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趙大貴
天還未亮?xí)r,楊再心白欣指派前去找劉華榮取情報。白欣走后,楊再心雖說躺在床上,卻再難以入睡了。邵斌得到羅茹交出的情報,返回延安去了,作為保安處設(shè)在劉川的辦事處,楊再心一直負責(zé)這里的工作,孫敬忠剛來不到一天,邵斌卻把這里負責(zé)人安排了他。作為軍統(tǒng)安排的潛伏人員,他楊再心不會在意這個負責(zé)人,但如此微妙的安排讓他心驚不已。羅茹帶來的情報真的與他有關(guān)嗎?如果有關(guān),應(yīng)該對他有所行動才對呀!邵斌和羅茹諱莫如深,匆匆走了。臨走前告訴他和孫敬忠的情況就是,羅茹帶來的情報十分重要,必須盡快到中央?yún)R報才能定奪下一步的工作。
楊再心躺不住了,干脆穿衣起來。外面彎月西掛,仔細看才能見到一些模糊的影子;星星好像也偷了懶,一點蹤跡不見。楊再心知道,離著天明不遠了。他走出了大院,外面站崗的小方跟著孫敬忠查崗去了。他漫無目的,順著窄窄的街道向前踱著,剛拐過一條小巷,突然前面身影一閃,一個黑衣人站到了他的面前。
“是誰?”楊再心嚇得一哆嗦,手伸向了腰間。
“噓……”黑衣人撮嘴制止,然后小聲說,“楊副科長真是貴人多忘事,連我咋也不認得了呢!”
“你是……?你是趙大貴?!”楊再心很快認出了眼前的這個人,他奇怪地問:“我前天曾派白欣找過你,你老婆說你過黃河賣獵物失蹤了,哦!對了,你不是被對岸的人抓了吧?咋又回來了呢?”
“楊科長不會是盼著我死吧?”趙大貴笑了笑,仍是神秘莫測地說,“我們呆在這里太扎眼,還是到別處我再告訴你,這幾日失蹤的原因吧!”
此人不過是自己策反的一個泥殼腦袋,并不知根知底。要帶他去哪里?楊再心從軍統(tǒng)內(nèi)部得來的消息,軍統(tǒng)中一直有人想搞掉自己,這個趙大貴原先一直憨厚有余機靈不足的一個農(nóng)民,今天做派卻十分反常,現(xiàn)在跟著他去,會不會設(shè)計好的陷阱讓他鉆呢?想到這里,楊再心往身后指了指:“跟我走,我那里應(yīng)該是最安全的吧。”
“你那里過去可能是最安全的,但現(xiàn)在卻不是了。”趙大貴說,“原因你比我清楚,孫敬忠你能斗得過他嗎?”
“他什么都知道?”楊再心懷疑地看看他,“這個人真的是個農(nóng)民嗎?”隨后他馬上想到趙大貴的老婆,那個大褲襠,腰圍三尺有余的地地道道的農(nóng)婦,怎么看也和這個農(nóng)民是天生的一對。
“楊科長,還是跟我走吧,另有人要見您。”趙大貴機警的四下看看,轉(zhuǎn)身離去,楊再心略一猶疑,只好跟了上去。
劉川西面的圩子背靠山坡,四下荊棘叢生,荒無人煙。趙大貴一邊扒開荊棘一邊前行,速度卻并不見慢。楊再心走得汗流浹背,才勉強跟上。這處圩子墻下,亂七八糟堆著一堆朽木,趙大貴三下五除二扒開朽木,一個僅有半尺寬的墻洞露了出來。
“這是…這是…?”楊再心疑惑地盯著趙大貴問,“你早知道這里有洞?”
“我挖的洞,我當(dāng)然知道。”趙大貴指著黑黝黝的洞口說,“楊科長,爬過去就能見到想見的人了。”
“我估計你輕車熟路,還是你先爬吧。”楊再心戒備地說。
趙大貴笑笑,不再和他爭執(zhí),趴在地上,很快消失在洞口里。楊再心不能不對趙大貴的疑慮越來越大,但正因為如此,他對這個可怕的人物,不敢再違背他的意愿。只得學(xué)著他的樣子,匍匐著進了洞子。
剛見到這個洞子時,楊再心不過認為這是個平常的墻洞,爬過去就算出了圩子。但爬行的過程中,他的直覺卻是上行,好久還沒有爬出洞口。
“趙大貴,趙大貴……”隨著前進的每一步,楊再心的疑慮更重了,終于克制不住,喊了起來。墻洞中除了悶悶的回音,趙大貴一點聲跡不見。“自己中了圈套了”,他想回去,但墻洞太窄,根本不能轉(zhuǎn)身。呆在洞中不出去也是絕不可能的事,唯一的出路只有往前。
不知又過了多久,楊再心眼前朦朧光線出現(xiàn)。看樣快到頭了,他興奮地加快了爬行速度。眼前一片光明,楊再心終于出了洞子。他爬起來,拍拍身上的土,四下里望望,才發(fā)現(xiàn)這里是一處山坡。趙大貴迎面站著,好像也十分著急,問他:“你怎么爬的這么慢,我都出來近一個小時了。”
“帶我走這樣的路,還埋怨我?”楊再心沒好氣地問,“這到底是哪里?為何把我?guī)У竭@里?”趙大貴還沒有回答,只聽一個聲音說:“楊副科長,好久不見喲!”楊再心回頭,只見一個人從一塊大石后轉(zhuǎn)了出來,長袍馬褂,眼上墨鏡。楊再心仔細瞅著,并不認識。來人并沒有拿掉眼鏡,向山上一指說:“我們到那里一談可否?”楊再心這才發(fā)現(xiàn),他站立的位置正在劉川龍王廟的腳下。
在劉川的正北方三里路左右,有一座海拔不過百米,但突兀獨立的小山峰,山峰背后是黃河的一條小小支流,由于歷史上黃河數(shù)次改道,小河流已經(jīng)和黃河徹底斷絕了關(guān)系,成了一條死河。龍王廟就座落在小山峰上。這是座在這個地區(qū)最常見也最為普通的一座小廟,它由一個小跨院組成,前面是三小間起脊門樓,院內(nèi)是三棵虬枝盤繞,樹圍足可對抱的蒼松,最后面的正房就是龍王爺和龍王奶奶的住處了。兩尊泥塑坐像面門而坐,身上披紅掛綠倒也好看。坐像前是書條型的香案,因為夏季干旱祈雨的香灰堆滿了香案。眼看嚴(yán)冬在即,這本是龍王爺龍王奶奶最為凄涼的光陰,平時難得有人光顧。兩個人帶著楊再心并沒有走正門,全都是越墻而過。
趙大貴扭開了正殿的鎖,讓二人進了屋子。楊再心棉衣單帽盤腿坐在塑像前面的蒲團上,他對面正站著那個長袍馬褂的青年,墨鏡已經(jīng)摘下,但楊再心還是沒有認出他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