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雨辰離開上陽宮,小黃門帶著他直接來找洛陽令狄仁杰。狄仁杰這個人,雖然名氣很大,事實上官職并不高,目前還在洛陽令的位置上。洛陽令和州刺史基本平級,都是地方最高官員,可是還沒有資格進入朝廷。洛陽令的唯一好處,就是可以經常看到皇上,這是普通的州刺史無法比擬的,這也是后來狄仁杰青云直上的重要原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無論你是多么的才華橫溢,聰明絕頂,如果沒有人發現你的才華,沒有人欣賞你的才華,你也只能默默地度過一生。
這是殷雨辰和狄仁杰第二次見面了,電視劇《神探狄仁杰》里面的狄仁杰,是胖胖的,典著大肚子的,不過殷雨辰看到的狄仁杰還沒有開始發福,還是一副干干瘦瘦的樣子,好像個窮苦的鄉下老頭子。五十多歲的他,看起來好像已經有七十歲的樣子。殷雨辰剛從飛機失事地點被撈出來的時候,看到的狄仁杰簡直像地獄里的判官,今天看到的狄仁杰,則像洛陽邙山上的土地公公。
小黃門說明來意,出示了武則天的旨意,狄仁杰也不客套,直奔主題:“我正要找你。”
原來,狄仁杰負責清理飛機失事現場,埋葬了遇難人員的尸體以后,又小心的將所有完整的物品都收拾起來了。憑他自己的經驗,覺察到中間有些東西是很有用的,只是不知道詳細情況,正要找殷雨辰來問個明白。他徑直帶著殷雨辰來到一座很大的倉庫,里面有很多工人在忙碌著,正在分揀所有可以拿起來的東西,就連飛機的所有殘骸,也都被馬車牛車拉了回來。
殷雨辰一看到這些東西,馬上就知道改變歷史的機會來了,自己對武則天所說的一切,也許不是吹牛。狄仁杰收拾起來的物品里面,居然有一袋袋的糧食種子。雖然在飛機爆炸的時候,包裝袋都破裂了,但是剩下的種子還是不少。狄仁杰做事非常的認真,仔細的將撒落地面的種子也全部收拾起來,小心翼翼的分類放好,他雖然不知道這些東西到底是什么,但是他的直覺告訴他,這些東西也許是價值連城的。
殷雨辰的腦海融合了一百多個乘客的意識,很快就想起來了,原來飛機上面有一個農業考察團,攜帶著最新培育出來的高產糧食種子,準備到目的地參加博覽會,沒想到飛機遇難,這些種子也被送到了唐朝。水稻、小麥、玉米、高粱、花生、馬鈴薯、紅薯、番茄、辣椒……應有盡有,難怪狄仁杰要如此激動,圍繞著殷雨辰不斷的詢問究竟。
“你猜測的沒錯,的確是價值連城。”殷雨辰小心翼翼的托起一把稻谷,輕輕地放在手掌心里面看著。他從來沒有如此重視過這種東西,他現在的命運,就和這些種子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了。這是最新培育出來的良種水稻,平均畝產超過六百公斤,而現在唐朝的水稻畝產量,最多不過兩百公斤,要是全部換種這樣的水稻,光是水稻產量就可以增加兩倍!只要想一想,都讓人熱血沸騰,糧食產量增長兩倍,這是什么概念啊!
唐朝的糧食產量,一直都有較大的波動,永徽年間,糧食產量是最高的,后來連年對外戰爭,大量的勞動力被調上戰場,農村勞動力逐漸減少,土地荒蕪情況嚴重,加上土地兼并也日趨嚴重,導致最近幾年糧食產量連續下滑。最為嚴重的是關中地區,這里并不是唐朝的糧食產區,可是卻集中了全國超過五分之一的人口,一旦有什么旱澇災害,馬上就會鬧饑荒。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將都城遷移到洛陽來,就地取糧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如果能夠解決關中地區的糧食生產問題,大唐毫無疑問將重新煥發青春。
殷雨辰努力控制著自己的興奮情緒,指導工人們重新將這些種子放好,因為幾個月的時間過去,天氣逐漸轉暖,有些馬鈴薯、紅薯種子已經開始發芽了,但是工人們從來沒有看見過馬鈴薯、紅薯,不知道應該怎么辦,狄仁杰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只好去找殷雨辰,但是鴻臚寺的人告訴他,殷雨辰現在忙著呢,沒有時間來見他。
“你怎么不堅持進來找我呢?”狄仁杰沒有什么架子,殷雨辰也不客氣了,埋怨著說道。要是狄仁杰堅持進入鴻臚寺來找他,也許他可以提前發現這些東西的價值,在武則天面前說話就更有底氣了。通過一段時間的了解,殷雨辰發現,唐朝的中下級官員,對武則天還是非常擁戴的,尤其是“擴招”以后進入官僚體系的寒門才子,基本上都認為武則天更適合領導這個國家。
老實說,就連殷雨辰都覺得,種種故事顯示,李顯未免太軟弱了一點,只怕守成之主也做不好,更別說對外開拓了。就拿他提拔韋玄貞這件事情來說,就不是一個皇帝應該做的。當然,就高級官員而言,李唐宗室的實力還是很強大的,尤其是那一連串的王爺,是不可輕視的存在。在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武則天也算是李唐宗室的人,無論她怎么折騰,這大唐依然是李唐的天下。
狄仁杰也沒有解釋,不茍言笑的他,覺得沒有解釋的必要。
殷雨辰覺得自己也有點過分了,于是一一解釋著每一種農作物種子,以及各種作物的基本種植辦法,狄仁杰命人仔細的抄錄在案,以免有需要的時候又找不到殷雨辰。工部和司農寺接到狄仁杰的報告以后,也派人前來察看究竟。殷雨辰在洛陽府呆了足足大半天的時間,才將各種農作物基本的種植辦法講解完畢,這時候,已經是華燈初上時分了。
工部和司農寺的人走了以后,殷雨辰才有時間察看其他的物品。在狄仁杰精心收集起來的物品中,還有相當數量的書籍,大部分都是文學類的,有關物理化學方面的也非常深奧,其他零零星星的物品還有很多,例如破碎的手機、鑰匙扣、瑞士軍刀等等,殷雨辰暫時也想不到它們能夠派上什么用場,于是請狄仁杰好好保管。這當然沒有問題,狄仁杰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盡管已經是晚上,殷雨辰還是請狄仁杰和自己一起入宮復命。其實殷雨辰不怎么愿意去見武則天,一來不習慣整天跪拜,更不愿意接受武則天逼人的目光,二來在他的意識中,武則天的名聲實在不怎么好,在她手下做事有強烈的局促感,不安全感,腦門上似乎永遠都籠罩著若有若無的血腥味。
可是,在這個年頭,遠遠避開武則天也不是辦法,想要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沒有武則天的支持,恐怕也不好展開。這些殘存下來的糧食種子,固然是好東西,對于改善民生有巨大的影響,可是如果沒有武則天的支持,想要大力推廣還是有點難度的。想來想去,也只好硬著頭皮去見武則天了。
回到上陽宮的時候,通報上去,內侍傳旨候著,武則天還沒有時間見他們。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內侍們和殷雨辰混得不錯,悄悄地透露了內幕消息,原來,武則天正在發脾氣,據說是武承嗣又惹火她了,此刻正在乾元殿狠狠的批斗武承嗣,但是不知道具體的原因。
殷雨辰沒有見過武承嗣,只知道武承嗣是武則天最大的侄子,有流言說,武承嗣是最積極支持武則天登基為帝的,但是他有個前提條件,就是武則天登基以后,要立自己為太子,在武則天百年以后,要將皇位傳給他。武則天還沒有登上皇位,哪里有時間考慮這樣的事情呢?何況,這個事情在武則天看來,也有點威脅自己的意思,因此很不客氣的訓斥了武承嗣。
一會兒以后,羽林軍大將軍武攸宜也出現了,大概是來幫堂大哥求情的。武氏一族的人進入上陽宮,就好像是進入自己家里的大廳一樣,在外面根本不需要通報,只有到了貞觀殿、乾元殿等重要地區,才需要通報,獲得武則天的批準以后才能進去。羽林軍原來是南衙禁軍,同樣隸屬兵部管轄,宰相有權領導,但是現在已經獨立出去,不受南衙的管轄,只聽武則天一人的指揮,成了名符其實的皇家親兵,外人不得干預。
武攸宜就是羽林軍的第一任大將軍,氣焰囂張,看到殷雨辰和狄仁杰兩人站在門口,斜眼都不看一下,就大踏步的進去了。殷雨辰悄悄的不經意的看了看狄仁杰的神色,發現狄仁杰臉上沒有絲毫的表情,但是當他的目光垂下來的時候,殷雨辰還是捕捉到了狄仁杰目光中的一點點厭惡。
是的,一點點的厭惡。
盡管是一點點,殷雨辰覺得已經足夠了,他已經準確判斷到狄仁杰的基本立場。
不久以后,殿中監武攸緒也匆匆趕來了,看來武則天的這把火還不小,居然出動了這么多人救駕。武攸緒是武氏一族中最有才華的人物,他是唯一一個通過正兒八經的科舉制度上來的武氏一族成員,在武氏一族里面很有威望,幾個堂哥哥都愿意聽從他的建議,但是他潔身自好,行事低調,待人和氣,盡管同樣是王爺,他的王府卻是最小的,也是最簡陋最節約的,仆役奴婢加起來不超過二十人。看到殷雨辰和狄仁杰站在宮門外面,他溫柔的含笑致意,表示問候,然后才匆匆的走了。
“他是要出家的。”看著武攸緒的背影,殷雨辰忽然說道。
“為什么?”狄仁杰輕輕的說道,好奇的看著武攸緒的背影。
武氏一族現在的實力正在急促的膨脹,武攸緒作為他們當中最有才華的人物,怎么會輕易出家呢?就算他有出家的意向,只怕其他的兄弟都會將他勸住的。武氏一族好不容易才出了個真正的人才,還能不好好的珍惜?武則天任命他為殿中監,也是為了方便時時咨詢。
殷雨辰無意中泄露天機,微微一笑,掩飾過去,緘默不語。他在飛速的盤算著,現在正是武氏一族勢力的上升期,有很多事情如果借助他們的力量來進行,也許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武則天因為自身的原因,對家族子弟的約束還是比較嚴謹的,武氏一族現在的名聲,可要比某些李唐宗室的王爺好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