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卻笑道:“大嫂不用害怕了,這是我養的呢,小金,過來,和大嫂打個招呼。”昭君親熱的跟小金打招呼。
原本一旁坐著的小金懶懶的起來,然后繞著墨氏逛了一圈,才又回到昭君身邊,突然竟然伸出一只爪子放在了墨氏受手上,這下不光墨氏呆了,一旁沐天華和雁無痕也愣了,只有昭君卻是滿心歡喜的笑著,似乎小金這樣做是對的。
沐天華哭笑不得的看著昭君:“瑾瑜,你怎么教它學習狗的動作啊。”
昭君好奇的看了沐天華一眼:“先生,你不覺得這樣的小金很可愛嗎,再說了,我上次有看書,書中寫著狗原是和狼同一個祖先呢,那么偶爾狼有狗的動作也是應該啊。”
沐天華這會可是真的無奈了,雁無痕一旁見了,哈哈大笑起來,只看著昭君道:“我說昭君,你果然是厲害,竟然教小金這樣的動作,真正笑死我了。”說著又哈哈大笑起來。
昭君有些怪異的看著雁無痕:“你笑的真正怪了。小金這樣的動作真的很好笑嗎?”然后迷惑的看著小金。
小金似乎明白昭君的意思,也不管,只到昭君身邊蹭了蹭。
昭君索性將這問題丟一旁,然后道:“不管這些,反正我覺得我的小金這樣是最好的。”
小金似乎明白昭君是在夸獎它,因此得意的又到一旁趴了去了。
昭君回到了秭歸家中,柳氏怕昭君因為游歷而心玩野了,因此總也是教她做一些女紅,沐天華知道后,微微一笑,隨后拿了一本華嚴經給昭君,讓她好好看看,說是讓她定定性,對她以后很是有幫助的。
昭君知道沐天華每做一件事情總也是有他的理由的,因此倒也不說什么,只微微一笑后,每日也就再不出王家門,好在王家的花園也算大的,因此昭君在這里倒也不怕。
不過不管如何,每年的乞巧節,每家每戶都會讓自己家中的女子出門去外面橋下乞巧,這一年,昭君也不例外,因此到了乞巧節,柳氏就讓墨氏通知昭君,讓墨氏帶了昭君去外面乞巧去。
其實昭君原本也是好動的,因此這會有了這么一個機會,自然是開心的很,如此自然是興高采烈跟了墨氏出門去了。
墨氏原也沒個心思出門,如今出門全也是為昭君,畢竟昭君十三了,再過里兩年也是及笄之年,自然很快就會要嫁人,說不定這次的乞巧還能給昭君乞巧一個如意郎君來。
若是昭君知道,這次的乞巧給自己的未來帶來將近三年的宮廷沉浮生涯,說什么她也是不會答應的,只是都是因為少了一個早知道而已。
秭歸的女孩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山水特別的不同,倒也少有丑陋的,而昭君更是與眾不同,尤其一身粉色的童女乞巧裝束,更加讓人見了不覺駐足回看。
好在在秭歸,大部分也知道昭君的身份,因此就算對昭君有心,也不會開煩昭君的,因此昭君過來倒也是一路順利的很,只是偶爾還是會有好些年輕的未婚男子送些紙條給昭君,而昭君只是淡笑的將那些紙條給墨氏處理。
到了橋下,墨氏將一盞荷花燈遞個昭君,昭君點燃了燈,然后輕輕的放進水中,水緩緩的流著,河中此刻早已經有了好些荷花燈,昭君看著這些荷花燈,心中也是有好些的感慨。
荷花燈的燈火印在了昭君雖然有些稚氣,卻無損其絕色的臉上,倒泛出一絲的紅光,更給人一種如夢如幻的感覺,后面跟著來保護昭君的雁無痕見了,心中倒也有些異樣的感覺,三年了,三年來一直不明白自己為何執著的要保護昭君,如今算是明白了,原來再第一次見昭君的時候,心中就有了她的烙印,雖然知道昭君對自己沒有這份情感,可是他卻只想好好的保護昭君,讓她快樂平安的生長。
而昭君沒發現的是,在橋上還有一個人看著她。
他來此原是為了散心,卻不想遇上乞巧節,也許是天生的多情吧,讓他不自覺想看看這乞巧節的女孩,不過看多了眾多的佳麗,這些女孩并沒有給他一點震駭,直到他在橋上休息,卻偶然回頭,看見了橋下放燈的昭君。
她或許還沒及笄,可是卻掩飾不住她天生的絕代風華,那一雙會說話的眼睛,注視著河中隨波而行的荷花燈,好似那里有著她的心聲,他呆呆的看著她。燈火闌珊處,竟然會有這樣一個佳人,他如何能放過,雖然佳人還年幼,不過他有信心去等。
這時候,一旁有人來催他離開了。
他淡淡一笑道:“去查查那個女孩的一切,查到了馬上來告訴我。”
“是。”早有人在聽了他的吩咐后就匆匆去了。
再度看了一眼仍無所知的昭君,他離開而去。
昭君不知道有人在偷窺自己,她也無從知道,只是開心的看了那遠去的荷花燈,心中也是特別的高興,因為難得出來一趟,因此倒是拉了墨氏好好的在外玩了一通,然后才回府。
回到府中,日子似乎又恢復了以往的平靜,昭君除了看書彈琴,更多的時候就在鳳凰草地度過。
這時候原陽傳來了消息,說王襄因為護國有功,被封為了護國將軍,因為是護國將軍,所以可以接家眷去原陽,如此柳氏除了留下幾個仆人以外,則帶了昭君,墨氏和王崇去了原陽。
當然王家一家人去了原陽,這沐天華和雁無痕小金自然也跟了去,好在原陽是在邊境,又接近了關外,因此昭君帶了小金去倒也沒人會反對。
昭君想不到自己才回到家一年都不到,又要去原陽了,不過昭君生性就有些男兒的豪氣,因此對于能去原陽還是很開心的,如此自然也是開心了去的。
快到原陽二十里的地方,王玥和雁無云親自來接柳氏一行人。
柳氏也是第一此看見這個二兒媳婦,知道王玥素來就沒成親的想法,如今不但成親,而且還有一個會走路的小娃,因此柳氏很是開心,一到府中就拉了墨氏和雁無云說話的,搞的昭君無奈道:“我娘屬于標準的有了媳婦不要女兒。”
這話說的讓才進門的王襄哈哈大笑。
經歷了快十三年,王襄才能和妻子兒子兒媳女兒一家團聚,因此心中也是特別的開心。
而沐天華和雁無痕則為了不打攪他們一家子團聚,早也是各找了一個理由出門結伴喝酒去了。
一家子相聚,而且是全家三代大團圓,因此可想而知,將軍府中是多么的開心。
如此父子母女一家人鬧到了將近四更天,才慢慢散了去。
至此以后,昭君就在原陽生活了,雖然昭君離開原陽也兩年多了,但是原陽的百姓并沒有忘記昭君,因為是昭君給他們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向。
原陽不比在秭歸,因為是將軍府,所以昭君還是很自由的,但是為了避免麻煩,昭君還是喜歡女扮男裝,然后出門,不過這以后的出門,每次都要帶上挽兒這個小丫頭,姐妹倆大概是因為差不多的年齡,因此倒也是投緣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