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顯然是一處舊宅,墻頭上的野草晃動著,像是在暗示著這家人的沒落。
三上三下連著兩廂低矮的小樓,前面有一個墻門,左右兩間下房,中間隔著一方天井,大概十來米的深的樣子,這種建筑的手法,楊懿軒依稀在某些地方見過,好像當年房縣為了搞旅游景點所建造的廬陵王舊居。
陳三帶他來的地方,就是陳員外出事的庭院,那棟小樓是朝南的,居中一個大廳似地客堂,左右兩間廂房,里面還各自隔開了一個臥房。樓上的屋子也是相同的,樓梯在客堂的后面,后面另有一方小天井,左右各有兩間偏房,那是家里傭人、奴婢所居住吃飯的地方。
挨著灶間,有一扇日常出入的后門,可能是方便丟掉垃圾所設,平日都在鎖著的,而正對著后門有一大片空地,是晾衣服的場所。
昨天,楊懿軒考慮了好久,終于還是忍不住的來到了房陵,陳員外的死對于陳家來說可能是個不幸,對于他來說,卻是一個打擊,想起了自己前幾天的敷衍了事和漫不經心,總有一種負罪的感覺。于是他決定要將此事調查清楚,于是將紅警交與陳老漢照顧飲食后,他就隨劉清和陳三一起來到了房陵。
一路上的舟車勞頓就不必多說,來到房陵縣。來不及對比一千多年前房陵縣和他曾經工作過房縣之間的區別,就直接來到了陳家在房陵的宅院。
他到達房陵的時候是正午時分,本來想先去拜見老太爺,可是仆婦告知,老太爺與管家一起去衙門了,上午衙門的捕快來過,斷定員外是自殺身亡,老太爺不服這個裁決,于是衙門讓把員外的尸身送到城西的義莊仵作處查驗,吃了午飯,老太爺就帶著管家一起去衙門請捕快隨行了。
這個消息,無疑又打破了楊懿軒的另一個猜想,本來聽到陳秾的死訊后,就覺得有些蹊蹺,就像是陳三所言一般,陳員外絕對不是自殺,哪有頭一天還要出遠門,第二天早上就自殺的道理。
更何況陳員外找到了心理上的安慰,就是楊懿軒這個救星,剛剛有了希望,又怎么會絕望呢。
于是楊懿軒就把其中的一個疑點轉向陳家的上代家主,也就是依然健在的陳老太爺。
陳老太爺今年五十二歲,雖然半百,但是在族內的威信無以倫比,就是沒有后嗣成為了他的心病,當初的蕭秾入贅后,解決了他的這個遺憾,但是在這個極為重視血緣關系的時代,入贅女婿真的能夠完全取得老太爺的信任?
陳老太爺要為家族著想,女婿雖然改名換姓,但畢竟在血緣上和陳家一點關系也沒有,故而陳老太爺的心思根本就不在陳秾身上,而是在陳秾之子,也就是自己的外孫陳怡身上。將來陳怡就是陳家的家主。如果能多活幾年,依靠陳老太爺的威信,直接把家主之位傳給陳怡也說不定。
但是女婿就不一樣了,畢竟是外姓人,就算是改了姓氏,誰能預料今后事情的發展,萬一老太爺百年之后這陳秾有什么心思,那陳家還是陳家嗎?
陳老太爺未雨綢繆,干脆將陳員外除去,這是其中一個可能性。依據楊懿軒所得到的片面消息,這個可能性還是最大的。
自信心又一次的遭到了挫敗,才想起自己就算是穿越者,但在穿越之前也不過只是一個菜鳥警察而已,甚至都沒有獨立處理過什么案子,又憑什么如此自信。
光靠想是不行的,要腳踏實地。拋除了穿越者的優越感,楊懿軒感覺到自己在陳寨當神仙當的也太得意了點。
每天村民都是恭恭敬敬,每天都奉上村內最好的飲食,讓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楊懿軒一時間迷失了自己。
其實又算得了什么呢?自己不過是靠著領先于這個時代上千年的槍械,先開始還是為了捍衛自己的生命殺死黑豹,但后來捕捉紅警,顯然就是有些虛榮心作祟了。
仔細回想起來,自己其實什么都沒有做,槍殺黑豹是出于自己的本能,而后來雖然捉到了紅警,但陳寨村民也供應了自己的飲食生活,要不,在茫茫的群山之中,自己會不會被餓死還不一定。
反正在從陳寨到房陵縣城的路上是罕見人煙,楊懿軒心里暗自捏了一把冷汗,如果自己不是誤打誤撞的到了陳寨,能不能活下去還真的說不定……。
到底是自己救了陳寨村民,還是村民們救了自己,誰也說不清楚。既然這樣,自己又有什么資格接受村民的供養呢?是不是應該做些事情?村民們認為是楊懿軒把他們從紅警、黑豹的困境中解救出來,把自己看成一個救星。那為什么不把陳員外不幸遇難的真相找出來,用于安慰陳寨的村民呢?
想到這里,楊懿軒收斂一下心神,向陳三打了一個招呼,兩個人一起進了小樓。
現場應該已經被破壞的干干凈凈,就算是推官來了,也很少有保護現場的覺悟,更何況房陵雖然是房州的治所,又有廬陵王在這里幽居,可是推官只有觀察使、團練使和節度使才有這個配置,死一個落魄的鄉紳,恐怕也驚動不了推官的大駕,最多是派幾個捕快、衙役什么的過來隨意看看,楊懿軒只能寄望于他們連破壞現場的能力也沒有,不過這點希望很小。
進了小樓,邊聽著陳三的介紹,心里暗自記著,西側的廂房,是照顧小姐與公子的仆婦所住,姓秋,卻是陳寨秋三的妹妹。一般都是秋大姐和兩個孩兒住在一起。而東側是一個客房。
沒有在客堂逗留,而是直接進入了陳員外的臥室,也就是在樓上西側的廂房。果然不出楊懿軒所料,早已經被收拾的干干凈凈,連被褥都好似重新換過的模樣。
苦笑一聲,心道這叫什么事,再看看窗臺、桌椅,都已經被擦的寸塵不染,垃圾恐怕早就不知道收拾到那里了。
向四周看看,皺了皺眉頭,楊懿軒問陳三道:“是那扇窗戶?”
陳三指了指正對著房門左側的一扇窗戶,輕聲的回了一句,楊懿軒走了過去,仔細的看了一會,問道:“你們家員外有多高?”
陳三楞了一下才明白過來問的是什么,馬上回道:“五尺三寸,我經常陪著員外去外面做衣裳,所以知道,不會錯的。”
楊懿軒心里折算了一下,用手比劃一個位置,自言自語的道:“有這么高?”
可能是大唐的尺寸和楊懿軒所知的有些出入,陳三看見不對,馬上走過來糾正了一下,楊懿軒才估計到陳員外大概有一米七二左右,不過就這樣得高度,更加讓他有著一種異樣的感覺。
~~~~~~~~~~~~~~~~~~~~~~~~~~~~~~~~~~~~~~~~~~~~~~
新的一周,求票和收藏,謝謝大家的支持,本書有點推理的性質,所以進度稍微慢了一點,希望大家給蟲子繼續下去的信心和希望,再次謝謝各位大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