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的守備府,好嘛,現(xiàn)在除了一個看大門的老門房老萬,守備府就沒有別的下人可以支使了。
他們倒是和前任守備跑的一樣快。
收拾房子還是吳文心和小兕子兩個人來做,看的趙登科一陣的心疼。
我堂堂一個守備自己能落到照辦天地啊。找來老萬問一下為什么是這樣的情況,那些下人和差役呢。
老萬的回答讓趙登科氣了個半死。
原來是上一任的守備欠了下人和差役的銀子,所以大家都走了,去天津當差,一樣能掙夠吃的。老萬這樣的年紀,要不是怕沒有人要,他也早就離開了。
收拾停當以后,趙登科對小兕子說:“哥哥讓你收委屈了,跟著姐姐居然做這樣的事情。明天哥哥就去撈銀子,我我就相信了,邊地是黃金的天津衛(wèi),還能沒有發(fā)財?shù)臋C會?!?/p>
小兕子搖頭說:”我不怕吃苦?!?/p>
聽的趙登科又是一陣的心酸,
吳文心在一旁可說上話了:“我們跟著你,可不是想又多出來一個貪官的。你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了?!?/p>
做好自己的本分?現(xiàn)在這年頭,想你爹那樣連巴結(jié)上級都懶得巴結(jié),出了事情不讓他頂黑鍋讓誰頂啊。
但是看到吳文心清澈的想山泉一樣的眼睛,趙登科的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
他轉(zhuǎn)換了語氣說:“官場上的事情你不懂,我可是守備,依仗就是我手下的兵,要是連我的士兵我都訓練不好,我大老遠的跑來這里做什么,放心,李中堂那么大的家業(yè),不差我這一點。
雖然趙登科是這樣講的,但是他的心里可是一點底都沒有,李鴻章可也是擺明白了車馬不支持自己的。
次日,先把訓練的工作交給了劉千總,然后又讓師爺王群和王有財兩個人負責招兵的事項。
但是王有財在一旁表示,情況一定是并不可能太樂觀了,因為守備營在塘沽可是大名鼎鼎的。
不過,趙登科還是沒有放松條件。
條件倒是不多,只有一條,那就是要16到24歲的年輕力壯的人,至少圍繞校場能跑四圈才行。
招收士兵,那是要用銀子養(yǎng)活的,服裝,武器,吃飯,哪一樣都少不了因子。
手中沒有銀子,于是趙登科這找到了楊士驥。找別人趙登科也不認識啊。
饒是找等一身守備官服裝,還是被門衛(wèi)看不起。
來北洋的總冰也多的是,你一個小小的守備,先晾著吧。
在趙登科送上銀子給那門衛(wèi),這才有人前去同胞。
楊士驥卻是非常的給面子,居然親自迎接了出來。讓門衛(wèi)看出來一身的冷汗。這個守備是什么人啊,要楊大人親自來接,等會是不是把銀子退回去,免得有麻煩。
趙登科落座以后就訴苦說:“楊大人,你看我這個守備,手下現(xiàn)在能用的士兵也就是131個,你可著大清國找上一找,別說是北洋了,就是四川那一塊窮的叮當響的地方,怕也找不到一個這個的守備吧。我打算把這守備營給滿員了,你看李中堂是不是能支持一下,給點銀子?!?/p>
楊士驥心中暗想,那守備營本來就是處理刺頭垃圾的地方,要是讓你手里有了人,我們的炮兵可就沒有地方了。他笑了笑說:“趙大人,你看,北洋這攤子事情大的很,上面又有一個翁同和在卡我們的脖子。要招人的話,你盡管去招,這一點李中堂是支持的。但是要說到銀子,現(xiàn)在北洋都是寅吃卯糧了。”
一句話,要招人你去招,但是銀子沒有。
趙登科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說:“楊大人,既然是這樣,我也就不求什么了。不過,你看塘沽的治安好象一直不好,我想接管過來管理的權(quán)利,不知道你能不能通融一下?!?/p>
楊士驥可沒有想的太多,趙登科他還是不想得罪的太多的,畢竟京城里有一幫大使都是他的支持者。當下點了點頭說:“這個我倒是可以做主,等會你帶我的信回去和知府馬玉合交接一下就可以了。”
討了這個權(quán)利,趙登科樂呵呵的回去了,好象是手里抱著一個金礦一般,看的楊士驥在一旁直起疑。
見了李鴻章以后,楊士驥將趙登科的舉動稟報過了。
李鴻章簽了一份文書以后說:“不用管他,沒有銀子,我看他拿什么來招人,你通知一下馬玉合,讓他配合點。我倒是要看一看,在我的手心里他一個二鬼子書生能翻出來多大的風浪。
倒是袁世凱,你讓他多注意一點,水師那邊報告,小日本最近又有了新的舉動,在朝鮮可不要讓他給我添什么麻煩。這幫東洋倭寇,野心不小啊?!?/p>
可以說,李鴻章看到了日本人的野心,但是他卻低估了自己的實力,在后來的戰(zhàn)爭中一味的求和,一點沒有主動出擊的意思。
他沒有想到那一次甲午戰(zhàn)爭,給搖搖欲墜的大清帶來的是滅絕性的打擊。其實在甲午戰(zhàn)爭以前,清朝的水師在亞洲是首屈一指的而在財政上,雖然有鴉片戰(zhàn)爭的賠款,但是畢竟是收入多,賠的少,基本上清朝一年要五百萬左右的贏余。
但是,在甲午戰(zhàn)爭以后,大清國徹底淪為了列強的魚肉,連日本這個小國都能欺負清朝,其他國家怎么會放過這個機會,所以,甲午戰(zhàn)爭,才是清朝真正的沒落的轉(zhuǎn)折點。而李鴻章現(xiàn)在還抱著和日本在朝鮮和平共處的理想。
趙登科回去以后,召集了部下在軍營里開會。他第一個問的就是王群:“王師爺,今天招收了多少士兵。”
王群站到一旁非常慚愧地說:“回大人,今天來報名的也就是十個人。還是有兩個年紀大的,不符合大人的要求。”
一天不過招收了8個士兵,這個工作效率是差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