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追朔到半年前。
自從歐陽辰逸平息了戰亂,光明國就日益發展起來,再也沒有一個臨國敢對其有幻想。
歐陽易整天只除了處理一些奏章之外,就是聽那些大臣們瞎吹扯,沒有趣味可言。于是,皇后才出主意,兩個喬裝偷偷出宮去困游去幾日。反正天天上朝沒什么大事,出去散散心了不是壞事,因此,夫妻二人便化裝成普通老百姓出宮去了。
在宮庭里住慣了,到了宮外少了那份嚴肅與約束,夫妻二人仿佛是一對快樂的神仙眷侶般,逍遙自在。便忘了自己的身份,在宮外玩了十多天都不想回去。
有一天,夫妻二人路過紫云庵,便看到有好多人在排隊,好像在領什么東西。宮里的阿諛奉承見多了,宮外的什么東西都是那么新鮮。出于好奇,夫妻二人便加入其隊伍的行列。
后來,他們才知道,原來這些人都是來鄰米的。這些人中,有平民百姓,也有乞丐,都是一些窮人。
可是,歐陽易就很納悶了。據朝上的大臣講,自己的國家是國泰民安的,怎么會有這么多貧民。再說,那個好心人是誰呀,怎么會有那么多糧食發給眾人。為了了解對方的來歷,因此,夫妻二人決定會會這個發善心之人。
在烈日下,夫妻二人站了足足有一個時辰才倫到他們。結果發現,發米的人卻是一個素衣小姑娘和一個還有幾個紫云庵的尼姑。當時夫妻兩愣住了。
他們還以為,是哪個富商或者朝庭大臣在這里救濟貧民的,沒想到是這些人。夫妻二人通過那些領米的人打聽才知道,原來是那些米都是那個楚青蕓的小姑娘花錢買來的。而且,提到楚青蕓的時候,那些尼姑們和貧民們是贊不絕口,說她人品好,有善心,堂堂一個大學士的千金卻屈身到這個地方來,還經常救濟這些窮人。人人都稱她活菩薩。
歐拜陽易對這個楚青蕓很感興趣,于是帶著妻子去拜訪她。經過交談,夫妻二人深深的喜歡上楚青蕓這個小姑娘。雖然總的是素衣,打扮,但那清麗絕世的容貌并沒有因此而減掉半分,反而讓人覺得她蘊涵著一種純天然的美,連五十多歲的皇上都動心了,只是皇后不允罷了。
見楚青蕓言行舉止落落大方,既有大家閏秀的溫柔,又有一種俠骨豪情,琴、棋、書、畫無所不能。比起自己的那些兒子與女兒,不知道強多少倍。當時,二人便想到那個游戲江湖的不想當太子的歐陽辰逸。可是,人家一個姑娘家,他們又不好意思開口,因此,便把這事先擱下了。
前幾天,歐陽易派人捎信給兒子的時候,便傳來了大學士楚云天了解情況。得知道,楚青蕓便是他的二女兒,且未曾許配人家,因此,今天上早朝的時候,他才賜婚的。
聽到皇上所賜婚之人是那個擁有菩薩心腸的楚青蕓,皇后很滿意。至從那次出游回來后,她經常會想起楚青蕓。特別是看到那些不思進取的公主們時,她更是生氣,真希望有一個像楚青蕓那樣的一個女兒。
如今,聽皇上說要把她許給自己最喜愛的兒子,這怎能不讓她高興呢。現在是恨不得兒子快些把她接進宮來便是,都有半年沒見著她了,有很是想念。
見到皇后面露喜色,歐陽易便知道她很滿意。畢竟楚青蕓是個難得的好女子,自己的女兒們可沒有一個能及得上她的,能把她許給自己最喜愛的兒子,那是最恰當不過了。不過,他也很擔心兒子不接受。
他很清楚,自己的這個二兒子性格古怪并不好說話。若他真的不肯,自己還真的拿他沒辦法。不過,賜婚圣旨已經下了,收回來是不可能的,現在只能硬頭頭皮做了。畢竟當父母的,哪有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有個好的伴侶的。
正聊著,便聽見門外一個太監匆匆的跑了進來道:“啟稟皇上、皇后娘娘,辰王爺在門外求見。”說曹操,曹操到。
聽到太監的話,歐陽易笑了笑道:“宣。”可他的話還沒說完,便看見英俊灑脫的歐陽辰逸走進來。
歐陽辰逸是一個不受拘束之人,想到哪這去哪,就算沒有通傳和允許,他都會進去,而那些太監和宮女都知道,只是皇上與皇后在里頭,他們得做好份內的事,只能通傳不敢出手阻攔。
見到歐陽辰逸走進來,皇后不由一愣。想不到幾年不見,歐陽辰逸越發俏俊,比起年輕時的太上皇和皇上,都現再俊上三分。此等容貌可賽番安了,真是難得一見的美男子。若是被那些閏中女了看見了,定能神魂顛倒。
見到皇上與皇后,歐陽辰逸施禮道:“父皇母后安好,兒臣禮過了。”
“辰兒平身。”皇上笑呵呵的道。
見他起身,皇后連忙離座,走到歐陽辰逸身邊去,親手把他拉到身旁坐下,好好端詳起來。
被皇后這樣親昵的對待,歐陽辰逸有些不習慣,但,畢竟她已多年沒有見到自己,因此,勉為其難的讓她這樣看來看去。
見到母子二人這樣,歐陽易便開口道:“辰兒,這些年你游歷在外,可是謂是名聲鼎沸呀!寧可決戰天下,亦不可對視逍王的逍遙王。你比朕這個當朝的皇上還風光呀!”說完,便開懷大笑。
聽到父皇的話,歐陽辰逸便回道:“父皇,兒臣的只是一個小小的江湖,哪能跟整個光明國的皇上相提并論!兒臣只是在外頭這里走走那里逛逛,又沒什么大事情可做。不像父皇,天天管理天下大事日里萬基!人人都稱贊父皇是愛民如子的明君,兒臣不敢班門弄斧。”
聽到他的話,歐陽易一愣。“想不到這八年不見,這個兒子倒學會吹捧人來了。”微微思所了一下,歐陽易便問道:“辰兒,你在外頭還玩不夠嗎,是不是該回來幫幫父皇了。”
聽到父皇再次提起要他回來料朝政的事,歐陽辰逸便覺得煩,于是推托道:“父皇,你怎么又來了,兒臣才剛一回來,你又要說這事,信不信兒臣立馬就走!”
聽到他的話,歐陽易并不驚訝。這么多年了,說了那么多次了,若是歐陽辰逸不拒絕他的話,那才不正常。想到,歐陽易便道:“這既然你不想料理朝政,那朕不勉強你,不過你得幫朕做一件事。若是你做到了,那朕就不勉強你,如何?”
“有那么好的事,兒臣可不信?”歐陽辰逸一臉驚訝的問。他并不是不知道自己父皇的心思,一心要想著他當太子,繼皇位,怎么可能會這么輕易就讓步。
當年還出動了太上皇,甚至不惜一切代價與太上皇聯手想制服自己,還好自己武功夠高,要不然的話,早就被他們二人給強服了。如今,聽要他說,只要自己辦成一件事就不勉強自己,想必,這件事應該不簡單。
知道這個頑烈的兒子不會那么輕易就上當,歐陽易便故意刺激道:“君無戲言。你堂堂的一個逍遙王,難不成連一個小小的條件都不敢應承吧?”
猶豫了一會,歐陽辰逸道:“父皇,您先說說看。”
聽到他語氣變弱歐陽易便覺得此計可行,于是,笑了笑道:“只要你納個妃子,給朕添個皇孫,朕絕對不為難你,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