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兒無語了,將目光轉(zhuǎn)移到了他處,卻發(fā)現(xiàn)三少爺正看著自己,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他的表情雖然很淡,但是從他的眼里,李青兒卻看到了一絲異樣。
當三少爺發(fā)現(xiàn)李青兒的目光投向了自己,嘴角忽然勾起一抹溫和的笑,眼光看向他處。
“那我這個做嫂子的就先恭喜未來弟妹了。”大少奶奶一臉開心的笑沖李青兒說道,好像自己要成親似的。
李青兒內(nèi)心一個苦笑,臉上卻洋溢著感激的笑:“多謝大少奶奶。”
“母親,宣兒的婚事你看由誰操辦?”段老爺突然問道。
二夫人聞此自告奮勇道:“老爺,宣兒和青兒的婚事到時候就由妾侍來操辦吧,母親歲數(shù)大了,不益太操勞,妾侍一定會辦的熱熱鬧鬧,妥妥當當。”
段老爺和老夫人正有此意,這么多年,段文宣對這個庶母一直很有芥蒂,現(xiàn)在若她能幫段文宣操辦好他的婚事,或許段文宣對她的看法會有所改變。
“行,就由你來操辦吧,母親和我到時盡管喝媳婦茶就行。”段老爺一口答應,老夫人雖然滿心同意,但擔心段文宣會反駁,不由看向了他。
然而段文宣卻沒有任何反應,表情冷淡的坐在那。
老夫人不由放心了,宣兒沒有反駁也就是代表了他答應了,看來她是多慮了。
段老爺好久都沒有和家人一起團聚,這次又有這么多喜事,不由高興得提高了嗓門:“今個我剛回家,晚上大家一起在大堂用飯吧,讓廚子多做些好菜,晚上我要好好喝幾盅。”
眾人紛紛點頭,看著這么和睦的一切,李青兒不由一陣嘆息。
現(xiàn)在的她,究竟該如何是好呢?
用完晚飯,段文宣第一個離開了大堂,待一等人散去后,李青兒獨自去了段文宣的院子。
一進門,便見段文宣正一臉慵懶的斜靠在床榻上,李青兒看著他無視她的樣子,頓時火上來了,沖上前便質(zhì)問道:“說,為什么今日在大堂里,奶奶和老爺商量咱們的婚事你不去反對?你究竟安的什么心,你不是已經(jīng)答應我取消婚約么,為何現(xiàn)在又這樣?”
段文宣抬起頭瞟了他一眼,繼續(xù)面無表情的樣子,似乎把李青兒當成空氣般無視掉了。
李青兒的火氣更大了,劈頭蓋臉又是一頓吼:“你啞巴了?你二少爺平時不是很能說的么,現(xiàn)在怎么跟啞巴一樣。我告訴你,如果你三日之內(nèi)不跟老夫人提這事,到時候就別怪我去跟老夫人說了,如果我說錯了什么,到時你可別怪我。”
段文宣沒有說話,臉上跟冰山一樣,眉頭微微蹙緊,似乎有什么心事,良久才說道:“你這女人怎么這么煩。”
無緣無故被段文宣說煩,李青兒現(xiàn)在不止剩氣憤了,明明就是他的問題,憑什么反過來卻說她煩?
“你什么意思?如果你不敢跟奶奶說我去說,定不會為難你。”她沒好氣道。
段文宣卻瞪了她一眼:“你這個女人,明日就是中秋了,你想讓全家人都不能過個好節(jié)是吧?”
李青兒一愣,也是哦,馬上就是中秋節(jié)了,如果真說了退婚的事,估計這個節(jié)日全家人都不會去過了。
聲音頓時降低了好幾倍:“那你是打算節(jié)后再提哦。”語氣也溫和了起來。
段文宣又瞪了她一眼,語氣兇巴巴的:“你這個女人,怎么那么啰嗦,本少爺答應的事還能反悔不成?”
李青兒總算松了一口氣,突然覺得自己剛才的態(tài)度過于惡劣,段文宣也是惦記著中秋節(jié)才會暫時不提退婚,看來自己真的有些過分了。
“剛才我的態(tài)度不好,對不起了,我以為你又在耍我。”她一臉的抱歉。
看著眼前妖媚的臉蛋,她突然在想,要是這個男人不是同性戀該多好。
她或許能接受他的壞脾氣,但是她萬萬不會接受他喜歡男人這個事實。
段文宣的內(nèi)心露出一個苦笑,臉上卻表現(xiàn)得兇巴巴的:“你這女人,一天到晚只會把人往壞了想,一看就知道你多么不純潔。”
李青兒沒有在意,看著段文宣的眼忽然閃過一抹惋惜,段文宣一襲白色金絲綢緞長袍,如黑珍珠般烏黑亮澤的的秀發(fā)高高束起,剩余的猶如瀑布一樣順滑的披散在肩上,一對劍眉下是一雙長長的桃花眼,黑白分明的眼珠透著一抹冷冷的光,潔白光滑的肌膚看不到一絲毛孔,渾身上下散發(fā)著一股淡淡的妖精般的氣息。如果能用女人的詞形容男人,這男人的樣貌算的上傾國傾城了。
不知為何,看著段文宣誘人的面孔,她內(nèi)心那抹惋惜感越來越濃烈。
段文宣見李青兒沒說話,又一副兇巴巴的模樣:“你還呆在這做什么?你不知道你打擾到本少爺休息么?”
“好好好,那我走了,你好好休息吧,二少爺。”最后三個字拉得很長,李青兒向他揮了下手,轉(zhuǎn)身離去。
看著李青兒的背影,段文宣兇巴巴的表情瞬間松懈了下來,眼睛里流露出一絲惆悵。
每年中秋節(jié),都有她陪伴在自己身邊,而這個中秋,他同樣希望有她在身邊。
而這些,她不會知道!
解除婚約也好,今個奶奶和父親提出要升那女人的等級,往后的日子,恐怕他不會好過了。既然這樣,也沒必要讓她跟自己操心,更何況自己還有頑疾,更何況自己活不過25,更何況她不愛他……
因為明日就要舉辦中秋宴會,李青兒從段文宣院子出來后沒有直接回自己院子,而是去了后廚,看有什么需要布置下。
來到后廚跟前,隱隱約約看見里面閃著一盞燈火。
燈火下,一個影子偷偷摸摸在弄些什么。
李青兒頓時警惕起來,躲到墻角處的屋檐下,靜靜觀察著里面的動靜。
不一會,從里面竄出來一個人,此人長得眉清目秀,一身干凈的衣裳貼身又整潔,一雙閃亮的眼睛偷偷瞄了下四周,然后大步走了出來。
李青兒一眼認出,這人就是二夫人派來做月餅的廚子劉奎。
奇怪,這么晚了他偷偷摸摸在這里做什么?
待劉奎走后,李青兒進后廚查看,后廚干干凈凈整整齊齊,沒有一絲異樣。
李青兒不由更加好奇,隱隱約約感覺到了一種不祥感。
查了一圈也沒查到有什么異樣,最后只有就此罷了。
次日,李青兒終于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這些日子忙乎了那么長時間,如今就要丑媳婦見公婆了,多多少少都有些緊張。
在自己的帶領下,段府到處張燈結彩,無論長廊還是房屋外掛滿了又大又紅的紅燈籠,夜幕降臨,將整個段府照的通亮。
一輪又圓又大的月亮懸掛在高空,向大地灑下一層皎白色的月光,像披在身上薄薄輕紗般溫柔。
舉辦宴會在一個院子中央,院子前臺處掛著一塊白色大帷幕,四周的梧桐樹上張燈結彩掛著數(shù)盞大燈籠,樹枝上纏著各種顏色的絲帶,清風拂來,絲帶隨風擺舞,讓整個院子顯得更加有氣氛。
李青兒忙完了一切,在后院里站著,仰頭看向明月,內(nèi)心忽然一絲惆悵,不知道現(xiàn)代的父母和弟弟現(xiàn)在如何,這個中秋沒有她的陪伴,他們一定很傷心吧。
此情此景,她不由想起李白的一首《靜夜思》,于是情不自禁的念了出來:“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這時身后忽然傳來一個聲音:“好一首詩。”
回過頭,一個青衣男子不知什么時候站在了自己身后,正眼角含笑的看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