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將軍帳中。
“大哥,你這計謀妙是妙,可是小弟這榆木腦袋想不懂呀!”程知義搔搔頭。
“是啊,大哥,荊南派兵擾我軍心是何意?后來何以高掛免戰牌?”高煦雖是個武將,卻也是個精細人。
周睿回想起霍霜梧的話,想起那張略顯蒼白卻又自信堅定的臉,不禁微微一笑,然后才將原委道出,卻沒有說是霍霜梧的主意。
原來,那天霍霜梧轉身去找周睿的時候,就想到荊南會用計削弱大順軍的戰斗力或者用聲東擊西之計,從而趁機將自己劫走。
霍霜梧想著既然這些人已經認定自己就是天下奇才,怕是自己不得不被卷入政治斗爭中了。這些人為了實現一統天下的目的,一定會用盡方法來搶占自己這片“戰略高地”的。與其這樣被動,倒不如自己主動出擊,找棵大樹好乘涼,然后再找機會逃跑吧。
通過“細心觀察”,霍霜梧覺得周睿有勇有謀,為人正直,待人謙和,處事沉穩干練,他身邊的副將也沒有奸佞之人,便決定先安心呆在周睿軍營中,以后再作打算。
為了避免被荊南軍劫走,霍霜梧向周睿建議,自己扮作一名普通的火頭軍,既安全又不用上戰場,至于軟禁自己的營帳,其守衛則照常。
周睿欣然同意,心下對對方的細心如塵十分佩服,自己所想的,也不過是讓對方扮作自己的親兵罷了,這樣容易引人懷疑,將軍的親兵豈是能輕易假扮的?況且,將軍的親兵是要跟隨將軍上戰場的。霍霜梧顯然不會武功,戰場上自己保護她呢,一個將軍保護親兵又不妥,容易暴露霍霜梧身份。
至于荊南軍兩次“夜襲”之后,霍霜梧結合自己看過的演義小說和歷史故事,再聯系當下的實際情況,猜想著荊南軍的目的——屢次夜襲,不戰而退,亂其軍心,此其一,引開眾人注意,趁機談清楚自己所處位置,方便以后入手,此其二,與后續計謀埋伏,削弱大順戰斗力,此其三!
等到第二天兩軍掛出免戰牌,周睿下令全軍好好休息時,霍霜梧忽然想到了敵軍的計謀!于是趁著吃中午飯的時機,她找了個借口跟隨著周睿的親兵到了將軍帳中。周睿的親兵是知道她的,借口不過是做給其他火頭軍看的罷了。
將軍帳中一席談,雙方皆是心中一驚。周睿驚的是,自己思慮不夠周全差點就中了敵軍奸計。霍霜梧驚的是,好在自己有前人的成敗得失為鑒,不然大順軍就要敗北,自己也要被一群未知的人劫走了!
二人一番商議,便有了那真真假假的夜襲,有了趁機火燒敵軍糧草,破退敵軍的勝利。
沒錯,荊南軍師木離是想擾亂大順軍心,翌日高掛免戰牌,則是故意讓大順軍獲得白天休息的機會,等到大順軍晚上候著荊南軍再次來襲時,再讓大順軍空等一場,白白耗費體力,然后趁著大順軍等到失去耐心、昏昏欲睡時,再發起突襲,另外派精兵,趁亂將霍霜梧劫走。
這木離可謂深諳兵戰之道,“夫戰者,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是《左傳》里的話,木離沒讀過,卻是懂得。
可惜,他遇到的對手不只是周睿,還有穿越者霍霜梧。周睿只能想到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霍霜梧卻能將計就計,燒其糧草,破退敵軍。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荊南已經沒了糧草,只好退回本國了。
事實證明霍霜梧讀的書不是白讀的,看的古裝劇也不是白看的。她喜歡讀書,遇到感興趣的地方往往會百度一下,探個究竟,自然有些心得。加之大學學的是文科,對中外歷史有了更多了解。所以霍霜梧能識破荊南計謀,能想出破敵之策,并不是周睿無用,其實是霍霜梧掌握的幾千年的歷史經驗太有用了。一個古人的智慧,又怎么能跟幾千年的歷史經驗相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