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月球太陽能資源
射向地球的太陽能,約有1/3被地球的大氣反射到太空中,剩下不到2/3還要遭受地球大氣的散射和吸收等,能夠到達地球表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月球則不同,表面沒有大氣,太陽輻射可以長驅直入,每年到達月球范圍內的太陽光輻射能量,大約為12萬億千瓦。
科學家設想在月球上建立一個極其巨大的太陽能光伏電池陣,由它來聚集大量的陽光發電,然后將產生的電能以微波形式傳輸到地球上。為了解決微波束發散角比較大,地面的接收天線難以接收的問題,可以使用微波激射技術(微波激射又稱脈澤,它的波束不發散)。
月球上的一個白天和黑天各持續時間約為地球上的2個星期。為了持續供電,可以在月球上每隔經度120°各建一個太陽能電站,或者在月球的正面和背面各建一個太陽能電站,然后聯結成網,就可以保證整個電網連續、穩定地發電。
硅是制造太陽能電池陣的主要材料,月球上硅儲量豐富,又具超真空、低重力的環境,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硅光伏電池。
月球太陽能電站建設需要的其他材料,如鋁、鈦、鐵、鎢、銅等,都能從月球上提取,但加工生產裝置需要從地球送到月球。
開采氦-3
根據計算,獲得1千克氦-3大約需要處理20萬噸月壤,從月壤中提取氦-3,可以用移動式開采設備挖掘月壤,再對月壤進行分離和篩選,把氦-3含量高的月壤分離出來。經粉碎,使它們變成尺寸小于20微米的月壤顆粒,然后放入真空加熱的釋氣爐內,加熱到600℃,此時植入月壤中的太陽風成分便可以釋放出來。
以上方法得到的氦是氦-3和氦-4的混合氣體,還需要把它送入低溫分餾塔進行兩種同位素的分離。在分餾塔內,溫度低達-271℃,氦-4在-269℃時變為液體,而氦-3在-270℃時變為液體。液態氦-4的密度比液態氦-3高1倍多,可以利用這一密度差造成的比重差別,把它們分離開來。
月球表面溫度白天高達1300℃,夜晚則可降到-1500℃以下。因此,可以在白天從月球土壤提取含有氦-3的混合氣體,并在夜晚對其進行分離,以節省所消耗的能量。由月球土壤加熱得到的混合氣體中還含有大量的氫和氮,它們同樣可以通過低溫分餾來分離掉。
將氦-3運到地球上來作為發電的燃料,不存在月球太陽能電站所遇到的向地球送電的困難。它很可能真的會在21世紀內開始成為人類的綠色能源。據估計,月球上的氦-3足夠我們人類使用上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