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昭帝下旨,派康親王及三皇子允卿領兵一萬,前往鹿臺查看江靈一事,以安撫鹿臺百姓。又露出要與北戎談和的姿態來,迷惑北戎細作。另下密旨,“著康親王世子領暗衛五百人,走水路前往江靈縣西鄰永安縣,著張錦成領五千弓弩手,及十臺神武大炮,走小路前往巨石峽埋伏。”昭帝又將錦清備好的行軍錦囊將給幾人,囑咐一番。
十一月中旬,北戎朝堂。
北戎朝堂已連續三日亂的一團糟,北戎國主拓跋宏坐在龍椅上頭疼不已,朝堂分成兩派,一派認為大周故意放出假消息主和,讓北戎放松警惕,另一派認為,大周只派出一萬精兵,不足以畏懼,何況大周幾個用兵良將都在京城,康親王縱然再過勇猛,也不可能螳臂當車,以少勝多。北戎國主兩面為難,是再派重兵前往江靈縣接應,還是不用理會,由慕容恪的大軍應付?
十一月十八日,張錦成帶著五千弓弩手及十臺拆開的神武大炮到達巨石峽,并按照錦清所給圖紙重新組裝神武大炮,埋伏在巨石峽。
同天下午,康親王及三皇子宋允卿到達鹿臺州,在江靈縣的東鄰縣——徽縣,高掛大周戰旗,并給北戎送了出戰信。
慕容恪收到出戰信,獰笑一聲,道:“區區一萬兵馬,來迎戰我三萬精兵,這大周昭帝以為我三萬精兵是三萬螞蟻么?”這慕容恪是北戎的威武將軍,武藝超群,精通箭術,是北戎有名的神箭手,傳聞他曾率百名將士在三天之內挑了紫云山上十八家綠林寨子,人送外號“活閻羅”。
第二日清晨,宋允卿親自敲擊戰鼓,康親王在陣前朗聲道:“如今北戎侵占我大周國土,我等身為大周子民理應如何?”眾將士異口同聲大聲喊道:“將北戎韃子趕出去,趕出去!”康親王道:“既如此,將士們,跟本王殺過去,趕走他們!”眾將士排好列隊,康親王跨上戰馬,手舞長槍,用內力喊道:“殺過去,趕走他們!”眾將士斗志更深,頓時,士兵們齊齊的腳步聲,以及齊齊的喊殺聲,震耳欲聾。
慕容恪心道:“康親王的兵果然如當年所聞,不過,也讓我領會一下,看是他的回云槍厲害,還是我的翎云箭厲害!”
當即,跨馬迎上,手握翎云箭,瞄準康親王射過去,連拉三箭。這是慕容恪的成名絕技,曾有不少人死在這三箭連環手里。康親王見對面軍隊里有一個二十五六歲的青年,雙手搭箭,連射三支,便知此人是慕容恪了,那三箭分三個方向直奔人體要害,三件雖先后而發,速度卻不分先后,可見使箭之人天生神力,康親王當下回槍一挑,飛起一腳,又迅速后翻,身形極快,這一瞬間,那槍已變換六次,三支箭有兩支被槍打斷,另一只被康親王空手接住。大周將士見康親王武藝精湛,不減當年,齊聲叫了聲:“好!”慕容恪道:“回云槍果然名不虛傳!”
接著,雙方各擊戰鼓,廝殺出去。大周這邊,康親王率左右兩名副將,一馬當先,殺了出去。慕容恪也毫不畏懼,朝著康親王殺了過來,兩人纏斗一起,約有兩百回合,康親王虛晃身子,露出一個破綻,硬生受了慕容恪一掌,口吐鮮血,接著,由一小將過來纏斗慕容恪,兩名副將趁機拼了全力護著康親王回了陣營。慕容恪一看,纏斗之人竟是剛才大周陣營中擊鼓的那名小將。慕容恪揉身而上,一套掌法使得虎虎生威,那小將只一味閃躲,并不使出全力,只用余光瞟見康親王回到了陣營,便施展輕功,向大周陣營奔去,眾將士見他離去,紛紛掉頭,偃旗息鼓,回了陣營。
這一仗,北戎勝。慕容恪心道:“康親王畢竟老了,我這一掌下去,看他口吐鮮血,必是傷了心脈。”
大周軍營。
康親王從身上掏出護心銅鏡,又拿茶水漱了口,笑道:“這給本王準備的什么血,真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