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章節名】姑蘇又是幾年流去,故鄉仍是昨日歸人(下)
一行人商定了如何避過眾人出府如何乘船渡水便是即刻出發了,偏是因為著喬裝打扮的出去要掩人耳目也必得帶上雪雁紫鵑并些許人,才跋山涉水尋了去。
這一帶湖水山色的早被眾人翻找過許多遍真個是輕車熟路一般,早有水洛指點著這里不是那里不是前面不會有后面更不可能,把個黛玉越發糊涂好笑,回頭便是瞪了他一眼才終于讓千辛萬苦的要討黛玉注意的水洛住了口。
這里黛玉入舟正襟危坐的微合一雙美目,細心的回想當時的情景認真核算那時的路徑,果真竟是得了。才俏皮的笑了,引的眾人都是以為看到了仙女下凡,深秋的江南忽然在明媚的笑顏下一片璀璨。正是眾人再從新按著黛玉所說去劃了船,果然不一會兒那遠方黛山青青就像是從天而降般漂到眼前,好似不是船在行反是山游來似的。但見是涼風送爽接引芳舟,水波碧碧潤人耳目,片刻已是到島邊,歇了槳擱了棹,群人無不拍手稱贊,心下安服,想著黛山必是只有黛玉才是有緣能找的到的。
姑蘇早已幾年流去,故鄉歸人全是舊相識。重游故地,黛玉一陣心傷因最是少了父親不在也不很精神,正是那水天淵如臨大敵般小心翼翼的尋了每一寸土地,還是要黛玉領著眾人才順利進了林子洞。
偏是洞口玉石上刻了一行狗刨似的草書,眾人看上怎么不捧腹大笑,居然是“金陵薛大爺攜母妹到此一游”,水洛看著念出來只覺糟蹋了一方圣境,卻是雪雁和紫鵑俱是看著黛玉驚訝的神色不足為奇。
原來她三個全都想到了薛寶釵她們一家三口,更是納罕。如果果然有那仙緣宿命之說,那這薛寶釵也該是有些不同的,只苦于誰都是忘卻了前世的,不過是帶來從前的性情再度修行罷。
進的林子洞來,一切恍如從前,久無人煙卻是不落纖塵,無縫無孔卻是明亮耀眼。才有水天淵最是精細,在那入口進廳的交界看到一個懸在上面的空盒,青銅古質確鑿便是千百年前或是上古時期的物件,里面居然空無一物。
黛玉也不理會,直尋了那石磯上的書冊翻閱,大驚道,“那是風月寶鑒”!眾人不解,雪雁才道,“姑娘在榮府初見金陵薛家姑娘時曾得了個禮物,便是個古鏡上面刻了風月寶鑒四個字的。”
眾人無不驚訝嘖嘖稱奇,可見世間多有詭事,何以那等商人之家竟不得這許多的寶物不取走那無尚的書冊但但卻是只順了不知何用的寶鑒呢,莫非卻是正如黛玉當時一般的萬事不縈于懷不放心見?水天淵接過黛玉遞去的書冊,粗略翻看不過是一本醫術一本武功秘籍之類的怪書,更有后面附著的金玉瑰寶之名錄更是奇特,才和眾人又是感嘆又是稱奇
。各人俱是花了心思再尋著天然而有名黛山的去處的卻苦尋不到,偏只有黛玉來了便是輕車熟路一般,再又她體弱便有《玉女心經》這等亦佛亦武的修行之書,更知她不同,從此復有是加倍的愛憐不提,
但說如今紫鵑忽見姑娘失去雙親無依無靠的各位可憐,正是自己一般的無父無母可憐之極,總是漸漸的心意更加愛慕照顧。如今更加也是摸不清一干陌生人的來路,她本質竟是個有些十分善心的姑娘,暗暗打了注意一路上要誓死保護黛玉。卻不曾想是這般奇遇,再不敢以下人之心揣度圣人仙子。
當下水天淵不忘還有他意,未免不細細的看那所附的寶物名錄,全是不知何方神物,但只有無數的金銀存量叫人稱嘆。黛玉見水天淵如此在意,也是知道世事的孩子,便是說天下之大莫非王土,這些還不都是皇伯伯的。二人心意相通便不復多言。當下只是黛玉依言收了書冊給那紫鵑拿了,放歌而往,只黛玉心中憂思仍是深沉哪里因著游玩而敢絲毫忘懷?
黛玉雖是不知,卻要告訴列位看官,那如海之所以報說已經亡故又匆匆入棺,不過全是掩人耳目罷了,此時雖然病中卻是由那五毒教的藍彩鳳于冰雁師徒兩個無微不至的照顧著,更兼是尋到了最是風景宜人的醫仙谷,過的恰便是最逍遙自在的滋潤不能的日子。
狠心拋下黛玉一面自是為了用金蟬脫殼之計方便辦理朝廷的事情,另一面更又是為了那瘋瘋癲癲的一僧一道于夢中把些許事件相告,云絳珠今生不守在賈府把淚還盡是再不能熬過成年的,可見府里的風刀霜劍雖歹毒可殺人,外面的溫情脈脈也不見得就必然成全她以福壽安康。
好叫黛玉在凜冽中成長更加茁壯,好叫她吃了地獄的苦才修得佛心,“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于當時人間情況,更是要有人受的千般萬般富貴人家的苦享得不世之神瑛使者的過分溫柔繾綣,才是正經。
故鄉明月最是圓,姑蘇月光最是明。那里一日黛玉隨王嬤嬤于絳芷軒憑風垂悼,亦是有一番警幻帶了她到那太虛幻境游覽,此中詳情待下回再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