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大道之下

第三十四章禮,法

律劍,曾經(jīng)是圣劍,主人是商鞅。

當年商鞅自衛(wèi)國白衣入秦,在咸陽宮殿覲見秦王,大談變法之道,制霸之術,得到了秦王的贊賞,并授之以大權,主持變法事宜,以此為肇始,秦國變儒為法,改王道而霸道,由是以法家治國。

變法之事,牽涉上下,其首要在于民。商鞅為了取信于民,嘗在咸陽街頭擲劍于地,宣稱能拔劍者,即賞千金。商鞅在咸陽街頭整整站了三日,才有閑漢被人慫恿站出來一試,商鞅當即在街頭眾目睽睽之下封千金賜之,于是民乃信商鞅之法。

當時在咸陽街頭被商鞅擲在地上的劍,就是后來的“律劍”。律劍原本其實只是普通的劍,但卻因為這件事,這把尋常普通的劍成為了秦國律法的標志,并且在商鞅悟道成圣后,成為了圣人的佩劍,這把劍,也就成了圣劍。

圣劍者,圣人之劍也。

后來由于商鞅之法實在是太過苛酷,引起了儒、墨兩家圣人的不滿,在爭渡大道時,聯(lián)手擊殺之,于是商鞅圣隕,律劍也遭受了重創(chuàng),失去了大道的庇佑。不過作為一國律法的標志,律劍依然有著不可想像的玄妙。

商鞅圣隕后,律劍幾經(jīng)輾轉,流落到了秦國大將白起手中。從此白起聲威大振,執(zhí)法如山,萬軍如同一體,指揮數(shù)十萬人就好像指揮一個人一樣——這就是律劍的神妙!

律劍作為秦國律法的載體,凡是遵奉秦法之人,都會收到律劍的影響。白起就是利用這個特點,指揮軍隊萬眾一心,從而如臂使指,戰(zhàn)無不勝。因為國法不容違逆,執(zhí)劍如執(zhí)法。這幾乎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控制,只是僅對秦人有效罷了。

白起之后,再無人能掌控此劍,于是律劍就被咸陽泮宮供奉起來,時至今日。

……

遺玉在心里過了一遍關于律劍的傳說,不免有些疑惑,“既然白起之后再無人能駕馭此劍,那為何在歷代咸陽泮宮掌宮祭酒手中,此劍依然凌厲非常?”

念應白答道,“說是無人能夠駕馭,是因為再也無人可以像白起那樣依靠律劍指揮數(shù)十萬大軍。商鞅圣隕后,律劍失去了作戰(zhàn)的作用,可它依舊是秦律的載體,所以依舊有神妙。有律劍在場,無論修士凡人,只要是秦人,無不奮力勇敢,而且會比平時更加強大!”

傳說當年有一個越國劍客入秦,橫掃咸陽高手,無人可擋。直到有一個敗將提議,說要去咸陽泮宮重新打一場,越國劍客同意了。結果這個手下敗將居然偷偷地請動了律劍臨場,在律劍的作用下,這個曾經(jīng)的手下敗將血氣昂揚,奮斬越國劍客!

這件事傳開后,幾乎無人敢在咸陽泮宮挑釁秦人。

唐軻突然在一旁驚道,“神通如此,豈是人力所能及?”

念應白道,“當然不是人力,這是‘道’!”

“道”有很多,傳說大道三千。

其實大道只有一條,所謂的“三千”,指的不是大道有三千,而是指爭渡大道的手段有三千。

修道,修儒,修墨乃至于修佛,這些都是三千手段之一。

而商鞅的手段是修法,修的是法之道。商鞅悟道后,把律劍作為了自己的悟道之物,就像四季師姐的道花和一筆師兄的《大日出海圖》一樣,律劍,也承載了“道”的力量。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律劍的力量,就是“道”的力量。

念應白道,“我南淮泮宮這些年人才鼎盛,本是不懼咸陽泮宮的,甚至還略有期待,期待他們過來,讓我南淮一舒歷年來的惡氣!可沒想到他們居然會在這個時候取回律劍,如虎添翼,氣焰更盛,如此我南淮泮宮卻是危矣。”

對于咸陽泮宮那邊來說這是奇兵突擊,可是對于南淮泮宮這邊來說卻是措手不及。

念應白微微嘆道,“莫非桃真的爭不過柳嗎?”

桃是南淮,柳是咸陽。

雍州很大,卻容不下兩個國家。秦國和梁國從一開始便是死敵,爭斗不斷。

可是正如梁國打不過秦國一樣,南淮泮宮也不如咸陽泮宮,無論是兩國私下里的燕射,還是天下泮宮云集較藝的大射——桃,都爭不過柳。

好不容易期盼到鮮花盛開的日子,南淮泮宮上下都希冀著可以雪恥以振聲威,掌宮祭酒和四學掌議雖然是一如既往的平淡,可他們心里依然存著這個想法,畢竟他們是泮宮的執(zhí)掌者,他們比誰都希望可以看到南淮泮宮的強大!

可誰沒有想到,秦國居然還暗藏了這么一手其實也不算是暗藏,畢竟他們也沒有料到——二十年前這漫不經(jīng)心的一舉,卻造成了南淮泮宮如此的困境。

當年律劍被抵在赤水,使南淮泮宮可以戰(zhàn)勝咸陽泮宮。如今還是因為律劍,戰(zhàn)局卻一反當年——

一飲一啄,自有定數(shù)。

遺玉靜心沉思,忽然道,“律劍雖神妙,可我們也未必沒有機會。”

念應白問道,“怎么說?”

遺玉道,“律劍代表秦法,可畢竟這是在梁國啊!秦法焉能在梁國張目?”

念應白道,“雖說是在梁國,但律劍管的卻是秦人,與我梁人無礙,這與在秦國還是梁國有什么分別?”

“當然有分別!”遺玉說道,“他秦國有‘法’,我梁國有‘禮’啊!”

“禮?法?”念應白似乎抓住了什么,但是卻又不真切。

遺玉輕笑,說道,“掌議豈不聞《禮》云: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我們可以設一禁,讓律劍在梁國失去作用!”

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這句話是出自儒家經(jīng)典《禮記》,大概意思是說進入別人的國家要先去問清楚別國的禁令和風俗,以免不小心觸犯。

這是儒家的禮。

念應白修的就是儒家,對于儒家的各色經(jīng)典自然是滾瓜爛熟,這句話當然也不例外,只是他不清楚遺玉突然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所以他不說話,試試疑惑的看著遺玉。

遺玉見他不解,便說道,“秦法,秦之法也,而非我梁國之法。就算是秦人,但只要進了我梁國,就不能再以秦法去約束管制。以此類推,秦法不能行于梁國,那律劍也不能用于梁國!”

念應白覺得頭腦里的那道靈光已經(jīng)越來越清晰了,只是還有些不真切,“可否說得再清楚一些?”

遺玉繼續(xù)說道,“梁國以儒家治國,故遵儒家之禮。既然律劍代表秦法,那我梁國可以設一禁——異國之法不得行于梁國!”

異國之法不得行于梁國!這一招很絕,既然秦法不能在梁國適用,那么代表秦法的律劍自然也不能在梁國用,這就從根子上解決了律劍的問題,可是——

念應白問道,“律劍乃是得到‘道’認可了的,我梁國嘴頭上說說,可未必管用啊。”

梁青魚突然在一旁插嘴道,“‘異國之法不得行于梁國’這十個字,可讓君上以明旨頒布,君上身負國運,說的話自然可以得到大道的承認。如此,律劍就真的無用了。”

唐軻突然說道,“不止于此而已,此十字一出,恐怕律劍從此就要沒落了。”

如果律劍不得行于異國,那么從此秦國就不會再出現(xiàn)白起那樣的沙場神話了。

律劍就只能在秦國欺負欺負自己人了……

念應白哈哈大笑,“此法若成,遺玉當記頭功!”

然后他又一頓,“這件事還是不要宣揚的好,等秦人來了,我們給他們一個大大的驚喜……”

這一刻,堂堂的東序掌議,竟然頑皮的像個孩子……

……

……

PS:今天滿課,所以更新有些晚了,還請各位見諒!

(其實趕得真的很辛苦……)

媚眉下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城县| 霍邱县| 石柱| 辉县市| 南京市| 登封市| 哈密市| 甘泉县| 普兰店市| 阿坝| 精河县| 阿图什市| 东乡县| 广灵县| 开阳县| 平遥县| 洞口县| 彩票| 杭锦旗| 凌云县| 湘西| 仁寿县| 怀柔区| 通海县| 华阴市| 清镇市| 陇西县| 呼玛县| 兴宁市| 西吉县| 平果县| 方山县| 化德县| 西藏| 鄯善县| 柘荣县| 平度市| 辽阳县| 施甸县| 新野县| 张家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