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豪族

第三十四章重舉輕落

廣寧左屯衛,也就是日后的錦州城所在之地,周圍十數里具是一馬平川,小凌河蜿蜒成第一道屏障,至于大凌河,則在四十里之外橫亙入海。

打從此處開始,遼西走廊便進入狹窄處。大致上,向東不到二十里便是海,而向西也是不到二十里,便是綿延無盡的群山。那山勢成弧形向東北延伸,過了大凌河,便是醫巫閭山,逼著遼西平原向東曲折,直到三岔河處,形成遼東、遼西之交界。

大明朝原在遼西之地所設衛城、鎮城,都處于平原中心地帶,每一區域的衛城、鎮城,轄制數十不等的屯堡、墩臺,并彼此相連形成一道綿延千里的邊墻。按著大明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這衛城、鎮城都是要自給自足的,并不需朝廷額外撥付糧秣、甲杖,而位于平原,自然便是因利于屯田、聚集眾多人口的緣故。

事實上,這錦州的所在,若是沿海直驅,抵達三岔河不過百里,那建奴若是越河進犯,怎么也避不開這錦州要地。雖說中間隔著大小凌河等數道河流,卻因地勢平坦、毫無遮掩,只要搭建浮橋渡河而過,便能一路直下抵達山海關。甚至即便遼西平原上修筑城堡駐扎重兵,依舊可以繞城而過,大明朝的那道邊墻,還遠在數十里外的山巒間,可未曾將平原一分為二。當然,這僅是說的交通便利,至于能否放心將自家的后路交給未曾攻克的城堡,便是另一說了。

距建奴前鋒線不過百多里之遙,又是便于騎兵行進之地,那么出現建奴的游騎,便在情理之中。

那袁崇煥袁大人不曾派遣游弋之兵,怕也是不想招惹建奴游騎,不然以大明官兵一觸即潰的戰場風格,哪兒還能慢條斯理的將寧遠城修得固若金湯?

而建奴那邊,此時正巴不得官兵遠遠的駐防,那努爾哈赤在三岔河以東一線,并未留駐多少人馬,大部分,都拿出去收拾亂局去了。

陳瑞瑜在寧遠與錦州之間未曾發現建奴游騎,則正好是兩方的緩沖區域。

當然,原本相安無事的局面,因陳瑞瑜的到來,產生些許的變化。這變化眼下還看不出什么,甚至連陳瑞瑜下令全殲那伙建奴游騎時,也不曾想的太多。至于那二十八騎建奴游騎,也不過是循著往常慣例,在大凌河畔游弋一番,然后尋個能宿營之地停留數日。那例行的哨探、巡查,也因這兩年從未與大明官兵接觸,不如說是出來狩獵,若能捉到幾個藏匿的大明百姓,倒算是最大的收獲。

陳瑞瑜帶著百多騎出了廢棄的衛城,不到一里路便是小凌河,河面并不寬,水流清澈,但望下去,卻不知深淺。田鐵錘依舊在前面帶路,卻是沿河而上,行了二三里的樣子,便縱馬入河,陳瑞瑜看過去,那水卻只達馬腹,果然是一處淺灘。當下也不吩咐,策馬跟上。

如此縱馬直奔,大隊過河,竟是絲毫沒有耽擱。不用說,這等情形,也唯有常年戍守遼西之人方才知曉。

過了河,便是大片齊腰深的茅草,那田鐵錘一言不發,徑直帶隊往西邊山腳下奔去。

近百騎奔行,馬蹄翻飛處,踏的松軟的泥土高高拋起,間或帶起數株草莖、斷枝,曠野輕風中只聽得一片略顯沉悶的“塔塔”聲,甚至還遠不及河水發出的“嘩嘩”聲響亮,若不留神,還真不能辨別清楚。

沿著山腳再行二十多里地,也不過一刻間的功夫,鐵錘在前面再次轉向,繞過突前的山包,眼前豁然又出現一條大河,便是大凌河。那鐵錘在河邊樹林停下,向林內張望,待大隊人馬都到時,林內走出幾人,正是適才鐵錘隊中之人。

“大人,”鐵錘勒馬來到陳瑞瑜面前,道:“那伙建奴就在前面五里處,還在烤那頭野豬,連個放哨的都沒有。”

“無人哨探?”陳瑞瑜有些吃驚。

“這幫子建奴猖狂的緊,”鐵錘癟嘴道:“想是這左近從未遇襲,當真是活的長了。”

陳瑞瑜向前望去,見河邊俱為密林,只在河灘處留下一條窄窄的通道。

“下馬。”陳瑞瑜一聲令下,所有的騎兵全都下馬,留下一個小隊看守馬匹,其余的俱都全身著甲,攜弓帶箭,不大會兒功夫,便隱入密林之中。

五里之路,在林中甚是難行,好在有人帶隊,全身甲杖又不怕荊棘攔道,實在過于擁塞之處,干脆便硬擠過去。這幫子大漢人人都有一身的力氣,硬是在林中灌木之間踏出數條小道來。

最后一段,漸行漸高,待到林子邊緣,已然在一道山梁之上。

陳瑞瑜、鐵錘、鐵杵三人最為突前,隱在灌木之后向山下張望。

只見大凌河在山下繞了個彎兒,那灣處形成一小塊平地,其上數十座屋舍,儼然便是一處屯子。

這還是陳瑞瑜離開寧遠之后,見到的第一處保持完整的村屯。

因地勢之故,那些屋舍隱隱成圓,圍著中間一片空地,想必是做曬場之用。此時那空地上燃著三堆篝火,散坐著,正是那伙建奴游騎。

陳瑞瑜細心數了數,果然是二十八人,馬匹都分散拴在旁邊的幾座屋舍前,并無人看守。那些建奴分做三堆,或坐或立,其中一堆篝火上果然架著一只野物,有一人正拎著一個小桶,不停的往上淋著什么。

“快熟了。”鐵錘在身旁小聲嘀咕了句。“夠蠢的,這么會兒功夫了,還沒熟透。”

“大人,”鐵杵似乎有些按耐不住,道:“動手吧。”

陳瑞瑜再次細細瞧去,猛然間心里一動,目光便瞧向屯子外面。

那塊平坦的土地上,長著一片青色之物,隨著風微微起伏。那隱約之間,能看到一條條小徑.......。

“屯子里有人?”陳瑞瑜低聲問道。

“沒看到。”鐵錘似乎也才想起這一點,忙也望去。“嗯,那地里種的是莊稼,起初我只晃眼瞧著,以為是荒草。這便是有人住著的。”

三人又細細看了陣子,卻沒看到任何旁的人影,也未聽到什么異聲。

“你來時什么也沒瞧見?”鐵杵有些不滿,低聲問鐵錘。

“沒。”鐵錘倒不以為意。

“不知是被關著了,還是都逃了。”鐵杵自言自語道。

“左近都沒人。”鐵錘又道:“這旁處幾道梁子我都派人去瞧了,沒有見到人。”

“大人,”鐵杵道:“干脆殺過去,到時一搜就是了。”

“怎么打?”陳瑞瑜問了句。

鐵杵倒是有些楞了,遲疑道:“這不過二十八人,咱們百多人,直接殺上去不就是了?”

“三面圍上了,再殺。”鐵錘倒穩重些,沒忘了要一網打盡。

陳瑞瑜未予置評,再看了看,方道:“你們瞧,這伙人都沒著甲,不過是穿了件皮子.......”

“嗯,沒錯,”鐵杵道:“這不是建奴甲兵。”

“殺光建奴不難,但要咱們一個不傷。”陳瑞瑜道:“記住了。”

“是。”

“分成四隊,留一隊在外游弋,盯緊了,看有沒有逃的。另外三隊,全身著甲的在前,弓箭手在后,由那三條街平推進去,將他們擠死在中間。”

“是。”

隨后不大的功夫,百多人隱在山梁上做了分派。

留守的一隊站在高處,張弓搭箭,緊緊盯著那屯子的外圍。剩余三隊人每隊三十人,十人全身著甲者站在最前一排,左手舉大半個人高的挨牌,右手鋒利的腰刀,后面跟著的全部持弓,搭箭虛張,按著陳瑞瑜的吩咐,只要有敵人出現在射程之內,便舉箭射殺。

三隊分成三個方向,待潛行到位,只見山頂紅旗一舉,三隊人立即向山下急奔,由三個方向圍了過去。

許是河上的風分了神,紅旗舉起時,那幫子建奴并未瞧見,直到屯子外響起略微齊整的踏步聲,方才警覺起來。空地上的建奴紛紛舉目四望,手邊的兵器第一時間舉了起來。

屯子三面通道上,三隊全身鎧甲、頭盔上頂著紅纓的明軍官兵猶如一堵墻似的迅速推進.....

篝火邊的建奴打看見明軍的身影起,便各自站成陣勢,試圖抵抗。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居然沒有一個人試圖逃跑,事實上,此時若是成心逃走,只需靠向河邊,便有生的希望。又或是,建奴勝的太多了,對于突然出現的明軍模樣的隊伍,極度蔑視。

不能不說,冷兵器時代,弓箭是最好的遠距離殺傷利器。

待進到弓箭射程之內,六十多付弓輪番攢射,又是自三個方向進襲,只一眨眼的功夫,篝火旁便已無一人站立著。那倒在地上的尸首,幾乎每一個都插著數只羽箭。

這個結果,包括陳瑞瑜在內,都感到有些納悶。事實上,陳瑞瑜不過是打算讓己方不傷而全殲敵人的想法做一次實戰演練,即便真的逃走,也正好拿來練兵。以百人戰二十八人,無論是誰指揮.....壓根兒談不上指揮二字。但眼前看來,還是過于快了。

這種感覺,似乎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有,以至停止攢射后,竟有好大一會兒功夫,沒人再前進一步。

這種情形在山頂留守的人看來,卻是萬分的小心謹慎。

鐵杵、鐵錘分別站在另一個方向,望向陳瑞瑜,那握刀、握斧的手有些不甘心的轉動著握桿。

“四處搜搜。”

陳瑞瑜高叫一聲。三面隊伍旋即散開,往各出屋舍中搜去。

盡管有種“落到空處”的感覺,可畢竟還是全勝。陳瑞瑜站在場中,看著鐵錘帶人逐個查看那些建奴尸首,間或還有活的,也不問話,直接再補一刀。

“大人,這頭顱可要?”鐵錘問道。

當然要,這是戰功。

“拖到江邊去弄。”陳瑞瑜道。

“是。”鐵錘笑著應了聲,卻吩咐手下幾人去辦,自個兒湊到那帶著些焦味兒的烤豬前,伸手翻了個面。

地上滿是血污,由河面上來的風里透著些腥氣,那鐵錘卻似乎全然不知。

“大人,”一人高叫著:“那邊院子里關著有人。”

“帶過來。”陳瑞瑜道:“再仔細搜!”

“是。”

蘇潛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城市| 蓬莱市| 新郑市| 常山县| 天峻县| 灵寿县| 锡林浩特市| 县级市| 乐亭县| 孝义市| 化德县| 辽阳县| 扬州市| 河源市| 铜梁县| 连州市| 宿松县| 昆明市| 象州县| 尤溪县| 敦化市| 临西县| 九寨沟县| 梅州市| 招远市| 敦煌市| 汪清县| 衡阳市| 突泉县| 莲花县| 西林县| 安新县| 长子县| 华蓥市| 霍山县| 渭南市| 两当县| 郧西县| 伽师县| 大宁县| 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