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石夫人帶著佟佳氏離開了,立馬就有人來帶著李綠蓉往石府大小姐的院子走去。
卻說幾人三拐兩拐的便來到一處精致的小院子,卻是大出李綠蓉的意料,本以為這石府嫡親小姐的院子,自然是富麗堂皇或是精致典雅極了的。
可是一入小院,李綠蓉卻是有些愣住了,只見這小院也不大,說起來尚且不如李綠蓉在家的院子大,不過是石夫人的一處偏院罷了。
一入小院,便見門前的對花拱門,青藤纏繞,紫花耀眼,一條青石板路順著拱門蜿蜒伸展開來,沒入層層的花海之中。
往里走上兩步,卻見花圃的另一邊卻是被開墾成了田地,里頭種滿了瓜果蔬菜和些許藥材,綠葉茵茵,一面瓜果清涼,一面藥香彌漫,原本風牛馬不相及的植物共處一院的景象當真是讓李綠蓉好是一愣。
若不是繞過這花圃藥田,眼前的一棟精致的竹樓乃是上好的紫竹壘筑,李綠蓉還真不敢相信這是石府大小姐的住處呢。
許是看見李綠蓉眼中的驚詫,一旁的侍女眼中劃過一絲笑意,卻是沒說什么,徑直領著李綠蓉走到竹屋前伸手輕輕敲了敲竹屋的門。
站在竹屋門前,李綠蓉卻是越發感嘆這竹屋建造的精美了,竹上按著竹子本身的紋飾雕刻出仙女飛天,牧云清歌的模樣,卻是猶如一幅巨大的竹制雕畫一般,巧奪天工。
不一會兒,竹門吱呀一聲被打開,卻見一個身穿橙色小衫的女子打開了屋門,見著眼前的侍女和李綠蓉不由狐疑道:
“青姐姐怎么來了,還有這位是?”
“這位是瓜爾佳大人府上的綠蓉格格,今兒個是隨瓜爾佳夫人來我們府上赴宴的,和格格年歲相仿,福晉讓我帶著綠蓉格格過來,大格格可在?”
被橙衫女子稱之為青姐姐的侍女說道。
聽青姐這么說,橙衫女子一愣,然后就恭恭敬敬的朝著李綠蓉福身道:“奴婢青茗見過綠蓉格格,格格萬安。”
一看青茗和‘青姐’同輩取名,李綠蓉就知道這青茗必定是石府大格格身邊得用的大丫鬟,也不敢怠慢,笑道:“青茗?可真是個好名字呢,你是青茗,我叫綠蓉,倒也相得益彰呢?”
聽到李綠蓉的話,青茗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卻也沒有失了禮數,笑道:“格格說笑了,我家格格就在里面,奴婢這就進去稟報,還請格格稍等片刻。”
說著青茗便笑著走了進去,青姐也是深深的看了李綠蓉一眼,沒有說什么。
而李綠蓉從始至終臉色都沒有變化,始終帶著甜美清純的笑容。
不一會兒,一陣花盆底敲地的聲音便傳了出來,然后李綠蓉就看見剛剛走進屋內的青茗和另一個身穿橙色小衫的女子扶著一個身穿寶藍色旗裝的少女走了出來。
只見這少女一身寶藍色的宮裝,腳上穿著蜀錦織就的花盆底,頭上梳了一個簡單的小兩把,用幾根玉簪挽住秀發,耳上嵌這一串東珠,雖然不過是十歲左右的年紀,可是眉眼清秀,通體透著一種溫婉的氣質。
看著這女子,李綠蓉頓時肯定這就是石府的大格格,原因很簡單,這人臉上的笑意和石夫人臉上的簡直就是一模一樣,雖然都是樣貌不算出眾,但是就是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一站在那里就好像夜空中的月亮一樣耀眼卻不刺目。
這女子一出來就笑道:“綠蓉妹妹是吧,方才姐姐在書房看了一會兒書,卻是沒成想貴客臨門,真是怠慢了,自我介紹一下,我是石府的大格格,瓜爾佳蘭漪,妹妹若是不嫌棄,叫我一聲蘭姐姐好了。”
其聲也是溫婉空靈,透著一種春風樣的舒適感,卻是讓李綠蓉有一種心防都被瓦解的感覺。
看著眼前這個一顰一笑都帶著善意和雍容的少女,李綠蓉有些明白了,為什么康熙會在萬千貴女之中獨獨挑中了瓜爾佳蘭漪為太子妃,而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還讓太子妃和后妃同理后宮事物。
若是僅僅只讓康熙滿意的話,那有可能是因為家世或是什么,可就連最終奪得了皇位的雍正都對這位太子妃禮敬有加,而且太子被廢之后太子妃的金冊金寶也沒有被收回,就可見這位太子妃究竟是多么又手腕的人了。
“蘭姐姐客氣了,妹妹是瓜爾佳綠蓉,姐姐若是不嫌棄,稱呼妹妹為綠蓉或是蓉兒都行,說來還是妹妹打擾姐姐了,姐姐勿怪才是。”李綠蓉稍稍一愣后也是連忙福身見禮道。
瓜爾佳蘭漪見狀連忙上前一步伸手扶起李綠蓉,笑道:“妹妹太客氣了,不要站在門外說話了,來,妹妹且跟我進來吧。”
說著瓜爾佳蘭漪便拉著李綠蓉就往竹屋里走去,動作既輕柔不會讓人感到不適,同時又帶著一種不容拒接的感覺。
不過李綠蓉本身也沒有打算不進去,也就客隨主便順著瓜爾佳蘭漪的手走了進去。
一進竹屋,李綠蓉才發現這竹屋之內另有乾坤,雖然是竹屋,但是內里卻是用毛毯帷幕以及名家字畫作為墻壁,將竹內凹凸不平的墻面盡數遮掩。
而且,與其說這是一個竹屋不如說這是一間藏書閣,只見屋內所占據最大面積的就是幾張竹制的偌大的書架,上面擺滿了不少的經史典籍。
一張大紫檀雕螭案上,壘設著層疊的書籍,案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并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
西墻之上懸掛著一張顏真卿的真跡,另一側卻是董啟章的字畫,只是看筆法走勢不似珍品,應該是一件仿品,而且看其筆法的稚嫩和絹花小楷的字形,多半是出自女子之手。
要說來到清朝,李綠蓉收獲最多的便是學會了書法字畫的書寫和賞析了,雖然還不算大家,但是也猜出那副董啟章的仿品應該就是出自這房屋主人瓜爾佳蘭漪之手的。
因此李綠蓉就主動站在了這幅字畫前,久久停駐不前,卻是仔細的欣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