昕州之戰,讓邑昱王朝的三位皇子都不同程度的受了傷,而十余萬大軍又損失過大半,這讓當朝天子為之震怒。下旨將被擄降的大順朝昕州守將、兵士數千人盡皆處死。
而關于出兵前所下的旨意,卻再未有明示。朝中文武百官不敢觸怒圣顏,自是無人敢提。既便是有人還惦記著立儲之事,也因為年關將至,而暫時擱置。
此時的盛京,熱鬧非常。不管是官邸還是民宅,家家戶戶都在忙著備年份。
三皇子府自然也不例外,府中大大小小的管事和仆人丫環們盡數忙碌起來,為既將而來的大年提前做著準備。
這個時候,身為主人的三皇子蕭鳳楚反倒清閑自在了。
吃過了晌午飯,閑著沒事兒就一路溜達走向后園。路上遇到正準備出門的古昔墨。問清了去向,一時興起,便跟著出了府。
平安大街,盛京里最最繁華熱鬧的街道。這里有著大大小小的商鋪數百個。來自各地的客商們齊齊匯聚在這里,其中還不時會發現紅頭發藍眼睛的異域客商。
荼樓、酒肆、客棧、妓院更是充斥其間。
這里本就是人口聚集之地,每逢公市之日便更加的熱鬧。一些小商販也趕在這個時候延著街旁擺開了攤子,兜售些小物件兒,以換取些銅板來補貼家用。
而今天恰好又是年前的最后一個公市日,富裕人家自是不必說了,就連平日里舍不得花銷的窮人家,也難得的走出門來到集市上,掏出積攢了一年的幸苦錢,準備給家中的娃子們扯上幾尺粗布,做件新衣裳。
熱鬧的街道,喧囂的人群。這一切對于蕭鳳楚來說,都顯得格外的親切。他微揚著唇角,靜靜的站在一個攤位前,看著古昔墨挑選上面琳瑯滿目的飾物,心情感到從未有過的輕松和寧靜。
“老板,這個怎么賣?”古昔墨微揚了下手上的繡袋,問道。
“姑娘你可真是識貨,這個繡袋呀,可是出自刺繡名家張可兒之手,滿這大街上也找不出第二件來。既然看你這么喜歡,那就算你便宜點,二兩銀子。”賣貨的小販笑開了一張臉,伸出兩根手指比劃道。
盡管心里頭對古昔墨不男不女的打扮頗有意見,但是卻本著生意人不多嘴的原則,仍舊熱情的招呼著。
繡袋雖做工精細,面料也很考究。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絕非出自哪個名家之手。因為那上邊并無任何的繡鑒。
但凡是出自刺繡名家之手的繡品,就都會有金線繡成的繡鑒。而出自民間繡娘之手的繡品,大都因為金線的價格過于昂貴,而無法繡上屬于自已身份的繡鑒。
這也是區分繡品身份高低的最有效方法。
雖然明知道小販在撒謊,古昔墨卻沒有點破。只是溫和的笑了笑,取出銀子遞了過去。
一旁的蕭鳳楚心知她是真心的喜歡著這個繡袋,自然也就沒有出聲。
小販見兩人并沒有回價,爽快的付了銀子。心里一喜,忙不迭的包好了繡袋,雙手遞了過來。
古昔墨伸出了手,指尖剛剛觸碰到還不及握牢,恰好在這時,她被人輕輕的從后面撞了一下。手中被裹好的繡袋因此掉了下來。
被踩實的雪白路面,映襯著紅紅的袋囊,醒目耀眼。
她彎腰拾起繡袋,用指腹觸摸著上面微濕的痕跡。還好,只是濕了一點囊面。
第一眼,她就看好了這個繡袋。乳白色的底面,栩栩如生繡著一支支墨綠的竹子。這讓她聯想起古族里的那片竹林。
小時候,每逢過年,她都會吃到竹飯。古族里有個習俗,那就是每個族里的孩子,到了大年三十這一天都要吃一口用竹筒盛裝著米粒蒸出來的飯。
這是長輩保們對孩子的祝愿,寓意著每個古族孩子都會像盛裝米飯的竹子一樣,青秀挺拔年年長高。
如今她已經成年,早已經過了吃竹飯的年齡。而且也已經出了谷年,成了一名古族護衛,再也看不到孩子們搶著吃竹飯的場面了。
這個繡袋帶給她的是溫暖的回憶,相信意然見到了,也同樣會喜歡吧!
眼看就要過年了,也沒有什么東西好送他的,就把它當成慶年之禮送他吧。
古昔墨綻著淡淡的笑容,揣好了繡袋,這才漫不經心的側回頭看了一眼。不甚在意到底是哪個冒失的家伙撞了她。
“昔墨,你有沒有覺得……”身后傳來蕭鳳楚有些不太確定的聲音。
他沒有將話說完,就感到站在身前的她,渾身一震。沒有回過頭來回答他,只是微微遲疑了一下,便順著前面注視的背影追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