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明有過女人,安明也有過男人。
但是安明不懂愛情。
安明看著阿良,想,或許,這就是愛情的痛苦之處。深愛的人,忽然消失不見。
安明忽然想起了養父。
那時的他,是深愛著養父的啊。養父對他來說,不只是父親,更是他的精神支柱。可養父竟也離去了。
或許,阿良現在就和當時的自己一樣吧。
或許,對父親的愛和阿良對那個女子的愛并不完全相同,可是愛與愛之間,又能有多大的差別?
安明想,他是理解阿良此時的感受的。
———————————————————————————
可是到現在,得知飄飄突然進了醫院,安明才突然理解了當時的阿良。
他此時的心焦和不安,與失去養父時的悲傷相比,是大不相同的。他,是愛著飄飄的吧,不只是當飄飄是女兒。
不知不覺中,安明已經愛上了這個自己看著長大的女孩兒,不,是女子。
和從前安明認識的那些女人相比,飄飄的純真,飄飄的善良,飄飄的安靜,是那么的可人心意。
想起一首詩,一首題在陶器上的詩,似乎很應景。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_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__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_
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__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_
我離君天涯,君隔我海角__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_
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
據說是唐朝民間的歌謠,不知那是怎樣的曲調,哀婉么?還是遺憾?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開題便是此詩,那時安明還在想,怎么會有如此的事情發生。那時的飄飄卻是搖頭,說“一切皆有可能噢。”
如果當時的飄飄,知道這個故事就要發生在他們身上,還會說那樣的話么?
26歲的差距。
26歲的差距?
26歲的差距!
安明閉上眼,無奈地笑了。
愛情啊,就這樣悄然來了么,一個已經步入不惑之年的男人,一個即將走進知天命之年的男人,就這樣遇到了傳說中的愛情?
可是這份遲來的愛情,多半會無疾而終吧?
飄飄那么純凈善良的女孩兒,只有天涯這樣年輕帥氣有才華的男生才配得上吧?
天涯,天涯,天涯。
上午天涯說的那些話,是真的么?如果是,那阿良這么多年,過的都是怎樣的日子?阿良所受的折磨,究竟又是為何?
那個木然,到底是不是真的真實存在?
———————————————————————————
“安明,我接下來要說的話,對你來說或許很難接受,我知道阿良對你很重要,可是請你一定要聽完我的話。”
天涯的眼神,很真摯,安明看著他,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我爸爸是阿良是心理醫生,20年前就是。”
心理醫生?安明側頭,不解。
阿良為什么會有心理醫生,他需要么?他是那么開朗愛笑的男子。
“阿良他是我爸爸的研究對象,他有嚴重的幻想癥。只是他這個病癥比較特別,通過儀器和常規測試,檢查不出他有任何異樣,如果不是我爸爸一直都認識他,知道他,了解他的生活,也會以為他所說的一切都是真實存在的。”
———————————————————————————
時間,是最美的毒藥。
———————————————————————————
飄飄突然暈倒在操場上,是突發性貧血。
安明焦急地趕到醫院的時候,飄飄已經醒了,正在病房里和她的同學們有說有笑。
安明在門口愣住。
忽的沖過去,緊緊抱住她,嚇壞了飄飄,更是嚇壞了她的同學們。
飄飄拍拍他的背,笑了。
一滴眼淚,滑落。
———————————————————————————
一個小小的事件,就這樣讓安明知曉了自己對飄飄的心意。
那種愛,不是父親對女兒的愛,而是男女之間的情愛。
安明為自己的這一發現感到不安。
而更讓他不安的是——
天涯出現的頻率忽然高了起來。
飄飄已經知道阿良在天涯那里了,也已經從天涯那里得知阿良一直以來的病癥。
不知是關心阿良,還是想和天涯多多相處,飄飄在天涯那邊的時間越來越多,一下課就直接去了天涯那里,不是看阿良,就是在天涯的畫廊。
飄飄,果真是喜歡天涯的吧?
天涯帥氣,陽光,有才華,性格好,熱心腸,人品也沒的說。這樣的男生,怎么讓人不喜歡?
若是年輕些,安明也會被他吸引吧?
察覺到對飄飄的心意之前,安明不曾因為感情而跟誰在一起。年輕時的安明,領養飄飄以前的安明,是個不折不扣的花花公子,男人女人一大堆,多到他自己都記不清、記不得。
不是糜亂,不是沒有道德底線,只是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
如今對飄飄,安明竟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純凈真摯的情感。安明知道,那就是愛情。只是安明不知道,如果對手是天涯,他會有多少勝算?
——————————————————————————
而阿良對飄飄的迷戀,也越來越明顯。
看到飄飄,阿良會笑,會很順從地吃飯、吃藥。飄飄不在的時候,阿良又一如從前,眼神呆滯地直視前方。
對于這樣的阿良,天涯好氣又好笑,表達方式如此直接,像個小孩子。天涯沒有學心理,他只是翻看過父親生前對于阿良的記錄,知道他的過往。
遇見阿良,是絕對的巧合。
———————————————————————————
天涯送畫給屏山療養院,看到湖邊的景色很美,就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然后他發現了如同鑲嵌在畫框里的阿良。
在湖邊靜止的阿良,和眼前的美景是如此融洽,天涯用相機拍了下來。
天涯走過去,想知道吸引阿良視線的是什么。
“啊”,天涯低低地叫了一聲。
那是一雙怎樣的眼睛啊,黑白分明的瞳仁和眼白,空洞無一物的眼神,是該說清澈還是?這樣的眼神,通常是智障患者特有的吧,黑白分明,呆滯。
可這個人散發的氣息卻不是智障患者身上的那種暖洋洋的渾然。
跟院長聊天的時候才知道,原來這個人竟是父親生前最后一個病人。
在父親的遺物里找到了阿良的病歷記錄,竟是這樣離奇的案例,雖然沒有專修心理學,但是對阿良的興趣,促使他接阿良回家,按照父親的方式進行治療。
屏山療養院的院長和天涯的父親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他相信天涯可以照顧好阿良,即使不能使阿良恢復正常,也不會再差到哪里去了。
聽完他的話,天涯笑了,“叔叔你真是風趣。”
當初阿良進來療養院,就是天涯父親的意思,他認為這里的環境適合阿良,對阿良的恢復有幫助。天涯的父親每周都會來給他做輔導,直到他車禍去世。
就這樣,在安明接阿良之前,天涯帶走了阿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