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成為李氏守孝期滿一年后,便可以參加春闈考試了。
大周朝分文試和武試,文試考文章,武試則比較繁瑣,先考騎射,再考體能,最后則是擂臺對打。
張承祖想讓錦成參加文試,而錦成則想?yún)⒓游湓嚒8缸觾蔂幷摿艘淮危髯詧猿帧Q劭淳鸵獔竺耍缸觾蓚€還沒商議出個結(jié)果。
這天晚膳過后,父子二人又因此事爭議,錦清跳到二人中間,道:“父親與哥哥商議了幾次了吧?這事還是沒有結(jié)果,現(xiàn)在不如各自說出各自的想法,也好讓我們大家聽聽,幫著出出主意。”
張承祖道:“朝中文臣之子都參加文試,再說,將來你參加文試考了功名,在仕途上我也能助你一臂之力。”
錦成道:“錦成自幼讀書習武,武藝成就大于讀書,對武藝愛好也大于讀書。近年來北戎國幾次侵我大周邊關(guān)百姓,孩兒這等習武之人,定當要殺敵戰(zhàn)場,保家衛(wèi)國的。”
張承祖道:“最初讓你們兄弟習武,所求不過是強身健體,你要為武將,可知刀劍無眼,拳腳無情?”
錦成道:“大丈夫生當為國,從文為百姓安居樂業(yè),從武也為百姓安居樂業(yè),文武有何區(qū)別?父親說武將上戰(zhàn)場危險,可為文臣者,又有誰不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錦清道:“父親,每個人都有喜歡做的事,父親走過的路又何必讓哥哥再走一遍?哥哥一是男子漢,足以為自己所選之路負責,父親是想要一個為自己理想而努力奮斗的大哥,還是要一個整日里悶悶不樂的大哥?”
張承祖聽罷,心里也知道錦清說的在理,當下嘆口氣道:“隨你吧,明日你邊去報名吧。”
五月份的時候,文試武試成績皆都出來。文狀元乃當今林首輔之孫、后宮德妃之侄林子辰,武狀元則是張錦成了。
文武二狀元同時上朝廷封,林子辰封翰林院正六品編修,張錦成也本該封六品千總,但由于武試最后一場時,昭帝微服親臨,而不巧的是武試完后,昭帝的馬不知為何受了驚嚇,欲將昭帝摔下馬來,此時錦成飛奔過去,用少林寺的金剛伏魔拳,將馬一拳打死,同時將昭帝帶離馬背,整個過程迅速之極。昭帝道當時問其姓名,說是日后回報。此時錦成又不知此人是昭帝,只說了一句“舉手之勞,老伯不用放在心上。”便轉(zhuǎn)身離去。
昭帝因此對他極為賞識,又令人打探,得知是張承祖長子張錦成,便上了心,后來見了武試成績,道:“此子果然是個人才。”
大殿之上,昭帝破格提拔,欽點張錦成為從三品帶刀侍衛(wèi),隨帝駕。眾朝臣一臉茫然,均不知昭帝為何重用錦成,但伴君如伴虎,自古以來圣意最難揣測,滿朝大臣又有誰敢問個為什么?
錦成下朝回府后,張承祖便領著錦成進祠堂祭祖,下午又去了云府,云太傅也甚是歡喜,向他說了一些昭帝的喜惡及他身邊人的脾氣秉性,又交待了幾句,變帶他去拜訪梁王與康親王。梁王是外姓王,因其父戰(zhàn)功卓越,被封為王,五代世襲。康親王是當今天子的一母胞弟,戰(zhàn)功顯赫。
一轉(zhuǎn)眼,錦成已當差三月,昭帝對他甚是喜歡,有次還問起他的婚事。
因李氏去世,錦成的婚事就被耽擱了下來,而現(xiàn)在一年的孝期已滿,又得了功名,便有官眷打聽,還有兩家聘了官媒來說,一個是京兆府尹之女樓夢媛,年方十五,性情溫婉,長相清秀。一個是大都護的獨女方蓮華,年方十四,性情剛烈,長相美艷。
云氏一時也不知選誰才好,便問錦成,錦成道:“孩兒又沒與誰見過,怎知誰好誰壞?”云氏也是無語,又知錦清素來有主意,便去問她。
錦清問道:“父親怎么說?”
云氏道:“你父親與樓府尹和方大都護都是一般交情,無交好也無交惡。”
錦清道:“那就好辦了,讓哥哥選方蓮華罷。”
云氏問道:“為何不選那樓家小姐?”
錦清道:“母親定是喜歡那樓家小姐所謂的性情溫婉,對否?”
云氏道:“不錯,娶妻娶德。”
錦清又問:“那又為何搖擺不定?”
云氏道:“因為坊間傳那方家小姐容貌甚美。”
錦清笑道:“讓哥哥選擇方家小姐,原因有三:其一,方家小姐性情剛烈,前來提親之事必是方家小姐同意的,這說明方家小姐不是被方老爺所逼;其二,都護大人甚是疼愛這獨女,如果自己不欣賞大哥,只為利益,是斷不會將獨女許給大哥的;其三,都護大人身為武官,而方蓮華又是獨女,將來必會相助大哥。再說,坊間只是傳聞那方蓮華性格剛烈,卻沒有人說她驕縱,可見不像母親想的那樣。”
云氏道:“清兒所言有理,回頭便告訴你父親,將大都護之女定下罷。”
錦清笑道:“那我可要雙份賞。”
云氏笑道:“怎么還雙份?”
錦清笑道:“一份是母親的,女兒出了力不該賞么?一份是大哥的,給他找了好媳婦,不該賞么?”
云氏笑道:“你這只猴子,當真拿你沒法子!我那有串翡翠珠子,回頭賞你了。”
錦清笑道:“謝母親,以后要還有這等好事可要想著女兒啊!”
云氏笑著搖搖頭,便回了上房。
十月初十,錦成與大都護之女方蓮華下了聘禮,換了八字,算是文定。待出了李氏的三年喪期就定日子婚嫁,大都護也想多留獨女兩年,當下便同意了。
第二日上朝,大都護見錦成氣宇軒昂的站在昭帝身邊,越發(fā)顯得成熟穩(wěn)重,心里暗暗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