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極為疼愛魯元,因為這小孩比較早熟,做事頗為利索,長相嬌美,聰明伶俐,討人喜愛。
看到她的時候,就像看到當年的自己。
魯元從小跟張敖青梅竹馬,心里早就鐘情與他。
張敖也是個異姓王,張敖襲封為趙王。
按照劉邦的意思,把魯元公主許配給張敖,其實是政治聯姻的手段,掌握異姓王的戰略舉措。
呂雉沒有反對的原因,是因為她心里清楚,魯元是喜歡張敖的。
就在雙方擇期,準備嫁娶之時,這件婚事,卻被硬生生的耽擱下來。
匈奴居然揮軍來犯,邊境告急。
匈奴原是北方游牧民族,主要分布在蒙古高原,南至陰山一帶,北到今俄國貝加爾湖附近。
戰國中期,匈奴日益壯大,不斷騷擾南侵,經常與秦、趙、燕三國發生戰爭。
戰國后期,頭曼統一匈奴各部,建立了奴隸制國家。
秦吞并六國時,匈奴乘機南下,占領河南地——也就是現在內蒙古河套一帶。
秦統一六國后,派將軍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設置九原郡,轄三十四縣,匈奴被迫北徙數百里。又令蒙恬修筑長城,完善了防御體系。
秦亡后,匈奴再度南侵,并進而搔擾中原北方地區,把秦時大將蒙恬在河套地區新筑的四十四個縣邑全部侵占。
其勢力直達遼東、上谷、上郡以及云中地區。
劉邦徙封韓王信到晉陽,也就是現在的太原,讓他防備和抵御匈奴。
韓王信,與韓信同名同姓,是戰國時韓襄王韓倉的庶孫,韓國王族之后。
雖然同名同姓,但本事卻有天壤之別。
張良率軍攻取韓地后,得韓王信,封他為韓將,因為他長期追隨劉邦,被封為韓王,為了與韓信相區別,人們稱他做韓王信。
韓王信最初領有潁川郡——也就是現在河南許昌禹縣一帶。
劉邦琢磨著,這地方是中原兵家之地,很不放心讓一個異姓王來控制,于是才將他徙封到晉陽,從中原一下子就調到了華北。
韓王信雖然不滿,但也不能抗旨,到了晉陽,便請示劉邦,說道:“轄地領有邊界,匈奴侵入頻仍,晉陽離邊塞較遠,請求以馬邑作國都。”
馬邑在今天的山西朔縣,劉邦為了安撫他,便答應了他的請求。
韓王信遷都馬邑,按理說很不明智。
馬邑離漢匈分界線十分接近,處于匈奴的首要攻擊目標。
果然很快就被匈奴大兵所圍困。
韓王信趕緊向朝廷求救,同時又派出使者和匈奴的冒頓單于談判,請求和解。
劉邦氣得吐血,這小子居然私自跟匈奴通使,果然靠不住啊。
便開始懷疑他遷都馬邑是別有圖謀,這一回又抓住他跟匈奴私自來往,就派使者前往責問。
韓王信原本沒敢反叛,但都已經被懷疑,只怕跳進黃河洗不清,便索性真的叛變。
率領著軍隊,直接投降了冒頓單于,獻出馬邑,相約聯合反漢。
劉邦咽不下這口氣,便親率三十萬大軍平叛,那一場相當辛苦的戰爭,竟差一點讓他命喪邊塞。
大軍到達一個名叫銅鞮的地方(在今山西沁縣一帶),正巧與韓王信的軍隊狹路相逢。
韓王信的隊伍只有萬余人馬,連招架之力都沒有,韓王信舍命沖出漢軍包圍,落荒而逃,倉皇亡走匈奴。
劉邦很痛快,便率領軍隊,一直追到馬邑,冒頓派兵救援,也被漢軍打得落花流水。
劉邦這時候接到一個消息,說是冒頓單于正親率二十萬大軍,開赴晉陽。
劉邦命樊噲迎擊,匈奴稍戰即敗走,樊噲率軍追擊,匈奴一路敗北。
當時正是隆冬時節,大雪紛飛,寒風刺骨,從南方長途奔襲的漢軍,哪里經受過這樣的奇寒天氣?
將士們的手指,腳趾都凍掉,更別提拿著那么重的武器。
將士們撐得很辛苦,但劉邦卻被勝利沖昏頭腦,愣是想征服匈奴。
他獲知冒頓單于屯兵代谷(現在的山西代縣),就想采用輕騎奔襲,擒賊擒王,畢其功于一役。
劉邦先后派出了十多支小股偵察兵,化裝成匈奴人,潛到代谷探聽虛實。
偵察兵們回來匯報的情況都非常一致。
所謂代谷的匈奴主力,只不過是一些老兵瘦馬,衣著單薄,不堪一擊。
劉邦聽后大喜啊,覺得自個如有神助,匈奴不過蕞爾之國,能有多少精銳?
前面幾場大戰,已消耗大半,剩下些殘兵敗將,自然很好收拾。
這時,郎中劉敬站出來,激烈反對劉邦攻擊代谷的計劃。
劉敬,就是當年建議遷都的那位齊國布衣婁敬,因為建言遷都有功,被升為郎中,賜姓劉,就成了劉敬了。
劉敬充滿疑慮,淡淡說道:“總覺得不踏實,這些情報未必可靠!依當年強秦的軍事實力,尚不能解除匈奴之患,豈有打了幾仗就挫盡其精銳之理?臣聞冒頓此人為人狡獪,詭計多端,恐怕其中有詐。臣愿親自前往,探聽虛實。”
劉邦很是不悅,但還是讓劉敬去啦。
劉敬這一去啊,就是好幾天,都不見回轉。
劉邦等得很不耐煩,便率三十二萬漢軍全部開拔北進。
隊伍行進途中,不斷見到一些匈奴百姓,一見到漢軍,就倉皇四下逃散。
繼續行進了幾十里后,又見雪地上有扎過帳篷的營跡,地上的火堆還未全熄。
劉邦很得意,哈哈大笑說道:“這群匈奴軍,一定是望風而逃!看來真的是山窮水盡,窮途末路。”
于是命令部隊加速前進,大軍過了句注山(在今山西代縣北),抵達廣武,便見到劉敬。
劉邦便傲然問道:“你探查的情況如何啊?”
劉敬微微嘆息,慎重說道:“我看到的匈奴情形,和大家所見差不多,確實代谷只有老兵瘦馬。但越是如此,越是可疑啊!大王不可貿然前去。”
劉邦鄙夷說道:“還以為你有些本事,沒想到如此畏首畏尾!匈奴精銳受挫,茍延殘喘,此情形是你親見,我軍正可以乘勝進擊!”
劉敬直言說道:“大王,您難道不覺得這事有點違背常理?兩軍對陣,一般都是各自夸大,顯示自己的兵力,但匈奴卻恰恰相反,恐怕是在以假象誘我深入,所以不可輕敵冒進。”
劉邦那個氣啊,指著劉敬的鼻子,便大罵道:“你這個齊國的土鱉,靠兩片嘴皮子混了官職,若是再胡言亂語,擾亂軍心,朕便宰了你!”
接著氣鼓鼓的,喝令將劉敬暫時押在廣武,自己率先頭部隊直擊平城(今山西大同)。
在離平城還有十多里遠的白登山,劉邦下令扎營駐蹕。
沒想到冒頓單于果然是用了誘敵深入之計,故意把精壯人馬隱蔽起來,只以老弱疲兵迷惑漢軍。
待漢軍進了白登山,冒頓單于立即調集四十萬精兵,將白登山團團圍住,劉邦等人插翅難飛。
沒幾天,漢軍彈盡糧絕,陷入絕境,幸虧陳平用了一條妙計,才得以脫險。
據說陳平畫了一幅美人圖,派人送給冒頓單于的閼氏——閼氏就是單于王后——稱漢家有此美女,準備送給冒頓單于,作為議和的條件。
閼氏一來擔心漢美人,奪取屬于她的寵愛,二來漢軍給她很多金銀珠寶。
便在睡覺的時候,對著單于吹枕邊風,柔媚說道:“單于,得到了漢家疆土,也終非我久居之地。況且人皆謂漢帝有神靈護佑,請單于謹慎行事。不如先放他們一馬,多要些金銀,對我們的壯大更有用處!”
冒頓單于平時就慣于聽閼氏之言,于是下令網開一面,放了劉邦一馬。
正好有漫天大霧,劉邦乘著霧氣掩護,出了重圍,來到平城。
樊噲率領大軍接應,冒頓見漢軍勢眾,也無意再戰,下令北撤。
劉邦當即宣布撤消韓王信的封國,將原封國內的一部分地盤,劃歸他二哥劉仲的封國代國。
又令樊噲暫時留守代地,以拒匈奴反撲。
劉邦駐蹕廣武,窩了一肚子氣沒處撒,下令把先期到代谷偵察的人統統殺掉。
這時候,想起劉敬。忙下令把劉敬從牢里放出來,給他壓驚。
汗顏說道:“先生大才啊!悔不當初,沒聽先生勸告,才導致平城之困啊。氣煞我也!”于是宣布劉敬晉封建信侯,食邑二千戶。
劉邦繼續南行,到曲逆(現在河北完縣東南),見此邑物阜民豐,秦時即有三萬余戶,歷經戰亂之后,只剩下五千戶了,但在現時仍稱大縣。
劉邦登上城樓四面一望,感嘆道:“吾行天下,獨見洛陽與之相似!偉哉!壯哉!”就把此邑封賞給陳平,將其由戶牗侯改封為曲逆侯,食邑五千戶,作為對他救駕之功的報答。
劉邦前頭剛剛撤離,后頭冒頓單于和韓王信的聯軍就卷土重來,幸虧樊噲留守代地,與周勃分頭迎擊,才打退了匈奴與韓王信聯軍的進攻。
在代國做王的劉仲卻嚇得魂不附體,聽說匈奴大兵壓境,居然棄國南逃。
劉邦很氣憤,依照法律,當是死罪,劉邦念手足之情,將劉仲降為合陽侯。
劉邦取道趙國,返回長安。
趙國是他準女婿張敖的封國,大王駕臨,自然要小心侍候。
張敖見他面色很差,情緒很壞,為了讓他歡心,就讓自己的一個侍妾陪劉邦安寢。
這個侍妾就是東垣美人趙姬。