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入了冬,鳳鳴和陳出塵兩人踏雪而行,披了披風,籠了暖袖,兩人在風雪里艱難的走著。
陳出塵忽的說了句:“戰事快完了。”
鳳鳴笑道:“你整日讀書也關心戰事嗎?”
陳出塵也笑了:“學的文武藝,貨于帝王家。我雖是一文人,對時局也應關心呀。”
鳳鳴緊緊披風,笑道:“那你如何看待如今時局呢?”
陳出塵不語,待兩人走到攏翠亭坐下,從懷里掏出壺酒來遞給鳳鳴,才笑道:“我學識粗淺,談不得什么天下大勢。”
鳳鳴飲了口酒笑道:“如白過謙了,且說來聽聽,讓我也長長見識。”說著又把酒還給他,自己從懷里掏出一包熟牛肉來,用兩指夾了薄薄的一片牛肉送到陳出塵嘴邊,陳出塵張口吃了,順勢又吻了一下她的手才嘆息:“如今朝中雖有方孝孺大家在那撐著,但若壞事也壞他身上。我雖是文人,卻也極不贊成方先生的什么恢復周禮-----說難聽點,此人太過迂腐。現在已是明朝,那些古法若堪用,不早保留下來了?再說,縱然恢復古制,對現在也沒什么幫助。”
鳳鳴聽了大吃一驚,她盈盈一拜:“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說完一頓又正色道:“如白,你既然說了這些話,我也說些心里話。我看燕王其人,堪稱有膽有識有勇有謀,比當今圣上強百倍不值。”
陳出塵一驚:“如此大不敬之語······”
鳳鳴卻打斷他:“如白,大丈夫不拘泥俗禮。圣人要我們對國孝,聽君言。但你想
,圣上與燕王皆為朱姓子弟,他二人誰為帝仍是大明王朝。俗語又說成王敗寇,倒是做子民的要選對明君啊。”
陳出塵點頭:“娘子所言極是,只是我一個小小的舉人,也不一定會受到重用。”
鳳鳴笑道:“君子成大事者不在乎一時得失。做臣子的選對明主,才能一步步得到重用,定國安邦。更何況天下一定,武將逐漸變為次要,安定天下尚需文臣,到時正是夫君大展才能之際。只要假以時日,夫君成封疆大吏不成問題。”
陳出塵不由舒心一笑:“但愿如娘子所言。”
鳳鳴卻笑問他:“到時夫君如何待我?”
陳出塵一愣,隨即笑了:“到時你自己是一品誥命夫人了。”鳳鳴笑了。遠處白茫茫一片。
翌年,果不出所料,燕王朱棣以摧枯拉朽之勢攻入南京,建文帝與其皇后馬氏在宮中**(亦有人稱建文帝從密道逃走,做了和尚)。朱棣稱帝,立長子朱高枳為太子,次子朱高煦為漢王,但與此同時殺方孝孺且刑十族,烹鐵鉉,天下無不為之膽寒。一時四海無不俯首。是年秋末,舉行大考,陳出塵本不愿參加,怕為天下人恥笑,鳳鳴極力勸他,又說:“豈可因一時虛名而不能施展心中抱負?”他聽了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