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主義——循環再利用
循環再利用不僅是對自然資源的一種保護,也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循環再利用是指將廢物直接作為產品或者經修復、翻新、再制造后繼續作為產品使用,或者將廢物的全部或部分作為其他產品的部件予以使用。再利用是循環經濟的重要內容。
知識小百科
為什么廢舊干電池循環再利用舉步維艱
素有“環境殺手”之稱的廢舊干電池,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種隱形危險。廢舊干電池中含有大量的鋅、錳、銅等有色金屬,由于各種金屬資源循環再利用成本過高,妥善處理起來至今是個難題。
據統計,2007年我國消耗的干電池約為156億節,折合30多萬噸廢舊干電池,僅僅所舍的金屬鋅就相當于2座中型礦山的年產量,但其中只有2%得到了循環再利用。
造成目前廢舊干電池循環再利用的難點主要有三個原因:處理工藝復雜;環保投入高;產品價格低。充電干電池和鋰子電池中的鎳、鈷用量較高,產品價格每噸可達數萬元以上,而一次性干電池中能提取的主要是每噸數千元的鋅、錳原料和少量的鉛、鎳等,產品利潤不大。國家也明文規定:在缺乏有效儲存和處理技術的條件下,不鼓勵集中收集已達國家低汞、無汞要求的一次性廢干電池。
為什么要循環再利用?
當今世界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可持續發展,它關系到人類文明的延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而可以利用的土地、礦產等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盡管技術進步可以開拓新的資源,但總體上不能改變地球資原的有限性。資源是有限的,對于這一點,人類應該有足夠的認識。如果不認識地球資源的有限性,隨意浪費、破壞,無節制地耗用,資源枯竭的危機就會發生,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循環再利用,不僅是對自然資源的一種保護,也可以減少浪費,讓世界上的垃圾山少一點。不管是破磚頭還是舊電池,也不管是牛奶包裝還是廢棄手機……好多廢物都是可以再利用的。
知識小百科
最大的垃圾村——貴嶼
貴嶼位于中國廣東省,全市有5500家企業處理廢棄電子產品。據當地的網站報道,該地區一年拆除的廢棄電腦、手機和其他電子產品有100萬噸。
電子垃圾由報廢的電子產品組成,包括計算機、打印機、移動電話和玩具,其中包含了塑料、金屬和其他材料的復雜組合。
電子垃圾處理業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當地居民的健康問題。一項調查顯示,貴嶼市70.8%的兒童的血鉛水平處電子垃圾村——貴嶼于鉛中毒的程度。這一產業還影響到孕婦和嬰兒的健康。由于電子垃圾處理業能產生高額的利潤,很多人還是甘冒健康的風險,投身其中。
日常廢棄的循環再利用
日常的家用廢棄物,如一些人們吃剩下的食物等有機物,可以當作花園肥料的原料。報紙、玻璃瓶、易拉罐以及塑料包裝,從垃圾堆里分離出來后,集中送往特定的工廠,可以實現循環再利用。
最普通的循環再利用材料要數紙張、鋁制品、塑料和玻璃。除此之外,打印機墨盒、汽車電池以及手機等也可以再利用。
材料能否被循環利用的關鍵通常取決于成本。鋁制品的循環再利用程度高,原因就在于制作鋁制新產品的成本太高,而使用舊材料成本就比較低。這樣就能減少能源消耗,減少向大氣層中排放溫室氣體。
汽車的循環再利用算得上是歷史上最為悠久的一種再生形式了。使用再生的汽車零件,可以讓某些汽車維修行業的成本降低一半。
手機中90%以上的材料可以通過循環再利用制造出新產品,如電池、飾品、玩具等。從5萬部手機的電路板中可以提取1千克的黃金。
我們還可以利用廢舊物品制作一些小工藝品來美化我們的生活。
知識小百科
多年后依然污染環境的光盤
很多人的家里都可能會有很多廢棄的光盤、不想再要的CD、有劃痕的DVD或者路邊購買的游戲碟片。這些光盤可以實現再利用,比如可以拼成儲物小盒子、粘在墻上做鐳射反光效果的墻面裝飾,甚至你還可以把它做成鐘表。其實,只要你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光盤會成為很美觀的飾品。
我國亟待加強銅資源的循環利用
中國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亟待加強銅資源的循環利用。
據了解,我國家電業的用銅總量已近160多萬噸,僅次于電力行業的190多萬噸,在我國370萬噸的用銅總消費量中,國產銅只有60萬噸,其他很大一部分依賴國外進口。我國是一個貧銅國家,自給率比較低,銅不具有煤等化石燃料一次性消耗的特征,可以重復利用,但我國現在對于廢棄銅的處理,主要是填埋而非回收,這樣會造成直接填埋掉“高品位的銅礦”。資料顯示,中國的銅礦含銅量一般不超過1%,而廢棄手機的含銅量卻達到了17%。
我國還缺乏對銅資源多次循環利用的相關措施,尤其是家電業有關銅的回收循環利用方面與發達國家差距很大。如果能有效地回收利用,應該會出現銅資源“越用越多”的情況,銅的循環利用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我國鋁制品的循環利用情況
在我國,鋁制品及鋁合金的循環率可以達到97%以上,幾乎是一種完全可以循環的原材料。
鋁合金的化學性質相對活潑,比較容易和酸堿起化學反應,一旦被強酸腐蝕或氧化或被強堿腐蝕就無法回收使用,造成永遠的浪費。但是鋁合金的化學性質活潑也有一定的優點,比如鋁極容易和空氣中的氧氣化合,生成堅硬的氧化鋁保護層,阻止空氣中的氧對金屬內部進行進一步的腐蝕。回收冶煉廢鋁在加工成本上比冶煉鋁便宜,并且污染小。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提升有色金屬材料的回收冶煉工藝提供了技術支持,使得高效、低耗的回收廢鋁成為可能。今后應當積極開發高效、無污染的廢舊鋁合金的回收和拆解技術,促進再生鋁合金的技術升級。
開發“第二油田”——回收廢塑料
不少廢塑料可以還原為再生塑料,而所有的廢塑料——廢餐盒、食品袋、編織袋、軟包裝盒等都可以回煉為燃油。1噸廢塑料至少能回煉600千克汽油和柴油,難怪有人稱回收舊塑料為開發“第二油田”。
我國是電子電器產品、電子電氣設備的生產和消費大國。據統計,目前我國電冰箱的社會保有量已達1.2億臺、洗衣機1.7億臺、電視機4億臺、電腦8000萬臺。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投入使用的電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目前絕大多數已經到了報廢期限,特別是電子信息產品,由于升級換代快,更新報廢的周期更短。預計近幾年,我國每年將至少有2600萬臺電腦、3200萬臺電視機、1500萬臺電冰箱、1760萬臺洗衣機、1500萬臺空調和數千萬部手機要報廢。這些電子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可再生塑料,據估算,電腦和電視機中可再生塑料的平均重量比例約為23%~25%。在目前原油能源奇缺、國際油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這實在是一筆寶貴的可利用的財富。
然而,由于國內在電子垃圾處置方面的法律法規尚不完善,再加上人們的環保意識相對薄弱,造成了大量電子垃圾的不合理處置,一方面造成了對環境的污染,另一方面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而在日本,已經先后建成了380家電子垃圾規范化回收可再生工廠,目前廢棄電子電器產品的回收率已經達到77%~78%,并且再生的產品的成本只有新產品成本的1/10,既節省了資源,又創造了效益。
回收廢紙綜合利用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產生廢紙,對這些廢紙,如不收集利用,將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如收集起來進行綜合利用,就可以變廢為寶,成為有用的資源。
為充分利用廢紙資源,防止對環境造成污染,近年來,世界各國十分重視廢紙的綜合利用,并探索出綜合利用廢紙的諸多途徑。
(1)制造再生紙
制造再生紙是利用廢紙最廣泛的途徑。廢紙不僅可以用來制造再生包裝紙,而且可以制造再生新聞紙。法國一家造紙公司,成功地開發出新聞紙再生的新工藝。這一新工藝,包括脫墨、紙纖維的凈化和吸走油墨及雜質造紙共四道工序。具體過程為:根據油墨種類,選用脫墨技術;將紙纖維和皂系脫墨劑送入由兩個室組成的脫油墨室,使油墨與雜質隨泡沫浮至表面,用吸出裝置吸走;將凈化的纖維漿濃縮至15%,通過加熱,使紙纖維成膨脹狀,還可進行漂白,以賦予再生紙光澤感;最后,將高濃度紙漿送入造紙設備,即可制成與新紙白度一樣的再生紙。
(2)生產酚酫樹脂
廢紙能溶解于苯酚之中,人們用來生產酚醛樹脂。因為苯酚與低分子量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相結合,制成的酚醛樹脂強度比用苯酚和乙醛為原料所制成的產品強度高,熱變形溫度比以往的酚醛樹脂高10℃。
在生產中,舊報紙及辦公用廢紙均可做原料,使用辦公用廢紙為原料成本低,僅為使用舊報紙的一半。
(3)制作家庭用具
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利用舊報紙舊書刊等廢紙原料,卷成圓形細長棍,外裹塑膠紙,手工編織地毯、坐墊、提包、貓窩、門簾,甚至茶幾、躺床等家庭用具。制作時,人們可根據各種家庭用具的不同造型,卷編出不同的圖案,再飾以色彩,使制作出來的家庭用具既實用,又美觀。
(4)壓制膠合硬紙板
科技人員研究證明,在溫度為80℃的條件下,采用五層廢紙和合成樹脂,能共同壓制成一種膠合硬紙板。它的抗壓強度比普通紙板高兩倍以上。用這種膠合硬紙板制成的包裝箱,能使用釘子和螺絲釘,并能安裝軸承滾輪,牢固性幾乎和用膠合板制成的包裝箱一樣。
(5)模壓瀝青瓦楞板
科技人員還研究發現,利用廢紙、棉紗頭、椰子纖維和瀝青等為原料,能夠模壓出新型建筑材料瀝青瓦楞板。用這種瀝青瓦楞板蓋房屋,隔熱性能好、不透水、輕便、成本低,還具有不易燃燒和耐腐蝕的特點。
(6)回收甲烷
外國專家通過實踐認識到,將廢紙打成漿,再向漿液中添加能分解有機物的厭氧微生物的水溶液;然后,移入反應爐,爐中廢紙漿液里的纖維素、甲醇和碳水化合物等轉變為甲烷;再用酶將木材抽出物除掉,即可得到燃料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