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夫人在沈家素來張狂,何曾受到如此羞辱,頓時胸口劇烈起伏著,一口氣差點沒提上來。
她的兩個婢女見她臉色越來越白,身子有些搖搖欲墜,急忙沖上去扶著道:“二夫人,你沒事吧。”
“我沒事!”二夫人甩開兩人,恨恨的看向沈梨若,眼神怨毒無比。
她的心中雖有滿腔怨恨屈辱,但也不敢將今日之事鬧大,畢竟窺視侄女的私人物品之事隨便傳到哪去,對她都極為不利,現在又有大夫人在場,她只能生生壓下這口氣。
二夫人劇烈起伏的胸口好半天才恢復正常,她怨恨的瞪了大夫人和沈梨若一眼,轉身走了。
她的背影剛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院子里便爆發出驚天動地的笑聲,好一會兒才平靜下來。
大夫人見二夫人吃癟,心情大為舒暢,看向沈梨若的眼神也和藹了許多。
沈梨若迎上大夫人的眼神道:“這些藥材太多,梨若一人也用不完,就勞煩大伯母選上一些,也好為您和四姐補補身子。”
大夫人一聽頓時笑道:“九丫頭既然如此有心,那大伯母就卻之不恭了。”
兩人又說了一會,大夫人便提著大包小包的藥材喜悠悠的走了。
大夫人和二夫人剛走,各式各樣的沈家人陸陸續續來了,最后就連沈老夫人也來了一趟。
忙乎了一上午,好不容易送走了眾多以探病為由,實則想得到風聲想分一杯羹的沈家人,沈梨若疲憊的揉了揉眉心,靠在姜黃色鑲金線大引枕上。
突然吱呀一聲,夏雨走了進來道:“小姐,你今日還未上藥,讓奴婢做吧。”
沈梨若點了點頭。
凌夢晨昨晚帶來的藥很是不錯,昨晚擦了一次,疼痛便減輕了不少。
夏雨的手如同羽毛輕輕的拂過,伴隨著藥膏帶來的清涼,十分的舒服。光是這手法就比留春好上不少,看了她下了不少功夫。
夏雨果然是夏雨,若沒有前世的教訓,光憑這手法她也會給她一個機會把。正想著,忽然一陣仿佛壓抑不住的低泣聲傳來。
沈梨若緩緩的睜開眼,只見夏雨低著頭,一只手捏著袖角輕輕的擦拭著眼角,那低泣聲赫然是她發出的。
沈梨若瞄了她一眼,又輕輕的閉上了眼。
低泣聲斷斷續續,忽高忽低,直讓沈梨若有些心煩意亂。她睜開眼,重重的咳了一聲。
低泣聲嘎然而至。
留春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砰的磕了個響頭道:“小……小姐,奴婢不是有意的。”
“何事?”沈梨若皺了皺眉道。
“奴婢,奴婢的母親前些日子摔瘸了腿,奴婢為小姐上藥就想到還躺在床上痛苦不堪的母親,所以……所以……”留春微低著頭,哽咽道。
此時此景是多么的熟悉,上一世似乎她似乎也是因為母親摔瘸了腿求到她的面前,這一世也是一樣,而可笑的是,時間足足差了一年。看來上一世的自己真是糊涂。
“那快請大夫啊。”沈梨若揚了揚眉,淡淡的說道。
“奴婢……奴婢家十分貧困……實在沒錢……”夏雨抬起頭,眼睛里布滿了淚水。
見沈梨若不答,夏雨垂眸沉吟了一會,忽的膝行到沈梨若面前,一把拽住她的衣角道:“小姐,奴婢……奴婢……的母親一輩子操勞,現如今年紀大了還要受這苦痛。小姐……小姐你幫幫奴婢吧。”
“那你想怎樣?”沈梨若望著淚盈眼眶的夏雨平靜的說道。
夏雨臉上閃過一陣失望,抽泣道:“奴婢想……想借些銀錢。”
她見沈梨若未回答,急忙道:“三十兩,借三十兩就夠了,奴婢,奴婢一定做牛做馬報答小姐。”
三十兩,夠一個五口之家一年多的花銷了。
做牛做馬?沈梨若嘴角勾起一個冷笑,前世的時候她也說過同樣的話,結果呢?
“借?夏雨,你的月錢多少?”沈梨若慢慢的直起身子道。
“二……二錢銀子。”夏雨嘴唇動了動,顫聲道。
“二錢銀子,加上過節老夫人賞賜,一年也就近三兩銀子,就算在沈府吃穿不要錢,要還清最少也得十年時間。”沈梨若冷冷的一笑,“夏雨,你覺得行嗎?”
夏雨咬著唇,淚珠滑出眼眶,順著臉頰滑了下來:“小姐,二十兩……不不……十兩也行,您大發慈悲幫幫奴婢吧。”說罷砰砰的在地上磕了幾個響頭。
今日李家送來那么多藥材,她剛剛去庫房看過,什么人參鹿茸堆滿了庫房,要是小姐發發善心,隨便賞下來幾根,拿去典當也綽綽有余了。
“我的境況你也知道,我手上也就十來兩銀子。”沈梨若沉吟一會道,“再說馬上就要過年了,我那點錢連必要的打點都不夠。”
“可是奴婢,奴婢的母親……”說到這她低下頭已經泣不成聲了。
“那是你的母親,與我何干。”沈梨若冷冷道。
與我何干!
與我何干!
頓時夏雨的哭泣聲嘎然而至,她抬起頭怔怔的望著沈梨若,紅腫的雙眼滿是不可置信,嘴唇劇烈的顫抖著。
沈梨若看著她渾身無力,跪坐在地上的樣子,嘆了口氣道:“哎,我也實在沒有辦法。”接著她站起身子,扶起夏雨溫柔的說道:“要不你去求求大伯母,畢竟他主持中饋,你和她說明原因,以大伯母的菩薩心腸一定會幫你的。”
夏雨低垂這頭,看不清表情,好半天才應了聲,垂頭喪氣的退了出去。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便到了臘月初七。劉家前來提親的日子終于來了。
上一次劉夫人前來并沒有請媒人,這婚事只能算兩家口頭上的約定,只有在今日納征完成后,劉延林和沈梨焉的親事才能算是真正的定下。
一大早,沈府二老爺便早早的起身,在二夫人的服侍下穿戴整齊到正堂里候著。
劉府和沈府在陵城都算是有頭有臉的人家,因此沈家老早就請了麓山書院的山長鄒云崧為女方的媒人。鄒云崧貴為麓山書院的山長,在陵城及周邊城市的讀書人中頗有聲望。加上沈家二老爺沈景言在麓山書院講學,二人平時又素有交情,沈景言一說,鄒山長自然滿口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