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能夠飛了之后,寧采臣想了很久。
寧采臣覺得人不能太燒包了。閑著沒事做,就在天上飄啊飄的,總有一天會被人當鳥給射下來。除非有一天,有了猴哥那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的彪悍速度,不然的話,還是低調一點比較好。
寧采臣現在就很低調。
十三年的修行,他的天雷勁隱入身體,在外表看去,他就成了一個普通人。最多就是力氣大點,不用吃飯,當然寧采臣的體力也是很好的。
看著天色將晚,寧采臣已到了大唐山河鞏州一地。
深秋時節,雖無霜楓紅遍,自有邊戍雪霜。
入山而行,多豺狼虎豹,在這世界中,偶得機緣,便有一二之數開了靈智,就能劃山為王,當個妖王了。
寧采臣正自行走間,突然聽得前面有人說話。
“前日大王抓了兩個人,我可可兒的分了一條手臂,這會兒用鹽腌著,留待日后慢慢吃食。”這人說話的聲音比較大,黑夜中頗為呱噪,傳得很遠。
另一人的聲音就厚重了很多,道:“你這糊涂蛋,大王抓了三個,不知怎生走失了一個。大王被那余下的兩個養刁了口味,這才讓我們又來此設伏。”
那聲音較大的“哦”了一聲,道:“這夜深人靜的,哪里還有人會走著條路啊。咦?”后面一聲驚咦,是他看到了寧采臣的身形。
旁邊那聲音厚重的道:“這就來了么?”
接著兩怪一番“耳語”,盡說些吃人的法門,商量怎么吃掉不長眼直往他們陷坑里面走的寧采臣。
兩怪自以為藏得隱秘,可不知道寧采臣當初天雷煉體,六識之中,視力聽力就很是了得,更別說現在了,將那兩怪的話聽了個清清楚楚。
往前十步有個大坑,里面又有網兜之類的物事,這兩怪就等著寧采臣跌落其中,然后將他擒了去大王面前請賞。這兩怪說道激動處,口水連連,正在努力地想著要怎么在大王面前討上一塊兩塊……
寧采臣身形一動,湊了過去,道:“兩位壯漢,不知三更半夜,商量些什么?小生可否參詳一二?”
那兩怪不成想一眨眼的功夫,那“食物”便從視力勉強可及之處,來到了他們身邊,嚇得大叫一聲:“妖怪啊!”兩怪轉就想逃跑
被妖怪說成妖怪,還將妖怪嚇得到處跑,寧采臣覺得這世界還是挺搞笑的。
聲音大的那個體型較小,身上生了一對翅膀,被寧采臣一嚇,便想飛走。寧采臣既然敢現身,自然防著他們逃走了,五指一張,一道電網,就在虛空一耀,聲音聒噪的那怪掉落地上,現出原形來。
一對招子圓似珠,兩只耳朵立如角。
寧采臣一笑,原來是個貓頭鷹,難怪半夜跑出來執勤了。
聲音厚重的那個,體型稍大,見那貓頭鷹都飛不走,很光棍很梁山的往地上一坐,道:“有種一刀砍了爺們,十八年后,咱家又是一條好漢!”
寧采臣沒想到一出山就見到這么兩位,一指點醒裝死的貓頭鷹,道:“你這位兄弟是個硬骨頭,勞煩你了,在你身上施展一番手段,再來分說。”寧采臣見坐在地上的那怪現出原形來,居然是條狼怪。
蘭若寺中的新仇舊恨一下涌上心頭,寧采臣弱弱的想道:哥們當年一條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就差點被你同類給吃了,今天修煉有成,還想吃我?一腳踹出,將那狼怪直接了賬。
那貓頭鷹不明緣故,只當寧采臣是個性子和善,卻言辭反復的惡人,明明說要折磨他的,反而一腳先滅了狼頭。可是剛才裝死,已經被寧采臣識破,貓頭鷹也不敢故技重施。
寧采臣不知這怪已將他看成一個大惡人,只是問道:“你這山中,可曾見了一怪,戴個鐵甲罩面盔,一身戎衣,刀槍不入?”
貓頭鷹也是個沒骨氣的,一聽寧采臣的話,趕忙喊道:“原來是親人吶,你那朋友是咱家二大王,他那一身鐵甲,刀槍不入,鐵盔罩面,又是個煞星人物,乃是……”
寧采臣心下疑惑,難道還真就這么容易找到黑山老妖了?寧采臣一邊胡亂想著,順手一巴掌將貓頭鷹的腦袋打得一歪,道“呱噪什么,還不前頭帶路!”寧采臣也不知道自己這一巴掌下去,打掉了一個重要線索。
貓頭鷹飛在空中,這會兒只當寧采臣是自家大王的朋友來訪,妖怪中化形程度越完整的,越是強大。寧采臣這一頭一臉的人樣,再加上殺掉狼頭的狠歷勁,貓頭鷹就被他整的服服帖帖。貓頭鷹就在空中找了方向,趕忙下來報告一聲,像只小雞一樣,在地上挪著小碎步,當先帶路。
寧采臣大致估算了一下,他的視力就算在這黑夜中,也要比這貓頭鷹強上不少。
走了不過大半個時辰,一個山洞便現于眼前,三五個妖怪守在洞口,貓頭鷹當先報道:“弟兄們,二大王的兄弟來了,這可是個化形成功的大妖,可不比我們這服不人不鬼的模子。”
那守門的小妖也不知貓頭鷹乃是個自作多情的,將寧采臣這煞星,當了自家大王的朋友,屁顛的往內里奔著,想要在大王面前討個彩頭。
循著前去報信的小妖,寧采臣將洞口往內所有的妖怪,全都放倒了。
十三年苦修,寧采臣也不知道他和黑山老妖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但是提前削弱老妖的勢力,總是沒錯的。
洞府不大,勉強說起了也就三五百個平方,留在山洞里的小妖,也就五六十個,都是不成氣候的,寧采臣就算不用上天雷勁,手上力氣使的大了,也能捏斷他們的脖子。
當先引路的小妖,走進洞去,報到:“二代王,聽巡山的報來,你的一位大妖朋友,前來拜會。”
一陣甕聲甕氣的聲響傳來,疑惑地道:“哪里來的朋友,什么名號?”言語疑惑,顯然是記不得那里這么個朋友了。
這種甕聲甕氣的聲音,從鐵甲之后傳來,寧采臣記得太清楚了,當年在黑山老妖面前手足無措的記憶,涌上心來。
寧采臣一步步地走了出來,朗聲道:“久違了,二大王。”
洞內坐了三個妖怪,當中一個額上“王”紋猶在,顯然是個虎精;左邊一怪,頂著個牛頭盔,乃是野牛成精,那盔上的尖角,乃是他自己生成;右邊那只就是正主,這會兒喝酒呢,還是鐵盔罩面,鐵甲纏身,一種很陌生的熟悉感,讓寧采臣興奮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