執行任務的幾個弟子以外,失蹤的只有縹緲閣的秦壽。
眾長老一聽是秦壽那個沒有任何修煉天賦的廢物,紛紛拂袖而去,唯獨兩人皺起了眉頭。
這兩人一個是宗主,另一個則是秦壽的師傅徐老道了。
徐老道還好,知道自己的徒弟突破到了聚氣三層,對于其他人的不屑也不在乎,可他不知道宗主為什么也露出那種緊張的神態,難道,他知道了什么?
“放心吧,如果是秦壽那孩子,應該不會有什么大的問題,說不定這次還能因禍得福呢?”
宗主居然安慰起徐老道來。
徐老道魂不守舍的回到縹緲閣,心里想的滿是宗主之前說的話,難道,沒有靈根的人在上面不會受到影響?
……
還在山頂興奮煉丹的秦壽根本就不知道山下因為他經歷了一場炸鍋然后快速恢復平靜的事情,此刻的他正興致勃勃的檢查他練出來的第二爐聚氣丹。
不錯不錯,味道好極啦,不是不是,是成色好極啦,和之前的一模一樣,嗯,還是三顆,可惜了壞掉的兩顆了。
雨還在下著,沖刷著山壁,雨水經過的地方,好多珍惜的草藥枯萎,反觀那些野草則是生機勃勃,挺拔而立。
又是三天過去,秦壽把采來的草藥用了個七七八八,所剩無幾,可是雨卻絲毫沒有停歇的意思,這把秦壽給難住了,最近幾天都沒辦法出去覓食,靠著每天一顆聚氣丹才能維持生理需要,再這樣下去,非得把自己餓死在這里不行。
秦壽突然有種把滿地草藥根須吃下去的沖動,但是考慮到根須上面不知道被多少蛇蟲鼠蟻啃食過,便強忍住了。
我秦壽堂堂天之驕子,怎能和這些低等的弱小生物分食,太丟人了,萬萬不可……
時間又過去了五日,外面大雨依舊,秦壽的心也懸了起來,這幾天趁著下雨的功夫他一直在修煉,可多半的聚氣丹被他吃光了,還是沒有到達聚氣三層的巔峰。
這一日,秦壽決定不能再坐以待斃,他要沖出去,他想好了,就算山體滑坡把他當成泥石流給滾下去,他也無怨無悔,嗯,就是這么堅毅!
片刻之后,秦壽臉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回來了,懷里的平板都沾上了厚厚的泥巴。
天吶,這是什么雨?居然比潤滑油還滑溜,干脆讓我死了算了!
一次的失敗永遠都難不倒愚蠢的人,他收拾好行裝之后第二次出發了,這次只堅持了半柱香,回來的時候,臉上全是傷……
哼,事不過三,你在這樣阻止老子出去,老子,老子死給你看!
秦壽仰天長嘯,開始了第三次的碰壁旅途。
“不來了不來了,這鬼地方,怪不得沒人選這里當山頭,就算白給我我也不要啊。”
秦壽拖著骨折的胳膊靠在山洞里,郁悶的望著外面越下越大的雨。
不行,還是得試一試!
這次,他沒有強硬的往外沖,而是想到了迂回的辦法,他決定往身后的山洞里面走,說不定還能找到和小河聯通的地方,這樣也能得救,總比在這里等死強。
秦壽猥瑣的向前行進著,每走一步,都要后退三尺,生怕一不留神,里面蹦出什么妖魔鬼怪把他給吃掉。
讓他心里有些安慰的是,他可以在手上點起燭光,勉強能夠照亮前面的路。
不是他不能釋放更多的火焰,但是更多的火焰所需要耗費的體力就越多,他現在耗不起。
隨著逐步的深入,秦壽感覺到周圍的寒氣越來越濃,明明是三伏天氣,在這里面卻搞得跟三九天似得,冷的不敢伸手。
漸漸地,秦壽忘記了自己走了多長時間,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多長的路,反正口袋里的聚氣丹是消耗殆盡,由于沒有太陽能的支撐,平板也自動關機了。
咦?前面有東西?
絕望的秦壽盯著前方,似乎看到了希望。
為了看清前面是什么東西,他加大了火焰的燃燒程度,把這里照的更亮了些。
“這是什么東西?”
秦壽眼前一亮,飛快的撿起地上的玉簡打開翻看了起來。
難道是武功秘籍?這一刻,他仿佛穿越到倚天屠龍記里面,化身成了張無忌,仿佛回到了獲得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時候的場景。
“這是?我呸,詩集精裝三百首是什么鬼?”
現實的巨大反差讓秦壽的心徹底涼了,這就好比張無忌撿到了自以為是秘籍的東西,打開一看,里面清楚的印著五個燙金大字:唐詩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